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制备类似人类Ⅰ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取40只SD雄性大鼠分糖尿病组28只及正常对照组12只,糖尿病组28只SD雄性大鼠腹腔注射STZ65mg.Kg-1,建模成功后分别在1周、2周、3周、4周各取糖尿病组7只及正常对照组3只摘取大鼠眼球,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ng-1、VEGF在视网膜中的表达。结果:Ang-1、VEGF在正常大鼠视网膜的染色均为阴性,Ang-1在1、2、3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内界膜、内核层及散在血管旁周细胞及Mǔller细胞中呈阳性表达,4周时呈阴性染色反应,Ang-1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表达1周阳性率约为39.5%,2周阳性率约为59.7%,3周阳性率约为78.9%,4周阳性率约为19.0%。VEGF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表达1周阳性率约为38.6%,2周阳性率约为54.3%,3周阳性率为78.9%,4周阳性率约为42%。结论:Ang-1、VEGF可能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形成中起到重要...  相似文献   
2.
脑红蛋白是继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后由Burmester等[1]于2000年发现的体内第3类携氧蛋白,脑红蛋白在视网膜组织中的含量高达100μmol/L,占视网膜总蛋白量的2%-4%,其浓度约为脑中浓度的100倍,而体内不同组织脑红蛋白表达量的增加均与组织的缺血缺氧密切相关。视网膜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氧的需求远远大于其他神经组织,临床实践中存在着与视网膜相关的大量的缺血缺氧性疾病,视网膜的这种特征为我们深入研究脑红蛋白与视网膜细胞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临床基础。本文就脑红蛋白在缺血缺氧疾病中的表达展开论述,为视网膜缺血缺氧损伤中脑红蛋白的表达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的疗效。方法:对接受不同术式治疗的57例57只眼NVG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单纯睫状体冷凝术20例(A组),改良小梁切除术15例(B组),引流阀植入术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22例(c组)。比较各组患者手术前后主观眼痛症状、眼压及视力变化情况,并随访3~6个月。结果:A组患者出院时的平均眼压为(28.13+4.83)mmHg,B组为(19.24±5.48)mmHg,C组为(21.22±4.76)mmHg。随访期间,术后A组9例眼压正常,手术成功率45%;B组11例眼压正常,手术成功率73.3%;C组13例眼压正常,手术成功率57.1%。B组手术成功率最高,A组最低。结论:三种手术方法均可不同程度降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眼压。单纯睫状体冷凝术后眼压控制效果欠佳,有视力眼不宜采用此种手术方式;改良小梁切除术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安全、有效、经济的手术方式;引流阀植入术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的疗效。方法:对接受不同术式治疗的57例57只眼NVG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单纯睫状体冷凝术20例(A组),改良小梁切除术15例(B组),引流阀植入术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22例(C组)。比较各组患者手术前后主观眼痛症状、眼压及视力变化情况,并随访3~6个月。结果:A组患者出院时的平均眼压为(28.13±4.83)mmHg,B组为(19.24±5.48)mmHg,C组为(21.22±4.76)mmHg。随访期间,术后A组9例眼压正常,手术成功率45%;B组11例眼压正常,手术成功率73.3%;C组13例眼压正常,手术成功率57.1%。B组手术成功率最高,A组最低。结论:三种手术方法均可不同程度降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眼压。单纯睫状体冷凝术后眼压控制效果欠佳,有视力眼不宜采用此种手术方式;改良小梁切除术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安全、有效、经济的手术方式;引流阀植入术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5.
眼部新生血管存在于多种常见的眼病的发展过程中,对视功能危害大,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栓塞,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等眼病。由于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因此目前仍无确切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内皮抑素(Endostatin,ES)是1997年首先从小鼠血管内皮瘤EOMA细胞培养上清中发现的,是胶原xⅧ的蛋白降解产物,分子质量约为20KD,为胶原xⅧc端非胶原区(NCl)内的184个氨基酸片段。ES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可抑制VEGF,bFGF,EGF等刺激的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诱导其凋亡,进而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通过抑制眼部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表明,ES是当前抗新生血管疗法中最有潜力的一种新药。本文就内皮抑素的结构特点及其对眼部新生血管的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