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将Teto序列克隆入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启动子(Cp)下游后对该启动子在不同细胞系中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PCR从质粒pTL-8中扩增7个Teto序列,并将其克隆入T载体pMD19-T/Simple中,测序正确后将7个Teto序列亚克隆入pGL3-Basic/Cp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中Cp启动子的下游,以构建质粒pGL3-Basic/Cp/x7t。将能表达TetR的质粒pTL-8的萤光素酶编码基因切除后,与pGL3-Basic/Cp/x7t共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宫颈癌细胞系HeLa、绿猴肾细胞系COS-7、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和结肠癌细胞系HT-29,通过双萤光素酶检测系统检测萤光素酶在这些不同细胞系中的活性,以分析将Teto序列克隆入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启动子下游后对Cp在不同细胞系中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构建了质粒pGL3-Basic/Cp/x7t,将其转染HeLa、COS-7、HepG2、MDA-MB-231和HT-29细胞后其相对萤光素酶活性分别为56.14、171.52、211.03、6.11和34.24。结论:将Teto序列克隆入Cp下游并不能明显提高Cp的转录活性,而且破坏了Cp的组织特异性转录活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