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钟形斑褶菇的生理特性和子实体的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了钟形褶菇的苗种分离、菌丝体生理特性和栽培技术。钟形斑褶菇菌丝具有明显的锁状联合。菌丝生长适宜的温度是10~40℃,最适为20~25℃;适宜的pH范围是4.5~13,最适为6~8.5;培养料适宜的含水量为45%~75%,最适为65%~70%;最佳的C源是:淀粉、蔗糖、纤维素;酵母粉、干酪素、硫酸铵、硝酸铵为最佳氮源。麦芽、麸皮、松针、干平菇、小麦、牛粪等天然材料的热水提取物对菌丝生长有利。子实体形成的温度范围为 20~35℃,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应为24~30℃,正常的出菇季节为4~9月;最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应为70%~85%;子实体具有向光性、负向地性。栽培出菇的培养料为牛粪粉、草粉、麸皮及食用菌栽培的废料。瓶、袋栽均可,干物质生物学效率2%~5%。新鲜木屑、棉籽壳不适宜菌丝生长和出菇。说明该菌是草腐生菌物。子实体可直接在培养料上形成,出菇不需要覆刺激。  相似文献   
2.
半裸镰刀菌是双孢蘑菇栽培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病原菌。报道了该病原菌的培养特征、形态特征、症状及发病规律 ,温度、pH、12种药物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 ,使用克霉灵、甲醛、硫酸铜、有机酸等药物可以有效地杀灭病原菌  相似文献   
3.
生物技术在植物病害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洁  康晓惠 《生物技术》1999,9(1):33-37
1 免疫技术 1.1 酶联免疫法 Voller[1]和Clark[2]等早在70年代中期就将现代血清学技术——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应用于植物病毒的检测.ELISA与血清学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可灵敏地大规模定量检测植物提取液中病毒蛋白的含量,这一技术现已成为植物病毒病害诊断的标准方法[3].以后,人们对ELISA技术在检测速度、表确性以及仪器装备等方面进行了改进,使之更加趋于完善.除此之外,其它一些以抗体为基础的检测技术如放射免疫检测、免疫荧光技术、免疫显微镜检技术等也用于植物病害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1免疫技术1.l酶联免疫法Voller"'和Clark"'等早在70年代中期就将现代血清学技术--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lmmunosorbentassay,ELISA)应用于植物病毒的检测。ELISA与血清学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可灵?..  相似文献   
5.
纯黄白鬼伞菌丝体和子实体的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纯黄白鬼伞是四川省的一个新记录种。此菌有毒 ,是一种非常美丽的观赏菌类。其菌丝无锁状联合 ,能形成大量的菌核 ,这在伞菌目中是十分罕见的。报道了纯黄白鬼伞的子实体、菌丝体的形态特性、生理特点和栽培技术。这是一种中高温性蕈菌。适宜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培养料为草粉、牛粪粉、麸皮和食用菌出菇后的废科 ,瓶栽、盆栽、袋栽、床栽均可 ,不需要覆土即可出菇 ,子实体绝对生物学效率为 5%~ 7 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