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周元飞  薛庆中 《遗传》2005,27(6):1007-1012
细胞质雄性不育和恢复系统(CMS/Rf)在植物杂种优势利用中已被广泛应用。为阐明恢复基因在这一系统中的作用机理,众多研究者开展了恢复基因的定位和克隆研究。近年来,4个植物恢复基因的成功克隆有力地推动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本文综述了植物恢复基因的定位、克隆以及育性恢复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恢复基因在植物分子育种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杨韵龙  吴建国  周元飞  石春海 《遗传》2013,35(2):208-214
稻穗小穗梗的发育与产量有着密切关系。文章利用60Co g 射线辐照籼稻品种“浙农7号”, 获得一个性状能稳定遗传的小穗梗弯曲突变体bpb1 (bent pedicel branch 1), 表现为小穗梗弯曲, 并伴有小穗梗长度增长、穗长缩短和植株矮化等特点。扫描电镜观察显示, bpb1突变体小穗梗的表皮毛及气孔变小, 外表皮细胞和厚壁细胞排列不规则, 接近弯曲部位的细胞变小、排列更为紧密。bpb1突变体小穗梗横切面观察表明, 小维管束排列结构发生明显变化。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表型受隐性单基因控制。利用bpb1突变体与粳稻品种“浙农大104”杂交构建的F2群体进行基因定位, 将bpb1基因定位于水稻第7号染色体长臂SSR标记RM21537和RM21552之间, 该区间的物理距离为343 kb, 该区域内未发现与水稻小穗梗发育相关的已知基因。文章为bpb1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