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菜蜂花粉煮沸灭酶,减压蒸干,用80%乙醇提取,经AB-8大孔树脂、MCI柱和ODS反相柱层析柱分离,得到4个皂苷类化合物,通过理化方法、1H NMR、13C NMR等手段鉴定他们的化学结构,分别为:3,22-二羟基,3-O-β-D-葡萄糖-齐墩果烷(1)、3,22-二羟基,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β-D-吡喃葡萄糖(1→6)]-齐墩果烷(2)、3,22-二羟基,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β-D-吡喃葡萄糖(1→6)]-齐墩果酸(3)和3-O-β-D-葡萄糖-谷甾醇苷(4)。其中,皂苷1~3在油菜蜂花粉中首次报导。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VB1,生物素,VB6,VB2,叶酸和VB12对一株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SYPS-062直接利用糖质原料发酵生产L-丝氨酸的影响,并且初步分析了这几种维生素对菌株SYPS-062发酵积累L-丝氨酸的调控机制。添加一定量的生物素,VB1和VB6表现出对L-丝氨酸积累分别为35%,28%和11%的促进;添加VB2实现了L-丝氨酸和生物量的等幅提高;而叶酸和VB12则通过促进菌株SYPS-062中1C单元循环的效率使L-丝氨酸的积累量分别提高了39%和82%,并且实现了产物转化率(YP/S)及单位细胞产率(YP/X)的显著提高。将六种维生素在其分别的最优浓度下复配,添加在发酵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发酵周期有6 h左右的缩短,并且达到的最大生物量及L-丝氨酸的积累分别为11 g/L和9.0 g/L。  相似文献   
3.
目的按现行国标《实验动物微生物学检测方法》和《实验动物寄生虫学检测方法》对我国商品化的无特殊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小鼠进行微生物状况检测,为生产高质量的实验动物提供依据。方法对五家主要实验动物生产单位生产的ICR、KM、C57BL/6、BALB/c及BALB/c-nu品系的SPF级小鼠进行随机抽检。检测抽检小鼠所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情况。结果在抽检的SPF级小鼠中,病毒污染主要包括呼肠孤病毒Ⅲ型(Reo-3)、小鼠肺炎病毒(PVM)和多瘤病毒(POLY);主要细菌污染为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这些微生物病原体中,除条件性致病菌绿脓杆菌外,其他病原体对小鼠本身和实验研究均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对光果甘草中光甘草定、甘草酸两种重要活性成分的同时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及适宜水平范围,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其最佳提取条件为:用含0.6%氨水的60%乙醇溶液作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20(w:v),在75℃条件下提取2 h。最佳提取条件下光甘草定的得率为0.238%±0.002%,甘草酸的得率为5.08%±0.03%。该工艺操作简单,投入一批原料,即可同时提取其中的光甘草定和甘草酸,为实现甘草资源高附加值的综合加工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军用脱水食品在军用食品体系中的保障作用。同时,以蔬菜和米饭为研究对象,对拟采用的组合干燥技术的先进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以热风干燥、微波干燥、渗透脱水为基础的组合干燥技术是一种工业化生产军用脱水食品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采用乙醇回流提取,再经AB-8大孔树脂、MCI柱和ODS反相柱层析柱分离,理化方法及1H NMR,13CNMR等方法鉴定结构,从燕麦中得三个纽替皂苷类化合物:Avenacoside A(1)、Avenacoside B (2)、燕麦纽替皂苷C(3).其中化合物3为首次从禾本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丹贝发酵过程中大豆异黄酮组分与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HPLC方法检测大豆[Glycine max(Linn.)Merr.]发酵食品-丹贝的发酵过程中异黄酮各组分含量变化。在发酵的最初24h内,大部分异黄酮由糖甙转化成甙元,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转化率逐渐降低,发酵终产物中异黄酮主要以大豆甙元和染料木素形式存在,发酵64h的丹贝中总异黄酮摩尔含量比未发酵的大豆高51.25%。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巴戟天抗疲劳功效及活性成分。实验采用乙醇回流提取,经大孔树脂、MCI、ODS柱层析分离,核磁共振鉴定结构。结果表明,巴戟天醇提物大孔树脂分离得10%乙醇洗脱物对小鼠运动抗疲劳作用效果最明显,再经MCI、ODS柱分离,得到四个化合物单体,分别是耐斯糖(1)、4-羧基-7-羟基-8-羟甲基-3,6-环烯醚萜苷(2)、4-乙酰基-8-羟甲基-3,7-环烯醚萜苷(3)和4-羧基-7-羟基-8-羟甲基-10-乙酰基-3,6-环烯醚萜苷(4)。化合物2、3、4为首次从巴戟天中分离得到的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水分胁迫下小麦类脱水素基因表达的半定量RT-PCR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晓娟  张林生  杨颖 《西北植物学报》2007,27(11):2158-2162
以‘郑引1号’小麦为材料,经水分胁迫后进行RT-PCR扩增,结果在胁迫条件下获得500bp的脱水素基因(wzy1-1)。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陕合6号’和‘郑引1号’小麦在正常供水条件下及PEG6000胁迫后18、24和42h,以及复水6和12h时wzy1-1在叶片中的表达。结果表明:2个小麦品种中wzy1-1在水分胁迫后18h均有表达,至胁迫24、48h时表达量较18h均有所增多;复水6h后该基因表达迅速降低,至复水后12h表达消失。且该基因在‘陕合6号’(抗旱性较强)叶片中表达量较‘郑引1号’(抗旱性较弱)高,表明该基因的表达与小麦的抗旱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酿造食品的生产通常是在开放度高、周围环境条件粗放、微生物群落结构时空差异显著批次间变化规律类似的微生态环境中进行的.其过程具有生产原料成分多样、参与的微生物种类多、代谢反应复杂、工艺繁复以及产品组分复杂等特征,从而导致科学阐释其过程代谢机理存在着巨大的挑战.基因组学、转录组学等组学技术以及基于现代检测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的发展和应用,为应用微生态学方法研究其过程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群落内部以及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规律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本文结合本研究团队前期研究工作,综述了近年来传统酿造食品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进展,从系统解析酿造微生物群落结构与代谢功能入手,解析微生物群落及个体功能并实现理性调控的传统酿造微生物群落研究策略,包括把握微生物群落三个要素:结构、功能、调控;解析好两个互动:酿造群落内的交互作用,群落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抓住一个关键:群落中的关键核心功能微生物(群).在上述基础上努力实现传统食品酿造过程中的微生物功能可控、酿造过程可控和产品品质可控的三个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