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34篇 |
免费 | 240篇 |
国内免费 | 227篇 |
专业分类
150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篇 |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34篇 |
2022年 | 30篇 |
2021年 | 35篇 |
2020年 | 40篇 |
2019年 | 31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45篇 |
2015年 | 39篇 |
2014年 | 57篇 |
2013年 | 51篇 |
2012年 | 60篇 |
2011年 | 56篇 |
2010年 | 57篇 |
2009年 | 62篇 |
2008年 | 46篇 |
2007年 | 56篇 |
2006年 | 48篇 |
2005年 | 62篇 |
2004年 | 46篇 |
2003年 | 48篇 |
2002年 | 42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49篇 |
1999年 | 27篇 |
1998年 | 44篇 |
1997年 | 41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50篇 |
1994年 | 37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37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195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用分光光度--多波长线性回归--计算机联用的方法,处理二组份体系,不经物理或化学分离,直接测出杜松、油松、云彬、樟子松针叶中β-胡萝卜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这四种松针粉β-胡萝卜素含量较高,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2.
在害虫治理中,在消费或贮藏粮食加工产品的建筑设施或场所进行害虫防治需要将杀虫剂施用在各种基质表面上.为了测定不同基质表面上杀虫剂的药效,将四纹豆象Callosobruchus maculatus(F.)成虫接触田间推荐剂量的阿维菌素、溴氰菊酯和毒死蜱.结果表明:施用在玻璃、瓷砖、塑料和纸盘表面上,阿维菌素对四纹豆象成虫的致死率分别为63.33%,22.41%,12.9%和11.9%,而溴氰菊酯在这4种基质表面上对四纹豆象成虫的致死率分别为55%,44.2%,41.3%和37.4%.在所有基质表面上接触毒死蜱,四纹豆象成虫的死亡率均为100%.对数据进行的Probit分析表明,毒死蜱制剂在玻璃、瓷砖、塑料和纸盘上对四纹豆象成虫的LC50值分别为8.66,13.6,29 16和56.5 μg/mL,阿维菌素制剂的相应数值分别为119.4,446.2,774.2和836.4μg/mL,溴氰菊酯制剂的相应数值分别为1008,1131,1210和1336 μg/mL.据此推断,毒死蜱对四纹豆象的毒性最强,且在玻璃、瓷砖、塑料和纸盘表面上的毒性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3.
4.
正2014年2月22日,古生物学者在云南禄丰宣布,他们在川街大栗树地质公园保护区内,发现了中国西南首例侏罗纪早期鸟臀类恐龙足迹。这类足迹目前在全球仅发现数例,中国西南部过去尚无记录。这批足迹是在地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的,其前后足迹的形态与陕西神木的神木足迹非常相似,可能是同类足迹,这是中国西南首次发现侏罗纪早期鸟臀类恐龙足迹,弥补了骨骼发现的不足。足迹表明在侏罗纪早期,禄丰盆地除了常 相似文献
5.
小黑瓢虫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小黑瓢虫(Delphastus catalirtae(Horn))是粉虱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本对小黑瓢虫从英国引种后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用福州地区新的猎物寄主高氏瘤粉虱(Aleurotubercutatus takahashii David&Subramaniam)进行饲养繁殖,已成功地在室内定殖和繁衍。小黑瓢虫成虫寿命长达90—130天.可捕食粉虱卵、若虫、成虫各虫态,且捕食量大,活动能力强,是高氏瘤粉虱的有效天敌,具有很好的保护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背景】由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引起的梨轮纹病是梨栽培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的】对梨轮纹病菌具有较高拮抗活性的菌株FJAT-55034进行鉴定、生长特性及抑菌活性评价,为梨轮纹病的生物防治提供菌种资源。【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拮抗菌株FJAT-55034的鉴定;通过生长曲线、培养温度和pH测定,研究该菌株的生长特性。采用抑菌圈法测定该菌株的抑菌谱;采用共培养、显微镜观察和果实回接,测定菌株FJAT-55034对梨轮纹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拮抗菌株FJAT-55034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sis)。该菌株在20-50℃(最适温度30℃)和pH 5.0-9.0 (最适pH值7.0)均能够生长,NaCl添加量为0-5%时,该菌株均能够较好地生长。菌株FJAT-55034对6种果树不同病原真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范围为19.8-29.1 mm;与梨轮纹病菌共培养后,菌株FJAT-55034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77.2%。菌株FJAT-5... 相似文献
7.
正贡嘎山位于四川省康定以南,是大雪山的主峰。周围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5座,主峰更耸立于群峰之巅,海拔7 556米,高出其东侧大渡河6 000米,被喻为"蜀山之王"。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气候条件,形成了多层次的立体植物带和特有的自然景观。海拔5 000米以上的山峰,终年积雪;低海拔、无人烟的坡麓地带森林密布,郁郁葱葱,生态环境原始。这里的森林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小,植被完整,几乎拥有从亚热带到高山寒带能生存的所有植物物种。珍稀植物种类繁多,拥有植物4 880余种,属国家保护的珍稀物种达400余种。而栖息在这里的野生动物达400余种,珍稀保护动物有28种,堪称世界野生动植物的大观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粹骨折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肱骨近端粉粹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应用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治疗,对照组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的术中情况、术后疼痛强度以及不良情况发生情况,术后应用Constant-Murlay评分评价两组肩关节功能。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疗效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onstant-Murlay中疼痛、ADL、ROM和总分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术后5 d、15 d、30 d和60 d,研究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肌力不足、异位骨化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Constant-Murlay总分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是否合并内科疾病、受伤原因、骨折分型、受伤时间为自变量,经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合并内科疾病、骨折分型、受伤时间是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粹骨折安全有效,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同时在手术中应对影响疗效的因素予以注意,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The effects of powders from dry flower buds of Eugenia aromatica Baill., seeds of Piper guineense Schum and Thonn and fruits of Capsicum frutescens L. on adult behaviour, mortality and reproductive fitness of the cowpea seed beetle, Callosobruchus maculatus (Fab.)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ambient laboratory conditions. All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glass Petri plates. All powders elicited aversion in adult beetles. The contact toxicity symptoms included restlessness, loss of coordination, knock down and eventual death of adult beetles. These behaviours were more pronounced with E. aromatica in which adult beetles died within 16 hours. P. guineense and C. frutescens powders did not cause 100% mortality of adult beetles, even after 24 hours. Each of the three powders significantly (P 〈 0.05) reduced the mating competition of adult males after sub-lethal exposure for one, two, and three hours, respectively. E. aromatica powder caused more reduction in male mating competition for females than any of the other two powders after each period of exposure. Receptiveness of treated females to courting males was also decreased by exposure to any of the three powders. Similarly, E. aromatica powder caused greater decreases in female receptiveness to males than any of the other two powders after each period of exposure. Exposure of either adult male or female C. maculatus to the powders for sub-lethal times of three, six and nine hours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fecundity of the beetles. E. aromatica powder caused the most reduction of eggs laid and also significantly reduced fertility of the eggs. 相似文献
10.
2007年7月15日,在广东省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一条饰纹小头蛇Oligodon ornatus,该种为广东省蛇类新纪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