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蝰蛇咬伤致肾功能损害28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谭宇顺  张跃 《蛇志》1998,10(4):52-53
在蝰蛇咬伤致多脏器损害中,以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最高,危害性较大。我院1990年1月至1998年5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性抢救治疗方法,共收治了49例蝰蛇咬伤病人,其中合并肾功能损害与衰竭28例,无1例死亡,治愈率100%,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  相似文献   
2.
张跃  唐荣德  李景新  曾燕玲  毕兴林 《蛇志》2012,24(3):258-259
目的分析蝰蛇咬伤治疗期间患者肾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对近10年来我院收住院治疗的219例蝰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将符合本文动态观察要求的28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8例患者的3项肾功能指标在第2、3次检测时均为快速上升,在第3次检测时均值达到高峰,第4次检测时均开始下降,到第6、7次检测时均基本降至正常水平。结论蝰蛇咬伤患者治疗期间肾功能损害呈动态变化,且3项肾功能指标均值升高和降低均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中华眼镜蛇咬伤致局部组织损伤三种疗法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中华眼镜蛇咬伤致局部组织损伤的各种治疗方法进行疗效优劣比较,找出最佳治疗方法。方法总结我院569例中华眼镜蛇咬伤致局部组织损伤的各种治疗方法。结果治疗方法从优到劣依次是:抗蛇毒血清局部注射-糜蛋白酶局部注射-蛇伤药酒外敷-坏死组织早期切除-局部烧灼法-局部组织切开冲洗。结论中华眼镜蛇伤致局部组织损伤的治疗方法应首选抗蛇毒血清局部注射和糜蛋白酶局部注射,其次选用蛇伤药酒外敷。  相似文献   
4.
中华眼镜蛇伤致局部组织损伤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目的 探讨中华眼镜蛇伤致局部组织损伤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用中华眼镜蛇毒作家兔局部组织损伤模型,分别采用抗蛇素血清局部注射、糜蛋白酶局部注射、蛇伤药酒外敷、坏死组织早期切除、局部烧灼法、局部组织切开冲洗,共6种处理方法进行局部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6种治疗方法从优到劣依次是:抗蛇毒血清局部注射、糜蛋白酶局部注射、蛇伤药酒外敷、坏死组织早期切除、局部烧灼法、局部组织切开冲洗。结论 中华眼镜蛇伤致局部组织损伤的治疗方法应首选抗蛇毒血清局部注射和糜蛋白酶局部注射,其次选用蛇伤药酒外敷。  相似文献   
5.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Ⅰ期修复大面积深度眼镜蛇伤溃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谭宇顺  李景新  张跃  余佩琦 《蛇志》2001,13(1):44-46
目的 探讨大面积深度眼镜蛇伤溃疡的修复方法。方法 对8例大面积深度眼镜蛇伤溃疡,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Ⅰ期修复创面。结果 8例皮瓣均全部成活,患肢外观及活动功能均满意。结论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是一种Ⅰ期修复大面积深度眼镜蛇伤溃疡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蝰蛇咬伤治疗期间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将近10年来我院住院治疗的蝰蛇咬伤患者的检验资料进行整理,选择25例符合本文动态观察要求的患者,对其4项凝血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项凝血指标的PT、APTT和TT检测值在第1次检测时均非常高,治疗后呈进行性降低,至第6次检测时均已恢复至正常水平;而Fbg浓度在第1次检测时非常低,治疗后呈进行性升高,至第6次检测时才基本上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蝰蛇咬伤可引起凝血功能变化和引发DIC;治疗后,凝血功能明显改善和DIC逐渐好转,最终恢复至正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降脂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DM9054和植物乳杆菌86066联合制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小鼠胆汁酸代谢及转运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 18只雄性FXR-/-小鼠随机分为3组(n=6):正常饮食组、高脂饮食组和高脂饮食+降脂益生菌组....  相似文献   
8.
曾燕玲  莫桂英  张跃 《蛇志》2012,24(2):205-206
蝰蛇毒系血循毒素,被蝰蛇咬伤的患者多以皮下黏膜出血及急性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为主。但近年来,蝰蛇咬伤患者出现急性脑出血、失血性休克等急危重病例比以往明显增多。我院近年来对收治蝰蛇咬伤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积极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HCMV在基因转染细胞中复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人喉上皮细胞癌细胞系(HEP_2)的DNA转染人胚肺细胞(HEL),得到了5株基因转染细胞(GTC),命名为A5、B3、G8、D3和H3.这些GTC的染色体数在HEL的染色体数与两个亲代细胞(HEP-2和HEL)染色体的和数之间,感染人巨细胞病毒ADI69株后4d,D3比A5、B3、G8和H3有更多的荧光阳性细胞和更高的病毒滴度.在D3中HCMV复制随感染剂量的增大而增速.不同代数的D3对HCMV具有相似的敏感性,HCMV感染传至100代的D3,电镜证实仍可象原代D3复制大量的HCMV.永生性的D3可以用作分析调控HCMV复制的宿主细胞因子、分离培养HCMV等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高糖种质是甘蔗高糖育种取得成功的物质基础,性状遗传变异的评估是提高遗传改良效率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以292份国内外甘蔗品种资源为研究材料,通过3年(1年新植2年宿根)系统的田间试验,对蔗糖分的方差和遗传参数(遗传方差、广义遗传力、变异系数等)进行了分析和评估。结果显示,种质间蔗糖分性状差异极显著,但与年份间的互作效应不显著,具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3年试验的广义遗传力为0.85)。变异系数分析显示,尽管具有较大的极差(平均为10.66%),但变异系数相对较小(平均为10.13%),这可能与参试种质大部分为不同时期育成的商业品种有关。变异系数进一步分析显示,不管是新植还是宿根试验,11月的变异系数均大于之后的各月份。相关性分析显示,11月与总平均蔗糖分的表型和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94和0.95(P<0.001)。表明11月或更早时间可能更有利于蔗糖分的选择。基于3年蔗糖分数据,发掘出平均蔗糖分超过16.00%的高糖种质32份提供杂交利用,进一步丰富了我国高糖育种亲本基因库。此外,本研究还就进一步促进我国高糖育种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