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
以光间受体视黄类物质结合蛋白基因(IRBP)为研究对象,从GenBank中下载了棉鼠亚科66个种的IRBP序列,分析IRBP的结构及其在棉鼠亚科的进化关系.G+C含量高于A+T,密码子第3位点的G+C含量高达61.2%,并且呈现出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3.786%).IRBP在棉鼠亚科没有经历正向达尔文选择.以IRBP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和以往研究的结果总体上是一致的,但由于本文样本数量的增加,发现Oryzomyini还存在第3个分支,不同于以往研究只划分了2个分支.同时系统发育树的结构表明Ichthyomyini和Sigmodontini很可能不是两个独立的族.另外和前人以细胞色素b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相比较,树的结构总体上也是一致的.这些都表明IRBP在棉鼠亚科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要更好地解决此亚科存在的系统发育问题,重点在于增加用于分析的物种数量.  相似文献   
2.
MHC-DRA基因仅在少部分物种如马、斑马、驴等具有多态性,DRA基因在其他哺乳动物中多为低多态性。由于MHC-DRA的低多态性,较少受到研究者重视,我们选取近缘物种牛的DRA基因引物,对四川养麝研究所的217只林麝进行DRA基因exon 2的序列扩增,得到2个林麝DRA基因,片段长度为260 bp,这2个基因仅有一个核苷酸同义突变,没有氨基酸突变。我们将所获得的林麝DRA基因与反刍亚目其他物种DRA基因进行氨基酸比对发现,我们扩增的序列为林麝DRA基因exon 2,编码MHCⅡ类分子的α1区域,而这段区域主要参与形成MHCⅡ类分子的多肽结合槽,根据Brown确定人类的抗原肽结合区位点,在参与比对的反刍亚目物种DRA基因中,抗原位点11、22、72、76存在氨基酸变异,而在这些位点上林麝的DRA基因没有变异,和大部分反刍亚目相同。同时我们发现大部分反刍亚目物种之间氨基酸突变的位点大都在非抗原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3.
哺乳动物的基因组中富含各种类型的重复序列,其中的微卫星作为分子标记在相关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重复序列中的SINEs元件,在各类群物种的分子系统发育、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也得到了使用。其中,灵长类物种特有的SINEs元件、Alu元件,也在灵长类物种的进化研究中得到了成功的使用。本研究对于重要的医学模式动物恒河猴的基因组中SINEs和Alu元件进行了搜索,并进一步统计分析其分布规律、长度等信息。在恒河猴基因组的20条常染色体上共发现了Alu元件1 093 185个,在性染色体X上发现了45 215个。长度为200 bp至300 bp区间的Alu元件分布最多;Alu元件中75%的分化值至少都为10,而只有6.2%左右的元件分化值能达到至少20,这一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的Alu元件都比较年轻。本研究的统计结果为后续应用SINEs和Alu元件作为分子标记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