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1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上足触手,外套膜活体组织为材料,采用PHA体外浸泡法,运用正交实验设计,探讨了暂养温度,PHA(植物血球凝集素)浓度及取材时间对细胞分裂频度的影响。根据直观分析,得出用上足触手,外套膜活体组织直接制备染色体标本进行三倍体皱纹盘鲍活体倍性鉴定的最优组合是:暂养温度20℃;PHA浓度为1.00%,取材时间17:00-18:00,3因素的主次顺序:暂养温度→PHA浓度→取材时间。并可获得大量图像清晰,长度适中,分散的中期分裂相。  相似文献   
2.
崔慎坤  常亚青  宋坚  程龙 《生态学杂志》2013,32(7):1819-1824
将6个刺参幼参全同胞家系置于E1(高密度,自然光周期)、E2(低密度,全黑暗)和E3(低密度,自然光周期)3种不同环境下养殖60 d,通过建立模型分析环境、基因型及环境与基因型互作对刺参幼参成活率、生长性状的特定生长率和变异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基因型及其互作对刺参幼参成活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环境对刺参幼参体长和体重的特定生长率有极显著性影响(P<0.01),对其变异系数无显著性影响;基因型对刺参幼参体长和体重的特定生长率、体长变异系数有极显著性影响,对刺参幼参体重变异系数有显著性影响(P<0.05);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对刺参幼参体长和体重的特定生长率、变异系数均无显著性影响,因此实验室育种过程中可忽略家系与环境(光周期和密度)互作的影响;E3环境下有利于刺参幼参的生长,其体长和体重的平均特定生长率可达0.03%和1.58%.本研究为刺参家系育种和建立刺参健康养殖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