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国际古生物协会(International Paleontologic Asso-ciation)是一个联系全球古生物学工作者的大型国际组织,1933年7月27日在华盛顿第16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宣告成立,当时称为“国际古生物联合会”(Internati-onal Paleontologic union)。成立这样一个组织的设想最早是由当时的美国古生物学会秘书、普林斯顿大学地质学教授本杰明。豪厄尔提出的。他在同C.泰歇特以及其他许多同事进行讨论时竭力推动这一计划的实现。因而,在1933年的国际地质大会上正式通过了联合会的章程和细则。  相似文献   
2.
大约1亿年前,随着冈瓦纳大陆的解体,澳大利亚与各大陆之间逐渐失去了直接的联系,生物进化处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中,加上人类文明传入较晚,因此这里生活着一些奇特而珍贵的兽类,其中有人们熟知的大袋鼠。其实,在有袋类中最为有趣、最与众不同的大概要数考拉(Kaola)了。考拉(学名Phascolarctos cinereus)是一种树栖有袋类动物,仅发现于澳大利亚东海岸和向内陆延伸几百英里的河流沿岸具开阔树冠的桉树林中。成年考拉身长约60—85厘米,体重4—15公斤,最长寿命约为20年。它全身披满绒毛,背部绒毛  相似文献   
3.
国际简讯     
<正> 本文简要介绍最近国际上古脊椎动物学界的一些重要情况与活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NSW)生物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学实验室组织的Riversleigh计划(由Mike Archer领导)共有澳大利亚八个科研、教学机构的22名研究人员参加。在这一计划中,NSW的Suzanne Hand研究蝙蝠的分异、进化与生物对比。在Bitesantennary地点发现了几百个渐新世菊头蝠类的完整头骨及较罕见  相似文献   
4.
2001年5月19日至22日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十一次学术年会在古都陕西西安隆重举行。这是新世纪我国古生物学者的第一次全国性聚会 ,来自各行业的170余名古生物地层学及相关领域的工作者出席了这次盛会。会议期间 ,与会代表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 ,共有12人作大会报告 ,42人作分会报告。内容涉及古生物学及地层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从早期生命演化到重要生物类群的起源 ,从生物地层对比到地史时期的环境演变 ,从基础理论研究到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等等。其中 ,有关澄江动物群、热河生物群以及关岭动物群…  相似文献   
5.
6.
在达尔文看来,物种形成只不过是生活着的种系形态进化的扩展。既然把物种看作是遗传上隔离的单元,而且还必须有一些不恰当的个体出现,那么它们的起源就更难理解了,因为它们不能与其它个体进行基因交流。大多数进化生物学家认为,新种只能在存在阻碍祖先和后裔之间进行基因交流的地理障碍(即分布区不重叠)时才能进化。与祖先在同一地点(分布区重叠)或在相邻的地区(分布区并列)的居群中出现的新种,通常会受到排挤。这是因为基因交流和阻碍杂种形成的选择将扼杀任何生殖隔离的萌芽。与此相  相似文献   
7.
史立群 《化石》1997,(3):28-30
分支系统学简介史立群分支系统学(Cladistics)(也有人译为分支分类学、支序学等等),是推测生物体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特殊方法。象其他方法一样,它有着一套自身的假设、程式和局限性。它于1950年由德国昆虫学家和分类学家W.Hennig首次提出并兴...  相似文献   
8.
史立群 《化石》2002,(3):21-21
每当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鸟儿们在经过千姿百态的求偶仪式之后 ,便开始了营巢和育雏的辛勤劳作。筑巢、孵卵和养育小鸟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但是 ,一些善于投机取巧的鸟采取了一个能省去所有麻烦的办法 :把这些活儿留给其他鸟去做。这就有了巢寄生行为。巢寄生是将卵产在其他种的鸟巢之中 ,由义亲代为养育雏鸟的行为。它的优点很明显 :最大限度地提高鸟成功繁殖的能力。因为作恶的鸟不承担养育雏鸟的责任 ,它有能力产更多的卵。一些鸟将自己的卵伪装得很像宿主的卵 ,可以随着宿主卵的外观而变化 ,从鲜亮的蓝色到带暗色斑点。这是长期自然选…  相似文献   
9.
食管鳞状细胞癌癌组织中hMLH1、hMSH2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hMLH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44例食管鳞癌手术切除标本、30例正常粘膜组织中hMSH2、hMLH1表达情况,并与临床病理参数作相关分析。结果:食管鳞癌组织hMSH2、hMLH1基因阳性表达明显下降,与正常食道粘膜相比相差显著(P<0.01),hMSH2、hMLH1表达缺失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无显著相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P<0.01)。结论:提示hMLH1和hMSH2基因突变所致的蛋白表达异常缺失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有关,可能为一种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