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依那西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至2013年风湿免疫科的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15例,治疗组45例,两组患者都应用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患者联合使用依那西普治疗,总疗程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的核心标准作为疗效评定标准。结果:治疗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和晨僵情况较对照组均有显著的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的休息痛、患者评分以及HAQ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ACR20和ACR70缓解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患者达ACR50缓解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那西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优于单纯的甲氨蝶呤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XCR2拮抗剂AZD5069能否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迁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方法:将45只雄性DBA/1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5)、模型组(n=15)、AZD5069组(n=15);除对照组外,其余两组均给予牛Ⅱ型胶原蛋白+弗氏佐剂建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模型。观察记录小鼠关节炎评分。二次免疫后第二天给与药物治疗,治疗3周后处死小鼠检测关节病理、中性粒细胞浸润、外周血炎症因子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关节炎发病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AZD5069组小鼠关节炎发病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关节炎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相比,AZD5069组小鼠关节炎评分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小鼠踝关节间隙正常,滑膜无增生,无炎症细胞浸润,软骨面光滑无破坏;模型组小鼠踝关节间隙狭窄,滑膜增生明显,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软骨侵蚀破坏;与模型组相比,AZD5069组小鼠踝关节间隙未见明显狭窄,滑膜未见明显增生,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轻,软骨未见明显破坏。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AZD5069组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踝关节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与模型组相比,AZD5069组小鼠踝关节中性粒细胞明显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明显减轻。结论:CXCR2拮抗剂AZD5069可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迁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为开发新型治疗RA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可高效分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BMSCs)的技术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骨片消化爬片法、全骨髓贴壁法、骨片消化液上清法和骨片消化研钵法等四种方法分离7~9周龄雄性C57BL/6小鼠的mBMSCs;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原代mBMSCs形态;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BMSCs特征性免疫表型;采用多向分化诱导检测mBMSCs成骨分化能力与成脂分化能力。结果 分离获得的原代细胞首次换液后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骨片消化爬片法分离的细胞,仅见大量骨碎片和杂细胞,该法所分离细胞不再进行后续检测评估;全骨髓贴壁法分离的细胞,仅可见少量多角形贴壁细胞,夹杂大量杂细胞;骨片消化液上清法分离的细胞也可见较多长梭形、三角形贴壁细胞,但杂细胞较多;骨片消化研钵法分离的细胞,可见较多长梭形、多角形贴壁细胞,杂细胞少。分离细胞经培养传代到第3代(P3代)时,一方面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mBMSCs特征性免疫表型,结果表明骨片消化液上清法和骨片消化研钵法分离的mBMSCs纯度均较高,全骨髓贴壁法不理想;另一方面,进行成骨分化诱导与成脂分化诱导,结果表明与全骨髓贴壁法分离的细胞相比,骨片消化液上清法和骨片消化研钵法所分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