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93篇
  免费   5439篇
  国内免费   3627篇
  19759篇
  2025年   209篇
  2024年   502篇
  2023年   548篇
  2022年   674篇
  2021年   761篇
  2020年   689篇
  2019年   611篇
  2018年   550篇
  2017年   517篇
  2016年   558篇
  2015年   549篇
  2014年   845篇
  2013年   684篇
  2012年   740篇
  2011年   719篇
  2010年   705篇
  2009年   751篇
  2008年   927篇
  2007年   692篇
  2006年   625篇
  2005年   656篇
  2004年   637篇
  2003年   671篇
  2002年   567篇
  2001年   515篇
  2000年   508篇
  1999年   433篇
  1998年   328篇
  1997年   362篇
  1996年   321篇
  1995年   294篇
  1994年   292篇
  1993年   224篇
  1992年   212篇
  1991年   224篇
  1990年   187篇
  1989年   200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58年   6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3年7月10~15日在瑞典Skovde市召开了1993年国际麻醉性药物研究大会(International Narcotic Research Conference,INRC)。这是20年前召开首届INRC以来一次最激动人心的盛会,会上宣布三类阿片受体(mu,delta,kappa)全部克隆成功。回顾1971年Avram Goldstein首先提出脑细胞膜上存在着立体构型特异性的阿片结合位点,到1973年三个实验室(瑞典的Terenius,美国的Pert & Snyder,以及Simon等)用放射受体分析法论证有阿片受体存在,至今已度过整整20年。从1983年首次克隆出乙酰胆碱N型受体,至今也已过去十年。在此期间先后有十余个实验室致力于纯化或克隆阿片受体。其中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病毒核酸的三级结构的超螺旋构型,并以SV_(40)的双链环状DNA分子为例,对核酸的拓扑学特征进行了描述,阐明了拓扑环绕数(L)、双链环绕数(T)及拧数(W)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用正弦调制的光栅图形研究了猫纹状皮层神经元传统感受野外区域(整合野)的亚区结构,整合野不同亚区的作用可表现为抑制或易化。根据端区和侧区的作用性质,整合野有4种不同的结构形式。在端区和侧区的内部以及在这两个区域之间,空间总合显示非线性特性。其非线性程度随刺激面积的增加而变大,表明在整合野的亚区内和亚区间存在着相互抑制。  相似文献   
4.
猪肾果糖1,6-二磷酸酯酶N-端60个氨基酸是结合AMP的别构部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段肽在天然酶中具有2段α-螺旋,不含β-折叠,螺旋含量占这段肽的60%左右.经枯草杆菌蛋白酶对果糖1,6-二磷酸酯酶限制性酶解可以专一地作用在这一位点.得到S-肽和S-蛋白,虽然S-肽与S-蛋白的肽键已经分开,但是它们依然缔合在酶的4个亚基之中.在9%的甲酸溶液中,用SephadexG-75柱(1.3×195cm)可以把S-肽与S-蛋白分开.除去甲酸后,用CD测定二级结构表明,S-肽有30%的α-螺旋和38.5%的转角或类似转角的二级结构,没有β-折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从N-端开始向C-端延伸,新生肽在生物合成的过程中,它的构象由一级结构决定它自发形成某种结构的趋势,但是,其它部分的相互作用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改变它的结构,使它最后形成天然状态的空间构象.用6mol/L盐酸胍破坏S-肽链的溶液构象,然后逐步透析去掉盐酸胍,重新测定CD的数值,所得结果与胍变性前的二级结构含量相同,用加入乙醇,环己烷,少量十二烷基磺酸钠等扰动方法都不能增加α-螺旋的含量.相反,随着加入量的增加,有序结构减少,说明当S-肽从酶上被分离下来后,在水溶液中只能形成其在该天然酶蛋白中的一半的螺旋,而另一半却变成转角或类似转角的有序结构的结果并不是由于分离过程产生的假象.  相似文献   
5.
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分析以张掖绿洲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分析张掖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现其种群结构单一、产业结构不甚合理、空间结构脆弱,决定了绿洲功能较差,产投比低下的特点,并据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改善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提高其功能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的功能为超滤过作用,肾小管主要是再吸收作用。肾小管又分为近曲小管、髓袢及远曲小管几部分。由若干肾单位的远曲小管汇合成为集合管,再开口于锥体乳头处。集合管不属于肾单位,它和肾单位的胚胎发育来源不同。肾小体、近曲小管、远曲小管以及集合管的一部分位于肾皮质内、髓袢、直集合管和直血管位于髓质锥体之内,因此在断面上可见皮质呈现颗粒状,髓质为纹状。肾小球旁器也称球旁复合体或近血管球复合体,由入球小动脉的球旁细胞、远曲小管的致密斑和球外系膜细胞组成。三者在肾小体血管极处排列成三角形,入球小动脉和  相似文献   
7.
北戴河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成为众多鸟类迁徙的必经之地。北京绿家园志愿者从2000年开始,利用节假日赶赴秦皇岛鸟类环志中心,支援和协助环志站开展鸟类环志与保护工作。2002年“十一”旅游黄金周的第一天,当人们纷纷赶往各个景点观光游览的时候,我们如期到达北戴河,开始了绿家园第八期鸟类环志的活动。  相似文献   
8.
赛加羚羊在我国消失的确切时间,一说是20世纪40年代末期,一说为60年代中期,但都无确凿的科学证据。有据可考的事实为,20世纪50年代末,大规模科学考察活动中并未发现该物种。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赛加羚羊在我国灭绝的时间大体上为20世纪中叶。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启动了赛加羚羊引入项目。从1988~1991年,甘肃武威濒危动物研究中心分别从美国和德国的动物园引进赛加  相似文献   
9.
东亚飞蝗膝下器的具橛感器主要由三类细胞组成.即:感觉细胞、感橛细胞和冠细胞。感觉细胞为具橛感器的主要结构和功能细胞,其超微结构已在其他的文章中描述。感橛细胞是具橛感器的主要支持细胞,从近端到远端依次与神经胶质细胞、感觉细胞的远端树突部分和感觉纤毛部以及顶端细胞外结构——冠、冠细胞直接接触.感橛细胞内最明显的结构为感概,另外,感橛细胞质被高度“空化”。冠细胞紧密包围着感橛细胞和冠,冠细胞中含有大量的纵行微管.并将整个具橛感器连接到体壁上。  相似文献   
10.
柑桔属茎尖嫁接脱毒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