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依据“做中学”理念,在“DNA的结构”一课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做中学”去认知,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课堂的设计主要通过创设情境、进行思维探究,在做中发现的问题是通过小组体验合作的方式先行解决,无法解决的师生共同讨论完成,目的是促进知识的内化,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生物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2.
现代课堂教学评价主要是“以学论教”,我们把教学活动的关注重点从教师传授知识转移到学生有效活动,主要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及其效果,学习效果又是主要通过学习成绩来衡量。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不少学生将生物学科作为必修学科,由于课时量少,因而更加突出的是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离不开对学生成绩进行定量指标分析,  相似文献   
3.
科学教育聚焦于发展学生对概念的深入理解,理解概念关键在于厘清概念的类别及其关系。从生物学的学科知识结构角度将生物学概念分为核心概念、重要概念、一般概念3类;从生物学概念存在的形态及教学形态分为直接概念、描述型概念、创设型概念等5类,同时分析每种概念的特征,并提出甄别概念从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以筛选概念、构建概念图等两大步骤展开。  相似文献   
4.
1 生物活动课的内涵1 1 生物活动课的产生在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 ,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急需大量有实用技术的人才 ,而学科课程的缺点因此暴露无遗 :以学科为中心 ,偏重书本 ,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相脱离……这种做法已为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不容。在此同时 ,美国掀起了自诩“进步教育”的教育改革运动。其代表人物就是杜威 ,活动课就是在这场运动中由杜威倡导并发展起来的。其理论主张中强调“应把儿童的兴趣和动机做为他们获取知识的基础 ,课程的设置要顺应和满足儿童的自然倾向……”。即便其理论出现之初 ,其主张与学科课程…  相似文献   
5.
张树虎 《生物学通报》2011,46(11):32-35
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应用“问题探讨”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审视教材的基础上,通过“转换、拓展、调整”等策略对“问题探讨”进行合理开发,以达到“用教材教”的目的;在教学手段上创新运用“问题探讨”,目的是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