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牙周超声治疗仪联合头孢克洛治疗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牙周炎患者,共有患牙103颗,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牙周超声治疗仪治疗,观察组在牙周超声治疗后联合口服头孢克洛,每次0.25 g,每8 h给药1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咬合指标(咬合创伤指数(TOI)和咬合时间(OT))、牙周指标(附着水平(AL)、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和出血指数(BI))、血清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43%vs. 74.28%,P0.05);两组治疗后的TOI、OT、AL、PD、CAL、BI、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超声治疗仪联合头孢克洛治疗牙周炎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牙周超声治疗仪治疗,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牙周状况和咬合指标,并且能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一千多年前的这首诗至今仍被人们传诵,诗人李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长江三峡两岸猿声不绝的美景。如今,猿类早已在整个长江流域消失了,而且有些种类在整个中国范围内也徘徊在濒临灭绝的边缘,这是我们人类的悲哀。  相似文献   
3.
不同施磷量对春油菜产量和土壤磷素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东部春油菜主产区的土壤速效磷含量高、磷肥施用量大、磷肥利用率低。研究不同施磷量对春油菜的生长、磷素吸收和利用、土壤磷素平衡的影响,可为该地区春油菜田养分高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保障青藏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7和2018年在青海省互助县开展了田间试验,设置0、30、60、90、120 kg P2O5·hm-2 5个磷肥施用量,测定了不同处理春油菜的产量、磷素吸收与利用、籽粒含油率等。结果表明: 2017年施磷量60 kg·hm-2处理的油菜籽粒产量、成熟期地上部磷素累积量和产油量均显著高于不施磷处理,但施磷量超过60 kg·hm-2后,籽粒产量和产油量不再增加;2018年施磷量对春油菜籽粒产量、成熟期地上部磷素累积量和产油量均无显著影响。两年度的磷肥表观利用率均很低,平均为6.7%。施用磷肥条件下土壤均有不同程度的磷素盈余,施磷量低于60 kg·hm-2时盈余量较低。综合考虑春油菜产量、产油量、磷肥表观利用率和土壤磷素表观平衡,在青海省东部春油菜区,推荐施磷量为60 kg·hm-2。  相似文献   
4.
目的:改进现有呋喃唑酮(Fz)诱导SD大鼠扩张型心肌病(DCM)动物模型,使其血生化、心功能及组织病理改变更接近人类DCM临床病理生理过程.方法:150只2周龄SD大鼠分为四组,分别按Fz 0.30 mg/g、0.25 mg/g、0.20 mg/g灌胃,每日1次,以生理盐水为对照,分别在给药4、8、12和16周检查大鼠一般状况,检验血清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和N端前体脑钠肽水平,心脏功能和电镜、光镜观察组织病理改变.结果:(1)实验组鼠生长状况差,逐渐出现肢体水肿,站立行走不稳等症状,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各时间点体重明显小于相应对照组,而心脏重量/体重比值却高于相应对照组;(2)实验组大鼠给药8、12、16周超声检测发现心腔扩大,左室后壁动度明显减弱,部分出现同向运动;(3)高、中、低剂量组鼠各时间点右心房压均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组鼠,心率较相应对照组鼠慢,主动脉压无明显差异;(4)实验组鼠给药8、12、16周HE染色显示心肌出现心肌纤维肥大、非特异性退行性变及间质纤维化,肝和肺有明显淤血;(5)实验组鼠给药8、12、16周苦味酸-天狼星红偏振光法观察心肌纤维化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各型胶原比例失调,排列紊乱;(6)实验组鼠给药8、12、16周电镜显示心肌线粒体增生肿胀,肌丝排列紊乱,心肌细胞肥大和萎缩同时存在,有变性、坏死及纤维化.结论:中剂量Fz(0.25mg/g)灌胃12周作为大鼠DCM模型在临床表现,病理生理上与人类DCM更相似.  相似文献   
5.
心力衰竭是世界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庞大的心力衰竭患者消耗着大量的医疗资源。近几十年,世界各国专家越来越关注心力衰竭的治疗质量,评价治疗质量已成为医疗体制改革的一项措施。通过总结国内外心力衰竭治疗质量评价的组织机构、评价指标、治疗质量改善项目及有关评价研究,探讨我国心力衰竭治疗质量评价与国外的差距,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改善我国心力衰竭的治疗质量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不同时期血清LDH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0例儿童ALL患者,并抽选同期5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酶法检测ALL患者初诊前、d19诱导缓解化疗后、ALL复发时及正常对照组的LDH值,分析LDH与ALL疾病进程的关系。结果:90例ALL患者初诊组血清LDH水平为684.70±906.57 U/L,89例d19化疗后组为233.83±39.53 U/L,其中13例ALL复发前经诱导缓解治疗d19的LDH水平为196.30±54.48 U/L,13例复发组为877.61±1230.69 U/L,52例对照组为202.59±54.09 U/L,初发ALL患者血LDH水平明显高于d19化疗后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3例ALL复发前d19诱导缓解后与复发时血清LDH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19诱导缓解化疗后组患儿骨髓白血病细胞数百分比与ALL初诊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髓白血病细胞百分比与血清LDH水平对于评估儿童ALL预后的影响是一致的,但二者不具有直线相关关系(P0.05)。结论:血清LDH水平可有助于儿童ALL的诊断、疾病进展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