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王楠  潘小承  白尚斌  张拓 《生态学报》2020,40(13):4670-4678
为明确亚热带毛竹与阔叶树根系对酸雨的适应策略,于2017-2018年在浙江省杭州临安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入侵阔叶林过渡区开展酸雨模拟试验,选取T1(pH=4.0)、T2(pH=2.5)、CK(pH=5.5)3个模拟酸雨梯度,分析不同强度酸雨作用下毛竹与阔叶树的根系变化。结果表明:T1对阔叶树根系形态指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导致阔叶树根系的总根长、总表面积、总体积及和细根比根长分别下降了39.9%,39.4%,42.3%和16.2%;T2对毛竹和阔叶树根系指标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导致毛竹的根系总根长、总表面积、总体积及细根比根长分别下降了41.5%,42.9%,46.4%和15.1%,阔叶树根系分别下降了60.2%,63.3%,61.8%和20.5%。随着酸雨强度的增加,林内根系生物量密度减少,毛竹将更多的根系置于土壤表层。在水平方向上阔叶树根系则随离树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毛竹2-5 mm径级根系生物量在离竹20 cm,离树40 cm和20 cm之间差异显著(P<0.05)。pH、有机质、可溶有机碳、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对毛竹的根系可塑性具有显著的影响(P<0.05)。这些结果表明,毛竹在酸雨作用下利用根系形态可塑性实现种群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