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45篇 |
免费 | 1561篇 |
国内免费 | 1011篇 |
专业分类
631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0篇 |
2024年 | 97篇 |
2023年 | 109篇 |
2022年 | 143篇 |
2021年 | 168篇 |
2020年 | 145篇 |
2019年 | 138篇 |
2018年 | 109篇 |
2017年 | 109篇 |
2016年 | 157篇 |
2015年 | 159篇 |
2014年 | 229篇 |
2013年 | 205篇 |
2012年 | 231篇 |
2011年 | 228篇 |
2010年 | 216篇 |
2009年 | 229篇 |
2008年 | 292篇 |
2007年 | 261篇 |
2006年 | 198篇 |
2005年 | 181篇 |
2004年 | 217篇 |
2003年 | 247篇 |
2002年 | 238篇 |
2001年 | 176篇 |
2000年 | 172篇 |
1999年 | 133篇 |
1998年 | 156篇 |
1997年 | 129篇 |
1996年 | 121篇 |
1995年 | 123篇 |
1994年 | 142篇 |
1993年 | 129篇 |
1992年 | 124篇 |
1991年 | 118篇 |
1990年 | 117篇 |
1989年 | 105篇 |
1988年 | 49篇 |
1987年 | 38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50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9篇 |
1958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1953年 | 1篇 |
195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应用纤维连接素(Fn)、S—100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细胞角蛋白(CK)和神经特异性烯醇蛋白(NSE)5种抗体对63例正常人垂体前叶内滤泡星状细胞(FSC)进行了免疫细胞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人FSC内26.9%S_(100)阳性,9.3%GFAP阳性,63.8%两者都为阳性。CK、NSE和Fn均为阳性。从而提示了FSC来自神经外胚层的原始细胞而非Rathke's囊上皮的残留。 相似文献
2.
3.
番茄钙依赖性蛋白激酶基因LeCPK2在热(光)胁迫中的功能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钙依赖性蛋白激酶(calcium-dependent protein kinases,CDPKs or CPKs)作为一类钙感知蛋白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胁迫应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LeCPK2 (GenBank accession No.:GQ205414)是我们从番茄中分离的第3个CDPK基因,前期研究表明LeCPK2可能在植物热胁迫应答中发挥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在热胁迫中的功能,我们通过电子克隆的方法分离了LeCPK2的启动子序列,并通过LeCPK2过表达烟草分析其在高温胁迫中的潜在的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LeCPK2启动子中包含5个热响应元件,和前期试验结果一致.野生型植株在受到热胁迫后,对光更为敏感,强光照下植株叶片发生萎蔫,而强光本身不会对未受热胁迫的健康植株造成伤害.LeCPK2转基因植株热、光胁迫后不会出现受害表型.以上研究表明,LeCPK2在植物的热胁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有效保护植株免受高温胁迫的损害,是一个优秀的耐热(光)基因.本研究将为揭示番茄LeCPK2遗传功能及对其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5.
二点叶螨对甲氰菊酯、氧乐果和四螨嗪抗药性的选育、衰退和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兰州吐鲁沟公园的二点叶螨Tetranychusurticae为敏感品系 ,分别用氧乐果、甲氰菊酯、四螨嗪喷雾处理 15次 ,其抗性水平分别为 38 5、 479 8和 6 7 3倍。将抗性品系分别与敏感品系进行杂交和回交的结果表明 :抗氧乐果品系的显性系数DRS (R♀×S♂ )为 0 470 0、DSR (S♀×R♂ )为 0 4749;抗甲氰菊酯品系的DRS (R♀×S♂ )为 0 5 15 5 ,DSR 为0 5 2 37;抗四螨嗪品系的DRS为 0 3134 ,DSR 为 0 2 46 6。表明二点叶螨对这 3种药剂的抗性均是由单个不完全显性基因所控制。在连续 10个月不接触药剂的情况下 ,3个抗性品系的抗药性都有下降 ,抗氧乐果品系的抗性下降最快 ,只有敏感品系的抗性倍数的 3 6倍 ;抗甲氰菊酯种群的抗性下降较慢 ,为敏感品系的 95 9倍。再经甲氰菊酯、氧乐果、四螨嗪分别连续15次喷雾处理后 ,3个抗性种群的抗性水平又再度回升 ,抗甲氰菊酯品系回升较快 ,抗性为敏感品系的 5 2 3 5倍 ,抗四螨嗪品系次之 ,抗氧乐果的品系抗性恢复最慢。 相似文献
7.
本文记述斯氏蚤属Smitipsylla Lewis,1971一新种,方突斯氏蚤S. quadrata sp. nov.。本新种的发现,是斯氏蚤属在中国的首次纪录。本文对其属征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8.
9.
以宽叶独行菜和钝叶独行菜为材料,采用CTAB法提取总DNA,参照文献中引物对两物种nrITS基因、trnL-trnF基因及psbA-trnH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获得两物种的3个基因片段,并分析其序列特征。结果显示,nrITS基因序列中A+T含量低于G+C含量,而两叶绿体基因序列的碱基组成则相反,A+T含量显著高于G+C含量。用DNAMAN软件对两独行菜物种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宽叶独行菜和钝叶独行菜nrITS、trnL-trnF及psbA-trnH基因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5.65%、97.97%及99.25%。本研究首次扩增获得宽叶独行菜和钝叶独行菜psbA-trnH基因序列,为独行菜属植物分子遗传学积累了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报道了浙江双栉蝠蛾危害对毛竹笋次生物质(主要是单宁、黄酮、总酚)的影响。研究表明,浙江双栉蝠蛾幼虫危害毛竹笋后,与健康笋比较,轻度受害和鸯度受害笋的单宁、总酚含量呈下降趋势,经多重比较表明,其差异极显著。受害后,毛竹笋黄酮含量总体下降,但重度受害的下降量比轻度受害的少;经检验,各组之间的差异极显著。说明毛竹笋受浙江双栉蝠蛾危害后,其单宁、黄酮、总酚的含量均显著下降,这可能是植物的应激防御反应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