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6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记述我国长斑蚜属Tinocallis Matsumura 11种,其中包括6新种;并记述中华彩斑蚜Sinotherioaphis pterothorax zhang et zhong,新属新种。文中所用量度单位为毫米。模式标本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2.
本文记述我国长管蚜亚科9新种。模式标本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文中所用量度单位为毫米。刺菜超瘤蚜Hyperomyzus sinilactucae Zhang,新种(图1) 本种与莴苣超瘤蚜H.lactucae(L.)相近。但本种有翅蚜背中大斑透明部分较少(lactucae,较多);尾片淡色(lactucae,稍深色);触角Ⅲ-Ⅴ次生感觉圈61-94,19-32,7-8(lactucae,38-62,8-20,0-10)个;触角Ⅲ-Ⅵ长度比例:100,58,60,19+103(lactucae,100,67,46,16+115)。  相似文献   
3.
绵蚜科二新种(同翅目:蚜总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为害树木的绵蚜科(Pemphigidae)二新种。新种全模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文中所用量度单位为毫米。  相似文献   
4.
在调查云南森林昆虫中发现下述4种蚜虫为我国首次纪录。木兰沟无网蚜Aulacorthum magnoliae(Essig et Kuwana 1918) 采自云南昆明(西山,1959.Ⅲ.10),各型孤雌蚜。寄主为玉兰花。尾片为腹管的0.53—0.50,有毛7或8根。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和印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镰刀菌中提取T-2毒素,对不同的酵母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证明红酵母属(Rho-dotorula)的三个种,即红酵母(R.glutrnis)、深红酵母(R.ruber)和小红酵母(R.minuta)对T-2毒素最敏感,被定为测毒敏感菌。将抑菌试验与家兔皮肤反应试验、豌豆发芽抑制试验进行对比,结果有部分重合,但不能相互取代。由于抑菌试验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的优点,可做为测定T-2毒素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大豆蚜嗅觉在选择寄主植物中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大豆蚜APhisglycines有翅和无规孤雌生殖蚜为其寄主植物大豆叶和鼠李叶气味所引诱,而非奇主植物棉花叶和黄瓜叶气味处于中性,丝瓜叶和南瓜叶气味具有明显的排斥作用。非寄主植物气味可以遮蔽寄主植物气味的引诱作用。大豆蚜触角感受器对植物气味具有嗅觉生理反应,对一些化合物的最小感觉阈值达10-5至10-6体积比浓度,表明大豆蚜触角上存在识别植物气味的嗅觉受体细胞。由此证明,嗅觉在大豆蚜选择寄主植物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卷叶绵蚜属研究及新种记述(同翅目:瘿绵蚜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广学  田士波 《动物学报》1993,39(4):368-373
本文记述同翅目瘿绵蚜科卷顺绵蚜属一种丁香卷叶绵蚜Prociphilus gambosae sp.nov,和白蜡树卷叶绵蚜Prociphilus fraxini(Fabricius,1777)及忍冬卷叶绵蚜Prociphilus xylostei(De Geer,1773)两个中国新记录种,文中系统研究了该属的标本,给出了无翅孤雌蚜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8.
本文记述了同翅目瘿绵蚜科卷叶绵蚜属一新种丁香卷叶绵蚜Prociphilus gambosae sp.nov.和白蜡树卷叶绵蚜Prociphilus fraxini(Fabricius,1777)及忍冬卷叶绵蚜Prociphilus xylostei(De Geer,1773)两个中国新记录种。文中系统研究了该属的标本,给出了无翅孤雌蚜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叶蚜属研究及新种记述:(同翅目:斑蚜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系统整理了我国新叶蚜属Neophy llaphis Takahashi,1920标本,共有2种,其一为新种。给出中国的分种检索表。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新叶蚜属Neophy llaphis Takahashi,1920 Neophy llaphis Takahashi,1920,Can.Ent.52:20模式种Neophy llaphis podocarpi Takahashi,1920.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记述了短痣蚜科1新属——环短痣蚜属KrikoanoeciaZhangetQiao,gen.n.及1新种——环短痣蚜KrikoanoeciacirculaQiaoetZhang,sp.n.,并探讨了该属的分类地位。模式标本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馆内。环短痣蚜KrikoanoeciaZhangetQiao,新属模式种:环短痣蚜KrikoanoeciacirculaQiaoetZhang,sp.n.根据环短痣蚜新属腹部有缘瘤,有翅蚜前翅中脉分岔一次等特征,该新属应归于短痣蚜亚科内,与伪短痣蚜属AiceonaTakahashi,1921明显不同,而与短痣蚜属AnoeciaKoch,1775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不同则在于:新属次生感觉圈环形(后者卵圆形或椭圆形);原生感觉圈有睫(无睫);体背毛少(体背毛多);体背无大型褐色斑纹(有);前翅翅痣狭长,近长平行四边形(近三角形或椭圆形)。就次生感觉圈的形状,原生感觉圈有无睫,跗节I毛数的进化方向(Shaposhnikov,1981),认为新属较短痣蚜属更为进化。分布:甘肃岷县(西寨2300m)。正模:有翅孤雌蚜No.8733-2-1-1,甘肃岷县(西寨23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