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21篇 |
免费 | 149篇 |
国内免费 | 157篇 |
专业分类
162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0篇 |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24篇 |
2021年 | 38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31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29篇 |
2014年 | 34篇 |
2013年 | 57篇 |
2012年 | 82篇 |
2011年 | 66篇 |
2010年 | 55篇 |
2009年 | 61篇 |
2008年 | 64篇 |
2007年 | 75篇 |
2006年 | 75篇 |
2005年 | 71篇 |
2004年 | 70篇 |
2003年 | 67篇 |
2002年 | 98篇 |
2001年 | 72篇 |
2000年 | 57篇 |
1999年 | 41篇 |
1998年 | 45篇 |
1997年 | 42篇 |
1996年 | 46篇 |
1995年 | 35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4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记述了窄径茧蜂亚科Agathidinae的中国大陆一新记录属-全脉茧蜂属Earinus Wesmael及该属已知分布于福建省武夷山的一新种-武夷全脉茧蜂Earinus wuyiensis Chen et Yang, 并建立了该属中国已知3种的分种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福建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益虫研究室。 相似文献
5.
横脊叶蝉亚科四新种:同翅目:叶蝉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记述采自河南省伏牛铁横脊叶蝉4新种;双突横脊叶蝉Evacanthus procerus Cai et Shen.长突横脊叶蝉E.longus Cai et Shen,白斑横脊叶蝉E.albomaculatus Cai et Shen和双斑角突叶蝉Taperus bimaculatus Cai et Shen,模式标本保存在安徽农业大学。 相似文献
6.
记述了中国短翅天牛属1新记录亚种,即柴田短翅天牛Glaphyra shibatai shibatai(Hayashi,1961)。柴田短翅天牛描述:体长8.1 mm宽2.0 mm。身体呈亮黑色。腿节亮棕黑色,后足腿节基部至中部浅黄色。鞘翅中部近中缝处有1对半透明深黄褐色区域。前胸长约1.23倍于宽,最宽广的部位在收缩之前,前足基节窝后方关闭。鞘翅基部宽约与前胸背板长相等,鞘翅长为鞘翅基部宽度的1.20倍,肩角略呈圆形,两侧向端部逐渐收缩,表面具有细而稀疏的小刻点,翅缝在基部3/5处分裂,缝角圆形。前胸腹板具有粗糙的刻点。后胸腹板具有细刻点。腹部刻点比后胸腹板更浅,更细。后足第1跗节1.50倍于2、3节之和。 相似文献
7.
田伊;任利利;裴佳禾;齐若涵;郝柯宇;李呈澄;骆有庆 《应用昆虫学报》2025,(1):65-79
【目的】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为沟胫天牛亚科Lamiinae昆虫。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的雌虫产卵行为需要口器和产卵器共同完成,分为两步,即口器先咬刻槽,产卵器后伸入刻槽产卵。光肩星天牛在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上的无卵刻槽或有卵刻槽都会引起沙枣泌胶。本实验以光肩星天牛刻槽和产卵行为切入,进而精细观察了口器和产卵器的形态特征、感器形态,对比不同亚科天牛产卵器及其感器形态差异,探究光肩星天牛在刻槽产卵行为中可能引起沙枣泌胶的原因。【方法】对光肩星天牛刻槽产卵行为进行观察,明确参与产卵刻槽行为的主要器官;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扫描探针显微镜观察光肩星天牛成虫口器和产卵器的形态结构、部分物理特征及其上感器的分布与超微结构。对比具有刻槽产卵行为的沟胫天牛亚科与其他非刻槽产卵天牛种类的产卵器差异。【结果】光肩星天牛在沙枣上刻槽时长为(10.2±7.1)min,产卵时长为(11.3±2.1)min。与非沟胫天牛亚科的天牛相比,沟胫天牛亚科的产卵器基腹片之间开口更深,基腹片长度与第9腹节长度之比更大;其产卵器端突末端的毛形感器平均较非沟胫天牛亚科的天牛较短,沟胫天牛亚科端突末端毛形感器长度与端突长度比值平均较非沟胫天牛亚科的天牛较小。【结论】光肩星天牛在沙枣上刻槽产卵后的特殊泌胶现象,可能与口器和产卵器对沙枣的机械损伤引起植物防御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扁蚜亚科昆虫虫瘿多样性研究(半翅目,蚜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虫瘿是蚜虫诱导植物异速生长的结果,虫瘿作为蚜虫重要的延伸特征,对蚜虫系统分类、系统发育关系、以及起源演化等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虫瘿的形态结构、着生部位等在蚜虫的物种间存在非常丰富的多样性,是蚜虫重要的生物学特征,也是物种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在已有标本采集记录和资料的基础上,从结瘿的植物、虫瘿着生部位、形态结构及类型等4个方面对扁蚜亚科虫瘿的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亚科蚜虫大多都在原生寄主上形成虫瘿,个别属及种可在次生寄主上成瘿;虫瘿在类型上有虫瘿和伪虫瘿之别;在着生部位上,有叶片、叶脉、叶柄、小枝、粗枝等;虫瘿的形状也十分多样,有管状、袋状、球状、半球形、刺球状、纺锤形、圆锥形、分支状、香蕉束状等;在结构上既有单室、多室之分,也有开放型、封闭型之别.对于虫瘿多样性的研究,可为虫瘿演化规律的探讨提供重要信息,也是基于虫瘿进行物种鉴定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黑龙江苹果亚科5属14种植物导管分子的管腔微形态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该亚科植物导管分子的管腔长度、宽度及端壁斜度角有较大的差别。(2)孔纹导管在该亚科植物种中均存在,网纹导管和螺纹导管仅见于苹果属和花楸属中。(3)导管分子管壁除苹果属及山楂属中的毛山楂、辽宁山楂外均有螺纹加厚。(4)纹孔的排列方式为互列式、对列式及互列、对列同时存在。(5)在所观察的植物中花楸、山荆子、无毛山楂导管端壁具单穿孔板和梯状穿孔板,其余种的导管端壁仅具单穿孔板。(6)导管纹孔膜残留现象普遍存在。研究表明,导管分子管腔的微形态结构特征,可为该亚科植物的系统演化提供形态学依据;导管分子微形态结构特征与其所处的环境存在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背景】草食动物对寄主植物的取食或损伤会诱导改变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直接影响植株的健康生长。产蜜昆虫与蚂蚁的互惠关系是物种相互促进的一种重要的生态学现象,能够促进产蜜昆虫的种群数量,然而这种互惠关系及其对寄主植物光合生理的影响还知之甚少。【方法】在室内条件下,运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研究了外来入侵害虫扶桑绵粉蚧与长角立毛蚁的互惠对寄主棉花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随着扶桑绵粉蚧危害时间的延续,寄主植物上蚂蚁和扶桑绵粉蚧的数量均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而在危害后期,蚂蚁存在情况下扶桑绵粉蚧的数量要明显低于无蚂蚁处理;在扶桑绵粉蚧取食寄主棉花20 d后,有、无蚂蚁存在的棉花叶片的光合利用率α值较无虫处理分别下降了53.5%和37.0%;存在蚂蚁或扶桑绵粉蚧危害后期对棉花叶片最大相对电子传递效率r ETRmax有显著影响,然而扶桑绵粉蚧单独取食或与蚂蚁互作的情况下未显著影响棉花叶片对强光的耐受能力(Ek)。【结论与意义】研究明确了扶桑绵粉蚧与长角立毛蚁的互惠关系对寄主棉花叶片的光合生理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为进一步解释扶桑绵粉蚧入侵、扩散及暴发的生态学过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