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为探讨异源多倍体基因组中直系同源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对重亚硫酸盐测序PCR(BSP)技术进行了改进优化。结果表明,改进的BSP技术检测到萝卜-芥蓝四倍体及其亲本BZIP17同源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为3.8%~18.8%,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ZIP17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且BZIP17同源基因的表达调控与启动子甲基化等作用相关。因此,改进的BSP技术可应用到更多同源基因的甲基化检测中,以分析异源多倍体中同源基因的分子进化方式。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异源多倍体形成后,其剪接因子基因SR30在各组织器官间的表达量以及选择性剪接模式与亲本的差异,选取萝卜-芥蓝异源四倍体(Raphanobrassica)及其亲本萝卜(Raphanus sativus)、芥蓝(Brassica oleracea var.alboglabra)为材料,运用RACE-PCR方法克隆到全长的编码序列(CDS)和3非编码区(3 UTR),运用q RT-PCR和半定量RT-PCR检测其在各组织器官中的表达量和各转录本表达量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四倍体中萝卜同源的Rs SR30基因有5种转录本,芥蓝同源的Bo SR30基因有4种转录本。同时,SR30在3物种中的表达具有组织器官的差异,且在四倍体中的总体表达量显著低于亲本。根据克隆到的转录本,预测Rs SR30编码3种蛋白,Bo SR30编码2种,不同蛋白异构体的区别体现在C末端的丝氨酸-精氨酸富集(RS)结构域。因此,萝卜-芥蓝异源多倍体形成后,SR30基因在表达量和转录本选择性剪接方面都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