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贵州猴耳天坑地下森林苔藓植物多样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苔藓在地下森林中的多样性特征,采用梯度划分法,对贵州猴耳天坑(深度280 m,坑口直径300 m)地下森林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猴耳天坑地下森林共有苔藓植物71种,包含5种不同生长基质苔藓,其中树附生苔藓物种最为丰富有41种,其余基质苔藓物种数量依次为:土附生>石面生>腐木生>叶附生。(2)地下森林苔藓生活型共计10种,喜阴暗潮湿环境的生活型种类达88%,而适应于强光干旱环境的生活型种类仅12%。(3)对地下森林不同梯度苔藓植物物种丰富度指数分析表明,坡中最高(8.461 7),依次是坡底(7.502 0)和坡顶(6.978 5),而苔藓植物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大小依次为:坡顶(0.945 4)>坡底(0.907 2)>坡中(0.844 5)。(4)β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地下森林不同梯度群落间的相异性都介于(0.75~1.00)之间,底部与顶部的相异系数高达0.960 8。(5)地下森林因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水热条件,不仅各个梯度群落间异质性较高,而且各个群落间相异性也都较高,结构分异明显,生境复杂。(6)RDA分析表明,光照、湿度和温度是影响天坑地下森林苔藓物种分布的主要因子,其中光照度影响最大。(7)坑内与坑外物种多样性的对比研究表明,天坑地下森林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高,是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物种的天然避难所。  相似文献   
2.
植物多样性是调控食物网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最重要的生物因素, 植物多样性丧失深刻影响食草动物, 但由于小型食草动物种群数量波动明显、统计随机性较大等困难, 我们对植物多样性丧失如何影响小型食草动物依然知之甚少。基于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设置的长期植物物种剔除试验, 本研究于2016-2020年7-8月连续调查了植物物种剔除各处理中草原毛虫(Gynaephora alpherakiif)的数量, 分析了植物物种及功能群丧失对草原毛虫的影响。结果表明, 虽然时空差异及统计随机性是影响草原毛虫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但植物物种剔除介导的群落差异对草原毛虫数量的影响依然显著: (1)在各观测时段, 优势种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的丧失导致群落中草原毛虫数量显著减少; 禾草类物种丧失也会减少草原毛虫数量, 但其影响仅在8月显著; (2)杂类草物种丧失通过增加群落中禾草物种多度, 可增加草原毛虫数量; 豆科物种丧失使莎草增多, 也会增加草原毛虫数量; (3)各植物功能群部分物种剔除并未显著影响草原毛虫数量。本研究证实了高寒草甸中草原毛虫数量会因优势植物嵩草和禾草的多度减少或禾草物种丧失而显著减少, 但群落总生物量、个体数和物种丰富度、豆科多度以及各功能群植物同比减少, 都对草原毛虫数量没有明显影响。这些结果说明在随机作用主导下, 植物群落中的特定功能群相对多度(而非物种多样性)变化深刻影响草原毛虫适合度, 进而影响生态系功能及服务; 未来生物多样性研究及草地虫害生物防控中应更多考虑统计随机性及植物功能多样性对小型食草动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产于西藏的青甘韭就其花叶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对芳香物质与常规营养品质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1)产地农牧民将青甘韭在花期采收地上部(包括叶与花)砸碎阴干处理后作为佐料食用。(2)青甘韭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可在花镜、花坛、专题园、林下(作为地被)、假山等景观中应用。(3)青甘韭花和叶中芳香物质含量差异非常明显,在花中检测到23种芳香物质,可分为7大类;在叶中检测到8种芳香物质,可分为3大类;花和叶中共有芳香物质为丙醛、乙醚、二甲基二硫化物、二丙基二硫化物4种,除二甲基二硫化物相对含量在花和叶中比较接近外,其他3种差异巨大。VC、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是花高于叶,花中含量分别是叶中的1.4倍、2.4倍和7.4倍,且均呈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藏部分地区猪戊型肝炎病毒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感染是一个重要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而猪被认为是HEV的天然宿主。HEV可以跨种间传播,且已经证实生吃感染的猪肉会导致人感染。在中国西藏许多地区仍然有生吃猪肉、猪肝等的习惯,且不同种家畜混合饲养,极易造成HEV感染和传播。然而中国西藏地区猪HEV流行情况报道甚少。文中对中国西藏5个地区市(拉萨、日喀则、山南、那曲和昌都)猪血清进行HEV Immunoglobulin-M(Ig M)和Ig G抗体检测,并通过逆转录巢氏PCR(RT-n PCR)进行HEV RNA检测和定量RT-PCR(q RT-PCR)进行病毒拷贝计算,首次报道了藏猪血清HEV RNA阳性率。结果显示,在西藏猪中HEV有较高的流行趋势。猪血清HEV Ig M抗体阳性率高达7.6%(26/340),HEV Ig G抗体阳性率为1.8%(6/340),HEV RNA阳性率高达7.6%(26/340),血清中病毒拷贝高达1.7×107 copies/m L,而且5个地区有不同的流行趋势。结果表明西藏猪HEV感染情况严重。有关部门应加强管理,以避免人与动物之间的交叉感染和暴发。  相似文献   
5.
喀斯特天坑是一种独特的负地貌,拥有巨大而封闭的空间,形成了适于植物生长发育的特殊生境。为了探索喀斯特天坑内孔雀藓科植物垂直分布特征及环境因子的影响,以贵州猴耳天坑为代表(坑口直径300 m,坑深280 m),通过野外调查、室内分析鉴定以及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等方法对该天坑内12个样点孔雀藓科植物的分布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并进行与其它样地的比较(喀斯特石漠化地带、天坑边缘地带),探讨其在垂直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共采集到天坑内孔雀藓科植物3属9种,占中国该科物种总数的47.37%,贵州该科物种总数的69.23%,其中黄边孔雀藓(Hypopterygiumflavo-limbatum C.Muell)较常见,分布于6个样点,出现频率为50%;(2)空气湿度、光照度、林冠郁闭度以及人为干扰度是影响贵州猴耳天坑内孔雀藓科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其余环境因子影响程度依次为土壤含水量 > 土壤pH > 坡度 > 空气温度;(3)孔雀藓科植物物种丰富度:喀斯特天坑内 > 天坑边缘地带 > 喀斯特石漠化地带;(4)孔雀藓科植物在垂直分布格局上呈现以天坑底部为生物多样性的中心,由坑口至坑底种类分布逐渐增加,是喀斯特石漠化山区生物天然的避难所。  相似文献   
6.
了解天坑内洞穴苔类群落分布规律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是天坑内洞穴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步骤。本研究以贵州猴耳天坑不同深度4个洞穴苔类群落为对象,进行了苔类数据的多元回归分析、α和β多样性分析、苔类和环境因子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猴耳天坑洞穴内苔类群落组成单一,多为单优势种或双优势种群落。垂直方向上,猴耳天坑洞穴苔类群落物种数随天坑深度加深呈增加趋势。经交叉验证,天坑内4个洞穴苔类群落呈现梯度性分布,可分成三类,Ⅰ:天坑中部洞穴群落;主要为艳绿光苔(Cyathodium smaragdi-num)+花叶溪苔(Pellia endiviifolia)+叉钱苔(Riccia fluitans)群落。Ⅱ:天坑中下部洞穴群落;主要为艳绿光苔(Cyathodium smaragdinum)+叉钱苔(Riccia fluitans)群落。Ⅲ:天坑底部洞穴群落;主要为花叶溪苔(Pellia endiviifolia)+小蛇苔(Conocephalum japonicum)+毛地钱(Dumortiera hirsuta)群落。水平方向上,万亩梯田洞穴苔类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与其群落物种组成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群落环境异质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天乐堂洞穴苔类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其环境异质性变化保持一致,群落物种多样性先减小后增加,群落环境异质性先减小后增大。典范对应分析显示,苔类群落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分布受到温度、湿度和光照的梯度性影响,3个环境因子的不同组合影响苔类群落的多样性(第一轴解释量45.89%,第二轴79.28%,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成分-靶点-通路的网络药理学探讨野生植物砂生槐的生物活性机制,为野生砂生槐资源充分的开发和合理利用奠定基础.方法:PubChem、PharmMapper数据库筛选砂生槐化学成分药效团潜在靶点,Uniprot数据库对获得靶点进行UniProt ID校正和转化,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Cytoscap...  相似文献   
8.
吴金  张朝晖  王智慧 《植物研究》2020,40(4):481-489
喀斯特天坑微环境对植物结构特征有显著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探究孔雀藓属蒴齿在喀斯特天坑内的亚显微结构,旨在为微环境下藓类植物蒴齿结构特征研究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蒴齿的亚显微形态研究,孔雀藓属两个种,即黄边孔雀藓(Hypopterygium flavo-limbatum C.Muell)、东亚孔雀藓(Hypopterygium japonicum Mitt)蒴齿双齿层,内外齿层数均为16枚,外齿层背面均具"Z"字形的中脊,齿片形态、曲向、外齿层背侧脊纹、齿条腹侧横纹以及是否具节瘤具有明显的差异,属于稳定性特征,可作为系统分类的依据;而齿片长度、宽度、节片数、横脊数、中脊数,属于可变性特征,受环境因子的影响,在运用藓类植物蒴齿作为系统分类依据时应作性状的筛选。②光照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以及海拔是影响天坑内黄边孔雀藓(H.flavo-limbatum)蒴齿形态结构发育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空气湿度、光照度以及人为干扰度是影响天坑内东亚孔雀藓(H.japonicum)蒴齿形态结构发育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两种孔雀藓属植物蒴齿结构受湿度的影响最大,其生境多为湿度大、土壤含水量丰富的环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