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Enderlein),是柑橘的重要害虫。本研究基于光学、扫描电镜、X射线CT,对其雄虫外生殖器的形态结构、阳茎长度和雌虫泄殖腔到受精囊的长度、以及雌雄虫交配过程中的夹持状态和雄虫阳茎冠到达雌虫阴道位置的观察和测量。结果表明,柑橘大实蝇雄性外生殖器是由阳茎(阳茎管和阳茎冠)、生殖突(阳茎内突和生殖环)和抱握器(背刺突和抱器)这3个部分组成。阳茎管是长而弯曲的双套管结构(向腹面卷曲),外管即阳茎管,内含1条输精管(内管),阳茎管腹面褶皱,骨化程度低,背面平坦(中间有沟),骨化程度较高,既可以弯曲折叠又可以变直。休息时,阳茎蜷曲,大部分隐藏在第5腹节内。阳茎冠由生殖杆、阳茎冠体(基囊、喇叭口、裂口和骨化体)组成,精子出口位于阳茎冠顶部喇叭口内和基囊前端的阳茎冠体上的裂口内。成虫交配时,雄虫抱握器夹持住雌虫产卵针背片端部,阳茎能够到达的最远处为雌虫布氏交配囊。雌虫从泄殖腔口至受精囊长度(21.64 ± 0.59 mm)远大于雄虫阳茎的长度(9.21 ± 0.25 mm),表明雄虫的阳茎不能到达雌虫的受精囊,雌性可以通过控制精子是否进入受精囊来控制受精。因此,雌成虫拥有最终的授精控制权。这些结构或组织经过进化,从而适应其阳茎的运动、交配等行为活动。为理解昆虫繁殖生理、进化和多样性,昆虫交配、阳茎运动等行为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本研究旨在准确鉴定山东梨园一种新成灾害螨,为其进一步研究和有效防控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体视显微镜直接观察雌成螨的形态特征,制作雄成螨的侧面观玻片标本,观察其阳茎形态特征,进行形态鉴定。从单头雌成螨中提取基因组总DNA,以螨类特异性引物扩增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Ⅰ, COⅠ)基因及核糖体DNA第一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1, ITS1)和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2, ITS2)基因并测序,所得序列在NCBI网站上进行Blastn比对,下载与其一致性高的相关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和计算遗传距离,进行分子鉴定。【结果】结果表明,梨树上害螨的雌成螨背部有粗大突起,可确定为全爪螨属Panonychus害螨。雄螨阳茎特征与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的很相似,其COⅠ, ITS1和ITS2基因序列均与柑橘全爪螨的相应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在99%以上),基于COⅠ, ITS1和ITS2基因序列计算的其与柑橘... 相似文献
4.
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鞋形共系蚤Syngenopsyllus calceatus (Rothochild)、无值大锥蚤Macrostylophora euteles (Jordan et Rothschiold)和不等单蚤Monopsyllus anisus(Rothechild)的阳茎体侧面、背面和腹面。其中三种蚤阳茎体的背、腹面和无值大锥蚤阳茎体的侧面形态结构是首次报道。鞋形共系蚤有一对明显的阳茎囊突和一对与其相连的\"c-骨片\", 首次报道该蚤具有前距。无值大锥蚤具一对“茄形骨片”,阳茎钩突末端分为长而宽的腹叶和短而末端尖的背叶,阳茎内突后半部分特化为“后阳茎内突”。三种蚤的钩突桩略呈牛角形,由后弯向前。三种蚤阳茎体的形态结构差异显著,指出了它们是分类上值得注意的特征。认为交配时阳茎杆只在一定范围内作定向滑动。将阳茎体从蚤体内解剖出来,并且观察其背腹面,有助于清晰、完整和准确地观察其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5.
红羊新蚤的地理分布、宿主关系和鉴别特征的研究(蚤目:多毛蚤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红羊新蚤Neopsylla hopgyangensis Li,Bai & chen,1986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海原和贺兰山林区发现并报道(四川动物5(2):1-3)以后,青海、甘肃和陕西均先后发现他们以往鉴定为二齿新蚤的大多数为红羊新蚤。本文报道红羊新蚤的地理分布、海拔、主要宿主及鉴别特征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文中首次报道了缅甸琥珀中的长扁甲Mallecupes qingqingae Jarzembowski,Wang and Zheng,2017的阳茎化石,并讨论了该器官的古昆虫学和现生昆虫学意义.甲虫在现生生物中的多样性最高,而它们的生殖器则在甲虫系统分类中的应用已经超过百年历史.这些小而精美的器官通常很难保存在化石里,...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