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67篇
  60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细叶黄芪叶肉原生质体发育早期,细胞器的变化较大。离体培养4h后,线粒体的嵴和基质物质开始增加。培养3—5天后,线粒体的数量增加5倍以上,此时可见大部分线粒体围绕细胞核分布。在培养24h后,高尔基体开始发育,它们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周边区域。多糖细胞化学染色表明,高尔基体内沉积着大量嗜银物质。培养1天后,粗面内质网开始发育。培养3天时,部分叶绿体边缘出现一些空隙结构。随着叶绿体内膜结构的消失,淀粉粒增大,叶绿体逐渐转变为造粉质体。  相似文献   
3.
4.
通过野生种分离选用的平菇丰收一号,染色体数为9(n=9),菌丝生长速度比一般品种快2—34cm/h,平均投料0.5kg(块)产鲜菇0.6~2.5kg,个别单株重10~20kg左右,生物效率100~150%,高者达200%以上,是一种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新菌种。  相似文献   
5.
在贵州省六盘水市杨梅乡慕尼克村,利用陷阱法捕捉到3号麝鼩属(Crocidura)标本。本次采集标本的体形较小,头体长(49.0 ± 0.8)mm,尾长[(41.8 ± 4.2)mm]略短于头体长(尾长/头体长为85%)。背毛呈浅灰褐色,腹毛颜色浅于背毛,呈灰色。尾部双色,背侧黑褐色,腹侧淡于背侧。前足背部白色,后足则为淡灰色。尾近乎裸露,尾基约1/3着生稀疏白色长毛。颅全长(15.92 ± 0.55)mm,脑颅高(4.75 ± 0.18)mm。上门齿1枚,有一长而大的前尖和一小而矮的后尖。上单尖齿3枚,第1单尖齿最大,第2单尖齿略大于第3单尖齿,1枚第四前臼齿(P4),3枚臼齿。上述特征与东阳江麝鼩(C. dongyangjiangensis)模式标本的描述和鉴定特征基本一致,因此将3号采集标本鉴定为东阳江麝鼩。基于Cyt b基因进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采集标本与麝鼩属物种中的东阳江麝鼩遗传距离最近,在0.004 ~ 0.027之间。系统发生树显示,3号标本与东阳江麝鼩构成一个单系进化分支,进一步证实本次采集的3号标本是东阳江麝鼩,为贵州省分布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6.
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水稻转化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尹鸿瑛  安韩冰  安利佳 《植物研究》2001,21(3):437-443,T001
根癌农杆菌与来自水稻成熟种子盾片的愈伤组织共培养,将GUS基因导入水稻愈伤组织,并获得了转基因植株。通过比较影响根癌农杆菌转化频率的各种因素,表明激素配比为2,4-D1mg/L、TDZ0.5mg/L、NAA1mg/L时,可以大大促进籼稻愈伤组织的分化能力;酚类化合物的加入使农杆菌的转化频率提高8.9%-23.5%;共培养时农杆菌的稀释方式及适当调整潮霉素(hygB)的使用浓度影响到农杆菌的转化频率。  相似文献   
7.
应用细胞工程技术选育四倍体龙牙百合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二倍体龙牙百合鳞片为外植体,培养在添加2,4D,6-BA的M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不定牙与小鳞茎分化,建立了二倍体的体细胞无性系。用浓度0.02%~0.05%的秋水仙碱或再加2%~4%的二甲基亚砜溶液处理二倍体小鳞茎、鳞片与愈伤组织均诱导出变异试管苗,通过多代筛选与增殖培养首次获得了变异苗无性系,选育出同源四倍体龙牙百合,其染色体数目为48(2n=4x=48)。同源四倍体苗粗壮,叶片宽而厚,小鳞茎增殖速度快,小鳞茎所含核酸、蛋白质、氨基酸、淀粉、脂肪、ATP及维生素B2的量均高于二倍体  相似文献   
8.
采用固相Fmoc法在自制自动蛋白质化学工作站上合成了其第3位赖氨酸(K3)被丙氨酸(A)取代的虎纹捕鸟蛛毒素-Ⅰ的突变体K3A-HWTX-Ⅰ.合成的突变体用Edman降解和电喷雾质谱进行鉴定.K3A-HWTX-Ⅰ经谷胱甘肽系统进行氧化复性后通过离子交换和反相HPLC纯化.活性分析结果表明,K3被A取代后HWTX-Ⅰ的生物活性下降了80%,提示K3与HWTX-Ⅰ的生物活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报道云南热带地区两个新记录属,它们是山榄科(Sapotaceae)的金叶树属(Chrysophyllum)和樟科(Lauraceae)的土楠属(Endiandra),并报道该地区的两个新记录种,即金叶树(Chrysophyllum lanceolatum var.stellatocarpon)和长果土楠(Endiandra dolichocarpa)。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穿透柞蚕Antheraea pernyi蛹体壁和侵染其脂肪体的过程,进一步明确其对柞蚕蛹的致病机理。【方法】利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球孢白僵菌穿透柞蚕蛹体壁的病理变化,并运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球孢白僵菌侵染的柞蚕蛹脂肪体的病理变化。【结果】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在球孢白僵菌侵染柞蚕蛹体表过程中,分生孢子主要侵染气门、刚毛根部和头部与胸部的节间膜等部位。分生孢子除了从气门、刺突、头部和胸部的节间膜进入体内以外,也可以直接穿透厚而坚硬的体壁进入体内。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脂肪体中,球孢白僵菌首先侵染细胞器(线粒体除外),然后再侵染脂肪滴。被侵染的脂肪滴颜色变浅,表面出现许多孔洞,变形,分裂成小的脂肪滴进而完全被侵蚀。蛹僵硬时,脂肪体细胞完全被破坏,只观察到芽生孢子和菌丝。【结论】柞蚕蛹经体表侵染和注射侵染球孢白僵菌处理后,蛹的体壁和脂肪体两组织都发生了明显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