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了用有机硼烷的转化反应立体选择合成 Z-4-十一烯-1-醛(7)以及将其应用于桃小食心虫性信息素 Z-7-11-二十烯-11-酮(1)和 Z-7-十九烯-11-酮(2)的简便合成方法。用前文报告的经由有机硼烷一锅反应制备法获得的 Z-4-十一烯-1-醇(6),经氯铬酸吡啶(PCC)氧化生成 Z-4-十一烯-1-醛(7),后者与 Grignard 试剂作用,得中间物仲醇 Z-7-链烯-11-醇(8),然后使之氧化,即得预期的 Z-7-链烯-11-酮(1)和(2)。从起始原料1-已烯出发,总产率分别为36.9%和35.0%.  相似文献   
2.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是采用特定转录因子,将体细胞重编程为具有多能性的干细胞。iPSCs已成功由多种体细胞诱导出来,不仅具有发育多能性还能避免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 ESCs)的伦理道德问题,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不可或缺的研究工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获得高质量、遗传稳定的iPSCs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文章对iPSCs重编程机制和遗传稳定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提高iPSCs的诱导效率、降低诱导成本、掌握iPSCs质量控制的关键点提供参考,从而推进多能性干细胞临床应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