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3篇
  免费   1076篇
  国内免费   844篇
  6423篇
  2025年   81篇
  2024年   181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227篇
  2021年   285篇
  2020年   251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250篇
  2008年   358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236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200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63年   1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达来 《生物学杂志》1995,12(3):8-10
人类基因组的研究进展达来内蒙古大学生物学系,呼和浩特,010021)人类基因组计划是1990年10月正式实施的为期15年耗资30亿美元的宏伟工程。它的任务是完成高精度的人类基因组遗传学图谱和物理图谱,测定人和几个模式生物的基因组DNA序列,是广泛的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与高中生物课有关的线粒体遗传物质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的合成,以及线粒体遗传物质和细胞核遗传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供师生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节教学中参考。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研制的具有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含硒抗体酶(GPX-abzyme)对于受损心肌线粒体的保护作用,利用牛的心肌线粒体为实验材料,通过线粒体的膨胀度、脂质过氧化物含量、CCO活力变化及电镜观察等几个方面证明GPX-abzyme能抵抗XO/HX系统产生的自由基的损伤作用,ESR研究也表明GPX-abzyme能明显降低XO/HX损伤系统中的自由基含量。  相似文献   
4.
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组编辑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RISPR-Cas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associated proteins)系统为细菌与古生菌中抵御外源病毒或质粒DNA入侵的获得性免疫系统。该系统在crRNA的指导下,使核酸酶Cas识别并降解外源DNA。其中,Ⅱ型CRISPR-Cas系统最为简单,仅包括一个核酸酶Cas9与tracrRNA:crRNA二聚体便可完成其生物功能。基于CRISPR-Cas9的基因组编辑技术的核心为将tracrRNA:crRNA设计为引导RNA,在引导RNA的指导下Cas9定位于特定DNA序列上,进行DNA双链切割,实现基因组的定向编辑。CRISPR-Cas9系统以设计操纵简便、编辑高效与通用性广等优势成为新一代基因组编辑技术,为基因组定向改造调控与应用等带来突破性革命。从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等方面综述其最新研究进展,并着重介绍该技术的关键影响因素,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2001年,将H5N1禽流感病毒分为A~E5种基因型。2002年后,未再发现这些基因型,而出现了8种新的基因型(V、W、X1、X2、X3、Y、Z和Z^+)。2003年末到2004年5月,H5N1流感A病毒的再现首次波及大部分东南亚国家,然而,仅越南和泰国报告了人类病例。人们一般认为2003~2004在东亚和东南亚H5N1病毒有共同的起源,且已发现它们在抗原性上应有别于1997年和2003年初的病毒,  相似文献   
6.
人类基因组研究的目标在于人类基因组全部DNA的核苷酸顺序的测定,及在此基础上的对所有基因的编码及其生化功能的研究。全基因组DNA的完全的物理图谱构成,包括全基因组DNA的大片段克隆,及覆盖完整基因组的克隆重叠排序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首要步骤。  相似文献   
7.
p53转录非依赖活性介导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呈睿  葛海良  王颖 《生命科学》2007,19(3):326-329
p53主要通过两条途径诱导细胞凋亡:p53作为转录因子,促进细胞凋亡的靶基因的表达上调,如PUMA、NOXA、PIDD、p53AIP1、COP1等,并通过这些蛋白参与内源和外源凋亡途径;另一方面,胞浆中的p53能转位到线粒体,激活内源性的线粒体途径,促进凋亡。后者已成为研究p53促凋亡机制的热点。本文就p53对转录非依赖活性诱导细胞凋亡途径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小麦—中间偃麦草抗条锈衍生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应用缺体回交法,以部分阿勃缺体为母本,中4为父本,培育出1个对目前条锈病优势小种和新小种高抗至免疫的小麦--中间偃麦草衍生系N9025-3-3-2-1-1。研究表明,该选系在形态学和细胞学上已经基本稳定,染色体构型为2n=42=21“,抗病性来自中间偃麦草(Thinopyron intermedium)。以中间偃麦草DNA为探针,对N9025-3-3-2-1-1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分析结果证明,它为小麦-中间偃麦草异代换-易位系。  相似文献   
9.
10.
兰州鲇线粒体Cytb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克隆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线粒体Cytb基因全序列,根据欧洲鲇(Silurus glanis)线粒体基因全序列设计特异引物进行兰州鲇线粒体Cytb基因的PCR扩增,得到1138 bp兰州鲇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对兰州鲇和其他13种鱼的线粒体Cytb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之间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核苷酸同源性介于61.38%-91.12%,氨基酸同源性介于76.62%-95.52%。对兰州鲇、欧洲鲇、大口鲇(Silurus meridionalis)、鲇(Silurus asotus)、越南鲇(Silurus cochinchinensis)的Cytb基因之间进行碱基替代分析,结果显示兰州鲇Cytb基因与鲇之间替换率最低,值为8.87%,转换/颠换值为3.21;与越南鲇之间替换率最高,值为14.41%,转换/颠换值为1.83。对本文克隆的兰州鲇Cytb基因与王庆容等测定的兰州鲇线粒体Cytb序列进行序列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两者之间替换率为11.16%,存在127个变异位点,转换/颠换比为4.08,遗传距离为0.1230。由NJ法基于兰州鲇和其他13种鱼的Cytb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与传统的分类地位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