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8篇 |
免费 | 154篇 |
国内免费 | 137篇 |
专业分类
118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43篇 |
2021年 | 34篇 |
2020年 | 35篇 |
2019年 | 38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24篇 |
2015年 | 35篇 |
2014年 | 70篇 |
2013年 | 58篇 |
2012年 | 48篇 |
2011年 | 53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34篇 |
2008年 | 32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30篇 |
2005年 | 34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39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40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38篇 |
1994年 | 33篇 |
1993年 | 30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6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195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比较扩头蔡白蚁Tsaitermes ampliceps工蚁前中肠和后肠及其内容物的蛋白构成和表达差异,挖掘降解木质纤维素的相关酶和蛋白。【方法】通过扩头蔡白蚁工蚁的前中肠和后肠及其内容物蛋白的双向电泳,对高表达或高差异表达的47个蛋白点进行MALDI-TOF/MS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测序分析发现,扩头蔡白蚁肠道及其内容物蛋白中有结构蛋白13个、调节蛋白9个、白蚁代谢相关蛋白10个、微生物代谢相关蛋白7个。经PD Quest分析发现,在前中肠和后肠有11个蛋白均高表达;仅在前中肠表达的蛋白有12个,主要是白蚁代谢相关蛋白和调节蛋白;仅在后肠表达的蛋白有8个,主要是微生物代谢相关蛋白。整个肠道内参与木质纤维素降解的相关酶有5个,分别是白蚁自身分泌的内源性纤维素酶,细菌产生的内切-β-1,4-葡聚糖酶和过氧化物歧化酶以及原生动物产生的GH11。【结论】白蚁对木质纤维素食物的降解主要在前中肠,后肠对降解产物进一步降解并进行微生物生长代谢。这些降解产物和微生物菌体蛋白为白蚁的肛哺提供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2.
记述中国梳蓟马属1新种:Ctenothrips dissimilis sp.nov.。该新种触角7节、腹部网状刻纹较浅,可明显区别于本属内其它种;雄虫和C.niger很相似,但C.niger腹部III-IV节腹板腺域为短圆形,该新种腺域为长椭圆形,同时触角节数和颜色也不同。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组织叉头框蛋白P1(FOXP1)、FOXR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48例乳腺ILC患者,分析乳腺ILC组织FOXP1、FOXR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根据乳腺ILC组织中FOXP1、FOXR2表达,将乳腺ILC患者分为阳性/阴性表达组,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各组生存曲线,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乳腺ILC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乳腺ILC组织FOXP1阳性表达率降低,FOXR2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乳腺ILC组织FOXP1、FOXR2表达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随访3年,248例乳腺ILC患者总生存率为69.11%。FOXP1阳性表达组总生存率高于阴性表达组,FOXR2阳性表达组总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组(P<0.05)。乳腺ILC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TNM分期Ⅲ~Ⅳ期、三阴性和FOXR2阳性,独立保护因素则为FOXP1阳性(P<0.05)。结论:乳腺ILC组织FOXP1阳性表达降低,FOXR2阳性表达升高,其异常表达与患者分化程度、TNM分期等恶性病理特征及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4.
岩参属的分类学界限及中国-喜马拉雅菊科二新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是对中国-喜马拉雅地区的原莴苣属植物提出的分类订正。是笔者前一篇文章《莴苣属订正
及亚洲大陆菊科植物二新属》的续篇。文中建立了两个新属,即毛鳞菊属Chaetoseris Shih和细莴苣属Stenoseris Shih;文末及文中提供了本文所涉及的一些属种的分属和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徒手转胎术纠正头位难产的临床效果,为提高经阴道分娩的成功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8例头位难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在第二产程初期采用胎头吸引术,研究组患者通过徒手旋转胎头术调整胎头方位。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第二产程时间及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阴道自然分娩成功率(95.31%)高于对照组(7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量和第二产程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徒手转胎术与胎头吸引术两种干预方式对新生儿行为神经的影响无明显区别,但徒手转胎术可以有效缩短头位难产产妇的产程,并能显著提高阴道分娩率,有益于母婴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我院1994~1997年对66例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采用经阴道徒手旋转术纠正胎头位置,结果成功率74.2%,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6例中持续性枕横位54例,持续性枕后位12例。初产妇50例,经产妇16例。1.2徒手旋转指征(... 相似文献
7.
宫颈癌是一种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较高,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自从1977年德国学者ZurHausen等从宫颈癌标本中发现了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DNA,并推测HPV感染与宫颈癌发生有关后,许多学者对HPV与宫颈癌的相关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证实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必需因素。目前,对于宫颈HPV感染检测有多种手段,其中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捕获杂交技术在实验室中应用较广泛。在宫颈癌筛查中联合应用HPV检测和细胞学,不仅可以提高敏感性,而且还可以减少随诊频率,从而大大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回声定位声波地理差异及其形成原因是蝙蝠生态学研究领域一个基本而关键的问题,对于探索物种生存机制、物种形成及其保护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研究从较大地理尺度上(9个地理种群)研究了菲菊头蝠(Rhinolophus pusillus)回声定位声波结构的地理差异,并进一步探讨了影响回声定位声波地理种群差异的因素。结果表明,菲菊头蝠雌性的体型较雄性略大,其主频较高。不同地理种群之间回声定位声波差异明显,包括脉冲持续时间、脉冲间隔、主频以及带宽在不同的地理种群之间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地理种群之间的雌性菲菊头蝠前臂长和体重均与主频呈较弱的负相关,降雨量与雌性的主频呈较强的正相关;而不同地理种群之间的雄性前臂长、体重和降雨量与回声定位声波参数均无相关性;此外,地理距离、温度、湿度均与雌雄回声定位声波参数无相关性。本研究结果表明,菲菊头蝠不同地理种群间的回声定位声波出现明显差异,其中,体型和降雨量为主要影响因子,说明蝙蝠回声定位叫声的进化主要受到了当地生境的影响,表现出动物对不同生境的适应性进化。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虱Chi科三新种(虫Chi目:粉虫Chi亚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了云南省虱Chi科虱Chi属3新种,Liposcelis elegantis sp.n.,Liposcelis nigritibia sp.n.和Liposcelis yunnaniesis sp.n.。 相似文献
10.
半翅目鞘喙亚目是一类具有重要演化意义的昆虫。该亚目包括三个科:鞘喙蝽科(Peloridiidae)和卡拉蝽科(Karabasiidae)同属于鞘喙蝽总科;原臭虫科(Progonocimicidae)属于原臭虫总科。鞘喙蝽科是唯一的现生类群,孑遗于南半球。卡拉蝽科化石较丰富,但只发现于中亚、西伯利亚和蒙古中生代地层。本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