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8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29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道同   《广西植物》1987,(3):229-237
辑录清末—1949年广西植物学的中、外文文献资料共71篇(未包括农林栽培植物),按其发表年月先后次序排列。上述文献资料,编者大多作有内容提要或摘要。  相似文献   
2.
<正> 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自1975年以来,在蔬菜和园艺花卉种植区的温室内外,为害日趋严重,上升为主要害虫之一。1986年5~8月,我们用美国FMC公司提供的联苯菊酯(Biphenthrin)进行了防治试验。该药对白粉虱的成虫、若虫和“伪蛹”,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1977年我们试验网箱培育鲢鳙大鱼种表明,鳙占进箱鱼种的65%,比鲢还提前8天长到4寸规格,且肥满度、成活率较高。(《淡水渔业》1978(1),4—7页)1978年继续鲢鳙鱼种搭配比例试验,试找出白莲河水库利用天然浮游生物在网箱中培育鲢鳙大鱼种适宜的搭配比例;探讨浮游生物种群、数量与鲢鳙食性的关系;从成长度、肥满系数、成活率以及出箱鱼种规格的频数分配等参数衡量鲢鳙配比的适宜程度。  相似文献   
4.
从能利用正十二烷产生1,12-十二碳二元酸的热带假丝酵母突变株D28出发,经两次紫外线照射诱变,选育到一株从正十三烷产生1,13-十三碳二元酸较高的突变株2—23号菌。该突变株较出发菌株提高产酸率20%,达40.4g/L。突变株2—23也能将一定链长的长链烷烃以较高的产率转变成相应的单一二元酸。此外,在产酸摇瓶条件试验中观察到烷烃的诱导作用,使突变株产酸能力得以提高。用烷烃预培养的种子发酵正十三烷,其产生1,13一十三碳二元酸的量较糖质碳源培养的种子发酵时要提高30%。  相似文献   
5.
6.
7.
本文记述于辽宁朝阳市采到的棘蝇属1新种:辽西棘蝇Phaonialiaoshiensis sp.nov。模式标本存辽宁朝阳市卫生防疫站。  相似文献   
8.
转化生长因子-β是一类具有激素样活性的多肽生长因子,许多正常和转化细胞均可合成并分泌TGF-β,TGF-β既可刺激细胞的增殖,又可刺激细胞的分化,对细胞进行双向调节。细胞外基质对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也具有控制作用,ECM主要成份的mRNA表达可被TGF-β诱导和调节,而且两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TGF-β可能是通过ECM实现其对细胞的双向调节。  相似文献   
9.
灰茶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某些生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茶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某些生化特性的研究李彦章,石正丽,陈棣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武汉430071)关键词灰茶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结构多肽,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灰茶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Ectropisgrisescensnuclearpolyh...  相似文献   
10.
从退役铀矿区土壤中筛选获得耐铀促生菌株,为铀污染土壤的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提供优良菌种资源,以解决退役铀矿区污染治理问题。梯度稀释某退役铀矿区污染土壤,涂布含铀培养基,分离筛选出一株具有耐铀性能菌株B2。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及16S rDNA序列比较分析,对其进行初步鉴定。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菌株在铀胁迫下的生长曲线和培养基铀含量,分析其耐铀能力和铀吸附或吸收能力。通过平板法测定其固氮、解磷、产纤维素酶、合成铁载体能力。用Salkowski比色法测定其产吲哚乙酸(3-indole acetic acid, IAA)能力及产量。通过种子萌发和盆栽实验,验证该菌株的促生能力。综合形态观察结果、生理生化特征和基于16S rDNA序列的进化分析,确定菌株B2为微枝形杆菌属细菌(Microvirga makkahensis sp.),在铀浓度为0-400 mg/L时,其生长曲线符合S型生长曲线模型,当铀浓度达到600 mg/L后生长受抑制,其对培养基中的铀无吸附或吸收作用。菌株B2具有固氮、解磷、产纤维素酶、合成铁载体和产IAA的促生特性,培养48 h后IAA产量可达到24.39μ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