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紫杉醇及其产生菌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紫杉醇 (Paclitaxel,商品名Taxol)是一种二萜类衍生物 ,是当前公认的广谱、活性强的抗癌药物之一。1 紫杉醇的发现紫杉醇最早是于 1 971年 ,Wani等[1] 从短枝红豆杉 (Taxusbreviifolia)的树皮中分离得到 ,命名为紫杉醇。随后 ,Schiff等[2 ] 证实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机制 ,它作用于细胞微管 (Microtuble) ,通过与微管蛋白N端第 31位氨基酸和第 2 1 7~ 2 31位氨基酸结合 ,诱导和稳定微管蛋白聚合 ,抑制其解聚 ,增加聚合程度 ,使维管束不能与微管组织中心相互连接 ,将细胞周期阻断于G2 M期 ,导致有丝分裂异常或停止 ,阻止癌细胞增殖[3,…  相似文献   
2.
以网箱(W)、工厂化循环水(G)和流水池塘(C)养殖4 kg左右的三倍体虹鳟为研究对象, 通过检测表观、肉质、气味及营养价值相关111个品质指标来评价不同养殖模式下三倍体虹鳟鱼肉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 在3种养殖模式下三倍体虹鳟鱼肉品质存在明显差异。其中, 网箱养殖三倍体虹鳟鱼肉色调角、硬度、内聚性、弹性、咀嚼性、汁液流失率和失水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养殖模式(P<0.05), 而挥发性气味物质中1-庚醇、庚醛、辛醛、壬醛和气味活度总值显著低于其他养殖模式(P<0.05);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三倍体虹鳟肥满度和鱼肉的红色值、色度值、盐溶性蛋白含量、总脂肪酸含量和n-3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养殖模式(P<0.05); 流水池塘养殖三倍体虹鳟肥满度、鱼肉的黄色值、色度值、水分、脂肪含量、n-3脂肪酸含量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P<0.05), 出肉率、黏附性、肌糖原含量及挥发性风味物质中1-辛烯-3-醇、2,3-辛二酮、戊醛、庚醛、辛醛、(E)-2-癸烯醛和气味活度总值最高(P<0.05)。总之, 三种养殖模式养殖的三倍体虹鳟品质各具特色: 网箱养殖三倍体虹鳟鱼肉质地坚实富有弹性, 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较低;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三倍体虹鳟具有较红的肉色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流水池塘养殖三倍体虹鳟形体优美且出肉率相对较高, 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3.
编辑MSTN半胱氨酸节基元促进两广小花猪肌肉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是转化生长因子 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家族成员之一,是一种肌肉生长抑制因子.解除MSTN的生长抑制功能是提高畜禽肌肉产量的一种有效途径.TGF-β 的半胱氨酸节结构基元(cystine knot motif)能够稳定MSTN...  相似文献   
4.
CYP17a2基因是细胞色素CYP17(cytochrome P450,CYP)超家族成员之一,在卵巢发育过程中,可以与CYP17a1共同作用控制卵子的发育和成熟。研究和掌握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卵巢发育的基本规律,可为该鱼种的人工增殖放流及其资源保护和恢复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采用普通PCR和RACE方法克隆得到了青海湖裸鲤CYP17a2基因全长c DNA序列,并分析了其生物信息学意义,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确定了CYP17a2基因在青海湖雌性裸鲤各组织中的表达分布特征。该基因的c DNA序列全长为1 871 bp,共编码390个氨基酸,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斑马鱼和鲤鱼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69%和64%。该基因在卵巢、卵巢膜、脑、肌肉、肝胰脏中均有表达,以在卵巢中表达量最高(p0.01)。本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开展CYP17a2基因在青海湖裸鲤卵巢发育的分子调节机理的研究中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为探寻PI3K/AKT抑制剂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WM)对猪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凋亡均无影响的适宜浓度,文章首先分离并验证了猪原代前体脂肪细胞的分化潜能,然后对不同浓度渥曼青霉素处理11 d的细胞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标法检测细胞凋亡,并通过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DNA损伤程度进行验证,同时利用甲烷硫代磺酸盐(Methanethiosulfonate,MTS)检测了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表明,100 nmol/L渥曼青霉素对猪前体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均无显著影响,而200 nmol/L的渥曼青霉素对猪原代脂肪细胞的增殖活性虽没有显著影响,但对细胞凋亡有显著促进作用。研究发现,处理后促凋亡因子caspase8和TNFR1表达显著上调,非caspase依赖促凋亡因子GZM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而GZMB表达则显著上调,抗凋亡因子Bcl-x1表达显著上调,cFLIP表达则无显著性差异。100 nmol/L的渥曼青霉素对细胞DNA的损伤不显著。因此,100 nmol/L的渥曼青霉素对猪前体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均无显著影响,是在不影响细胞生长的情况下研究PI3K通路对脂肪细胞分化的较为理想的浓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波谱成像(MRSI)结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中央腺体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MRSI与DWI结合诊断为前列腺中央腺体癌的患者共18例,术后确诊为前列腺癌16例、前列增生1例、前列腺增生伴前列腺中度到重度炎症1例。其中3例已经确诊中央腺体癌为激素治疗后行MRI检查。比较患者癌区与对侧非癌区两组间的(胆碱+肌酸)/枸橼酸盐(CC/C)值。结果:无任何治疗的13例中央腺体癌区158个体素的CC/C值均值为2.684±1.7,非癌区196个体素的CC/C均值为0.49±0.08。(T值为2.778,P值均=0.0170.05),中央腺体癌区与对侧非癌区之间的CC/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例激素去势治疗后癌区的CC/C均值为1.18±0.95,非癌区22个体素CC/C均值为0.46±0.255。(T值为1.196,P值均=0.3540.05)。激素治疗后中央腺体癌区与对侧非癌区之间的CC/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RSI结合DWI显著提高前列腺中央腺体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8.
为探讨鱼类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的功能, 研究以本土淡水养殖鱼类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为实验材料, 克隆其TRPV1基因, 开展生物信息学分析, 预测其蛋白结构, 并检测其组织表达谱。克隆所得到的TPRV1基因片段长2023 bp。该序列所编码的蛋白具有6次跨膜结构域、锚蛋白重复结构域和离子转运结构域。中华倒刺鲃TRPV1基因在脑的各部分区域及肠、肾等组织均有表达。为检验TRPV1基因的表达是否受到温度变化的调控, 实验鱼被分为磷酸缓冲液(PBS)和脂多糖(LPS)组, 并分别于不同温度(25℃和35℃)处理1h、6h和24h后, 检测TRPV1在间脑和延脑的表达量变化。结果显示温度变化和LPS处理会引起该基因在间脑和延脑表达量的明显变化, 但两种组织的变化模式相反, 且具有时间特异性。综上, 中华倒刺鲃TRPV1的表达具有温度和体内炎症的敏感性, 并可能具有组织和时间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Hypoxanthine-guanin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1 (HPRT1)基因突变会导致次黄嘌呤和鸟嘌呤代谢异常,严重的代谢障碍被称为Lesch-Nyhan综合征,表现为智力低下,行为上出现强迫性自我毁伤,并伴随痛风或肾结石等症状。HPRT1基因具有多种突变模式,近年来对其突变谱的研究表明该基因具有一些"突变热点"。本研究选取了导致翻译提前终止的热点突变c.508CT突变和c.151CT突变,在HEK293T和HeLa细胞中,以单链寡核苷酸(single-stranded oligo-deoxyribonucleotides, ssODN)作为同源重组模板,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了这两种突变的单克隆细胞株,发生定点突变的效率分别为16.3%和10%。进一步通过Westernblot检测点突变的单克隆细胞的HPRT1蛋白表达水平,通过6-TG毒性实验检测点突变的单克隆细胞的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活性,结果表明纯合突变的单细胞克隆不能正常表达HPRT1蛋白,其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活性丧失;杂合突变的单细胞克隆的HPRT1蛋白表达量降低,仍具有部分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活性。HPRT1基因定点突变细胞模型的建立可为今后建立其他HPRT1基因突变的细胞系或动物模型提供借鉴,为研究Lesch-Nyhan致病机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利用Monte Carlo模拟,研究了群体大小、公母比例和每窝测定猪头数对父系猪的近交系数、选择反应及其变异系数的影响。设定基础群母猪规模大小为100头到500头共5个规模,公母猪比例为1:10和1:20,每窝测定猪头数为2头和4头,公母猪各半。选择的性状为一般父系猪的选择性状,即断奶后生长速度和达100kg体重时的活体背膘厚,利用多性状BLUP估计性状的育种值,选择指数中后一性状的经济加权系数是前一个的2.5倍,选择共进行了5个世代。结果表明,随着选择群母猪头数的增加,第五世代累积选择反应提高,近交系数上升速度变慢,第五世代累积选择反应的变异系数下降。随每窝测定仔猪头数的增加和公母比例的升高,累积选择反应加快,近交系数上升速度提高,第五世代累积选择反应的变异系数上升。保持公母猪比例不变和每窝测定仔猪头数不变,基础群母猪头数从100头增加到300头,累积选择反应有显著增加,近交系数上升速度显著减慢。母猪头数300头和400头以上的相比,第五世代的累积选择反应增加有限,近交系数下降速度减低。综合评价,对于父系猪的短期选育来说,基础群需要400头母猪以上,每窝测定4头仔猪,公母比例以1:20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