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243篇
  国内免费   148篇
  900篇
  2025年   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调查大巴山区人、畜、禽感染酵米面黄杆菌抗体水平,这种抗体的产生与所吃粮食的新鲜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同时该抗体对酵米面黄杆菌不具有保护作用。引起人,畜、禽致病的直接因素是——毒黄素,影响该毒素产生的因素主要是菌株、基质、温度、时间和血清型别有关,这恰与流行病学调查吃熟食品发生食物中毒是完全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2.
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浅部真菌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浅部真菌病疗效。方法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均匀涂抹于皮损处,2次/d,观察治疗1周、2周及3周时的疗效。结果治疗1周、2周和3周时的有效率分别为50.74%、72.79%和91.91%,真菌清除率分别为9.56%、72.79%和94.12%。结论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浅部真菌病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硼替佐米(bortezomib)是首个进入临床的蛋白酶体靶向药物,作为一线用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和套细胞淋巴瘤时具有显著疗效,近年来针对硼替佐米相关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使得硼替佐米可作为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潜在药物。前瞻性的研究表明,硼替佐米在与其他药物联用时能取得积极疗效,临床应用主要聚焦于初诊、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治疗,该文就硼替佐米在急性白血病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以米胚芽为原料,提取具有抑制胰脂肪酶活力的胚芽蛋白.经工艺优化得到提取条件为:原料颗粒60目,料液比1:6,pH 10.18,温度55℃,提取时间4h,水提后离心速度4 456 r·min-1,等电点沉降pH5.1,等电点沉降后离心速度3 692r·min-1.在此条件下提取得到的胰脂肪酶抑制剂的蛋白质纯度为60.7%.15.18 g/L的胚芽蛋白对30.1 U/mg的猪胰脂肪酶的平均抑制率达71.17%.  相似文献   
5.
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外来林业害虫。本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对该蚧雄成虫的触角形态和感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松突圆蚧雄成虫触角呈线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共10节。触角感器共有5种,分别为Bhm氏鬃毛、毛形感器、乳头形感器、锥形感器、火柴形感器,其中,火柴形感器为首次在松突圆蚧雄成虫触角上发现并描述。不同感器在触角各节的数量和分布各不相同,其中,毛形感器数量最多,分布最广,乳头形感器次之,火柴形感器最少。此外,根据感器的分布、形态特征,结合已有的文献描述,推测了感器可能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在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的背景下,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增加将促使森林土壤碳输入增多。凋落物是土壤碳库的重要来源, 对土壤呼吸会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模拟植物净初级生产力提高、凋落物产量增加情景下凋落物对土壤呼吸和土壤碳库的影响, 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 在福建省三明市陈大镇国有林场, 在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和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次生林, 通过设置去除凋落物、添加凋落物和对照(保留凋落物, 不做任何处理)处理, 研究了土壤呼吸和土壤碳库的动态变化。研究发现: 土壤含水量在10%-25%范围内, 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指数(Q10)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呈递增趋势, 当含水量<10%时, 由于干旱胁迫打破了土壤呼吸与温度之间的耦合, 改变了Q10值, 使得Q10值小于1。土壤呼吸与凋落物输入量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 杉木人工林对照和添加凋落物处理及米槠次生林对照处理, 土壤呼吸与2个月前的凋落物输入量相关性最好。而米槠次生林添加凋落物处理, 土壤呼吸与当月的凋落物输入量相关性最好, 不同林分凋落物呼吸对土壤呼吸的贡献率不同, 米槠次生林凋落物层呼吸年通量明显大于杉木人工林, 分别占各林分土壤总呼吸的34.4%和15.1%, 添加凋落物后, 杉木人工林和米槠次生林的土壤呼吸速率增加, 但添加凋落物处理的土壤呼吸年通量与对照的差值小于年凋落物输入量。因此, 在未来全球CO2升高背景下, 植被碳储量的增加、凋落物增加并没有引起土壤呼吸成倍增加, 更有利于中亚热带地区土壤碳吸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离鉴定新型有机卤呼吸细菌,拓展有机氯污染物降解菌种资源.[方法]在限制性培养基中,基于特定脱卤微生物的能量代谢特点以及对抗生素的抗性特征,应用绝迹稀释法从脱氯富集培养物中分离纯化新型有机卤呼吸细菌.通过添加酵母提取物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等方法鉴定菌株纯度.通过考察细胞形态、16SrRNA系统发...  相似文献   
8.
以邻羟基苯乙酮衍生物和苯甲醛衍生物为原料,经缩合、氧化、水解生成A环和/或B环取代的花旗松素衍生物4a^4o。以邻氨基苯乙酮衍生物和苯甲醛衍生物为原料,经同样的方法得到C环改变的花旗松素衍生物4p^4r。共设计合成19个化合物,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分析确证。测定所合成化合物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 7的体外抗炎活性。结果表明:A环上的5,7位酚羟基是其发挥活性的关键性基团; B环4/位的卤素取代基对于活性影响极大,特别是氟原子的取代效果尤其显著;改变C环的结构都会使其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降低。  相似文献   
9.
将经过筛选的产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酶的菌株米曲霉3042经过单因子及正交试验,确立了产酶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玉米芯+麸皮4%,(NH4)2SO40.1%,水扬苷0.01%,KH2PO40.1%,Vc 0.1%,MgSO40.1%.产酶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发酵培养基起始pH 6.0,发酵温度27℃,摇床转速160r/min,发酵时间84 h时酶活力最高.粗提取的大豆异黄酮经发酵液转化后,其结合态含量降低,游离态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0.
张志政  马淼  张旭龙 《生态学报》2017,37(15):5137-5145
通过大田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研究了深松对乌拉尔甘草根际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乌拉尔甘草人工种植地土壤耕作措施优化和土壤环境改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未深松(常规耕作)处理相比,深松处理对乌拉尔甘草根际土壤0—20 cm耕层土壤养分含量无显著性影响,可显著提高乌拉尔甘草根际土壤20—40 cm耕层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含量,分别提高了60.8%、65.3%、48.9%和86.8%;明显增加了0—20 cm和20—40 cm耕层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P0.05),3种类型的微生物数量均呈现出上层大于下层,深松大于未深松的变化趋势。在156 h的微生物温育期内,深松处理下不同土层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均显著高于未深松处理,并显著提高了AWCD的利用率(72 h,P0.05),较未深松分别提高了35.5%和130.8%。与未深松处理相比,深松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指数(H、S、D)。主成分分析(PCA)表明,深松优化了乌拉尔甘草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聚合物、羧酸类化合物、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是深松处理下根际土壤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总而言之,深松处理显著提高乌拉尔甘草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改变了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深松改变了土壤耕层结构,改善了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因此,深松对乌拉尔甘草人工种植地土壤质量的改良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