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8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宜昌鳅蛇系底栖性小型鱼类,在长江宜昌江段的渔获物中时有出现。繁殖期为5—6月,产漂流性卵,膜径在3.1—4.0毫米之间,水温21.2--25℃时,受精卵约经40小时孵出。作者对其仔稚鱼的形态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2.
我国横断山区滇芎属植物花粉形态分化及演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3.
荒漠沙蜥和密点麻蜥的体温都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相关非常显著(P<0.001)。在相同环境温度条件下,荒漠沙蜥的体温约高于密点麻蜥3 ℃。荒漠沙蜥集中选择38-40 ℃的环境,密点麻蜥选择35-37 ℃的环境。荒漠沙蜥的热僵死阈值为44-48 ℃,致死温度(TL[50])为48 ℃,密点麻蜥的热僵死阈值为42-46 ℃,致死温度(TL[50])为46 ℃。两种蜥蜴对低温的耐受性基本相似,冷僵温度为0- -3 ℃,致死低温(TL[50]):荒漠沙蜥为-2.3 ℃,密点麻蜥为-2.5 ℃。两种蜥蜴的这些差异与种的特征、栖息环境及体形的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4.
采用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将本实验室从中国人胎肝细胞染色体DNA中发现和分离的IFN-α1/158V基因的原始克隆,改造成适于进行非融合蛋白原核表达的结构形式,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测得重组IFN-α1/158V的抗病毒活性为1.9×10~7单位/升菌液。随后又采用以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为主的纯化流程对表达产物进行初步纯化,获得了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呈现单一条带的纯化产物。  相似文献   
5.
作者研究了国内首见的三株棘状外瓶霉[Exophiala spinifera(Nielsen et Conant)McGinms],观察了菌落形态,研究了此菌在光学显微镜下和扫描电镜下的特点,并作了外抗原试验。在光学显微镜下,本菌有暗色长棘状的分生孢子梗。在扫描电镜下,有很长的环痕梗,其尖端的环痕数目可达30个以上。有的环痕梗和甄氏外瓶霉[Exophiala jeanselmei(Langeron)McGinnis et Padhye]的环痕梗很相似。有些酵母样细胞上也可产生短的环痕产孢尖端。有一株菌的产孢细胞顶端有几个突起的环痕产孢尖端,呈假单轴性排列。另一株菌产生瓶梗。因此考虑此菌是一种多形性真菌。外抗原试验,一株菌符合棘状外瓶霉,另二株菌符合外瓶霉。  相似文献   
6.
中国伞形科新分类群(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以 3个柑桔原生质体融合而来的四倍体体细胞杂种为父本 ,与二倍体单胚性种柚子 (Citrusgrandis)以及单多胚混合型品种“华农本地早”桔 (C.reticulata)有性杂交 ,授粉后 90 d,发现种子干瘪 ,大部分种子的胚败育。将干瘪种子在 MT附加 1mg/L GA3 或 50 0 mg/L麦芽浸出物的培养基中 ,经培养抢救 ,有 2 5.6%的种子萌发成苗或继续进行胚的生长 ,后者进一步诱导能形成丛芽 ,经试管嫁接或诱导生根形成完整植株。共获得 6个组合 73棵完整植株 ,染色体数检查表明 ,2 0株为三倍体 (2 n=3x=2 7) ,32株为二倍体 (2 n=2 x=18) ,8株为非整倍体 ,其它 13株还有待于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8.
本文新建立盲走螨属agilis群并限定了该群的主要特征,归纳了世界上已描述的8种,其中分布于我国的3种,此外描述了3个新种。  相似文献   
9.
二纹柱萤叶甲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利  李发良 《昆虫知识》1994,31(5):273-275
二纹柱萤叶甲CallerucidabifasciataMotschulsky属叶甲科,主要危害养麦属以及蒿属植物。据初步调查,在我国的黑龙江、云南、贵州、四川皆有分布和危害,此虫以成虫、幼虫取食养麦叶片和花序,致使养麦叶片受害率高达100%,产量减少5%~10%。为控制此虫的严重危害,笔者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进行了初步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形态特征1.1成虫:虫体近椭圆形,体背凸起,鞘翅及前胸背板具光泽。头部复眼、上颚触角、前胸背板均为黑色。雄虫体长6~7mm、宽4~smm,触角律状;雌虫体长7~smm、宽4~5.smm,触角丝状,雌、雄…  相似文献   
10.
白亮独活的香豆素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亮独活(Heracleum candicans Wall ex DC.)为伞形科(Umbelliferae)独活属植物,其根为常用中草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肢节风湿痛、白癜风及各种银屑病等。 孙汉董等曾从根中分离鉴定了佛手柑内酯等香豆素,我们最近又从产地不同的白亮独活上分到了佛手柑内酯(bergapten)(1),欧前胡素Gmperatorin)(2),8-香叶氧基补骨脂素(8-geranyloxy-psoralen)(3),当归素(angelicin)(4)及硬脂酸(stear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在白亮独活中,4为首次分到。据报道1,2,4均有较强的皮肤光敏作用,在白亮独活中这三个化合物总量达0.33%,这和民间用其治疗白殿风及银屑病有效的认识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