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分析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性眼内炎(IE)的病原菌分布并探讨分化簇64(CD64)指数、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7月济南市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125例(125眼)白内障术后IE患者为IE组,选取同期150例(150眼)白内障术后无术后IE患者为非IE组。分析术后IE患者病原菌分布,计算CD64指数和检测血清sTREM1、HMGB1表达。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白内障患者术后IE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64指数、血清sTREM1、HMGB1表达对白内障患者术后IE的诊断价值。结果:125例术后IE患者房水或玻璃原液中检测出138株病原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分别占比81.88%(113/138)、16.67%(23/138)、1.45%(2/138)。与非IE组比较,IE组糖尿病、玻璃体溢出比例、CD64指数和血清sTREM1、HMGB1水平升高,手术时间更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玻璃体溢出、手术时间延长和CD64指数、sTREM1、HMGB1升高为白内障患者术后I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D64指数与血清sTREM1、HMGB1联合预测白内障患者术后IE的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单独预测。结论:白内障患者术后IE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CD64指数和血清sTREM1、HMGB1表达与白内障患者术后IE独立相关,可能成为白内障患者术后IE的辅助诊断指标,且三指标联合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从中国红豆杉细胞培养物中分离鉴定紫杉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红豆杉(Taxus chinensis(Pilger.)Rehd)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合成了紫杉醇,我们利用固液分离、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富集、有机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低压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方法,从中国红豆杉的细胞培养物中分离纯化了紫杉醇,用多种核磁共振波谱方法(^1H NMR,^13C NMR,DEPT,^1H-^1H-COSY,NOESY,HMQC,HMBC)结合质谱(FABMS),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方法鉴定了它的化学结构,证明与源于天然红豆杉植物材料提取的紫杉醇为同一物质。  相似文献   
3.
蛔蒿(Artemisia cina Berg)是菊科蒿属植物,我国新疆等地均曾栽培作为提取山道年的原料。花头含挥发油,据文献报道,挥发油中含1,8-桉油素、α-蒎烯、萜品烯(terpinolene)、1-α-松油醇及蛔蒿倍半萜醇(sesquiartemisol,C_(15)H_(24)O)等成分。蛔蒿挥发油曾作为抗炎和镇痛药用于治疗风湿痛和神经痛等。本文报道——对我国新疆栽培的蛔蒿所含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描述了采自辽宁省金色蝗属1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动物标本室。山间金色蝗Chrysacris montanis Zhang et Zheng,新种(图1-5) 新种与秦岭金色蝗Ch.qinlingensis相似,但有以下区别:1)前胸背板侧隆线中部向内弯曲;2)中胸腹板侧叶间中隔长大于其最狭处的1.7倍;3)产卵瓣及下生殖板形状不同。 正模,辽宁铁岭龙首山(N42°18′,E123°16′),海拔60m,1990-Ⅵ-26,张凤岭、郑一平、张庆云采。  相似文献   
5.
豆科(Leguminosae)植物是东南亚热带雨林中重要的乔木成分之一,其花粉形态分类对于精确重建植物群落具有重要的古生态学意义。本研究使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广布于马来西亚26种豆科植物花粉(隶属21属)进行了形态观察与描述。结果表明:花粉形态包括三孔、三孔合沟、三孔沟、九孔沟和多合体(16合)花粉等类型,其中,三孔沟型最为常见,占比65%;花粉形状以近球形居多,还有长球形和扁球形;花粉最大的为Albizzia(89.8μm×98.7μm),最小的为Ormosia bancana(18.1μm×19.2μm),花粉极轴长度在25~50μm占比77%;外壁纹饰以网状为主(53.8%),另外也有瘤状和光滑类型;根据SEM观察结果和已发表的豆科花粉形态资料,通过三孔沟型花粉不同体积、纹饰、孔的形状等特征可以比较好地将豆科花粉鉴定到属一级水平;各亚科[云实亚科(Caesalpinioideae)、含羞草亚科(Mimosoideae)、蝶形花亚科(Papilionoideae)]花粉有明显的形态差异。通过对花粉类型的母体植物生长环境的归纳,讨论了其对于不同植被群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背景】偶氮染料及其降解产物对生物具有高毒性和“三致”效应,利用共代谢强化纯培养细菌菌株或共培养混合菌群降解偶氮染料去除效能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方法,但针对共基质调控下菌群/菌株的效能差异机制比较研究有待深入。【目的】考察果糖作为共基质强化功能菌群DDMZ1和功能菌株DDMZ1-1(经鉴定属于Burkholderia sp.)降解脱色活性黑5(reactive black 5, RB5)的效能差异机制。【方法】优化功能菌群/菌株培养条件,对果糖共代谢强化功能菌群/菌株的脱色性能及偶氮还原酶活性进行测定,通过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仪(LC-TOF-MS)及植物毒性实验对RB5降解产物进行分析鉴定及毒性评估,并考察比较功能菌群/菌株对不同结构染料的广谱脱色性能。【结果】功能菌群DDMZ1和功能菌株Burkholderia sp. DDMZ1-1在优化条件下(pH 5.5, 37℃)对RB5的去除效率分别为79%和73%,而且功能菌群对高盐环境具有更强的适应优势。果糖的添加能够显著提升功能菌群/菌株对不同初始浓度RB5的脱色性能,特别是针对200 mg/L RB5的去除效率相较于不添加果...  相似文献   
7.
8.
降香挥发油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香为豆科植物(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的根部心材,呈红褐色至深棕色,有香气,产广东、海南岛等地。中医用为降气、止痛、散瘀、止血药,用于治疗心胸闷痛、跌打止血等症。降香中成分研究较少,文献报道降香挥发油含反式β-金合欢烯、β-没药烯及反式-苦橙油醇。为了更好地利用降香这种植物资源,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