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46篇
  417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世界》2010,(7):4-4
屎壳郎因推粪球而闻名,但直至近期,科学家才用数据证明它们是地球上已知最强壮的昆虫:蜣螂目中的雄性食粪金龟最多可推动相当于自身体重1141倍的粪球,这就相当于一名体重70千克的人推动80吨重物一样。科学家认为,争夺交配权是该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力气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张义红  代红梅 《蛇志》2007,19(2):152-153
活跃期延长是产程进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活跃期延长会造成产妇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严重后果。为寻求较好的处理方法,对2003~2005年在我院产科确诊为产程活跃期延长的192例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生物学通报》2011,(11):43-43
非洲狮属猫科动物中的豹亚科,颜色以浅黄棕色为多。非洲雄狮体重约190-270kg,体长2.5~3.2m,尾长1m,长有很长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母狮体重大约110-160kg。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赛前集训控体重对高水平摔跤运动员肠道菌群及代谢物的影响。

方法

招募某省摔跤队运动员11名,在赛前集训期前后测量身体成分、收集粪便样本,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检测肠道微生物的分布和丰度,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微生物的差异代谢产物及其所富集的功能。

结果

摔跤运动员赛前集训后体重显著降低(P<0.05),但肌肉含量无显著差异。微生物组结果显示,控体重前后男女运动员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和beta多样性均无显著差异。男性运动员Intestinibacter丰度显著增高(P<0.05),且与体重、四肢骨骼肌指数变化量呈正相关。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男性运动员菌群差异代谢物富集于硫代谢和主要胆汁酸代谢相关通路,女性运动员菌群差异代谢物富集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交互相关信号通路;Intestinibacter丰度变化与胆汁酸7alpha-hydroxy-3-oxo-4-cholestenoate变化呈正相关。

结论

赛前集训控体重未影响摔跤运动员肠道菌群生物多样性和整体物种构成,但可以改变男性摔跤运动员肠道菌群中产丁酸盐菌属的相对丰度,整体表现为运动员肠道菌群对控体重过程较为适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吗丁啉和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选用的治疗药物,将患儿分为A组(吗丁啉组,n=42)和B组(小剂量红霉素组,n=48)两组。患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上述的药物治疗喂养不耐受的症状。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喂养不耐受症状的消退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完全胃肠内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经积极干预治疗后,喂养不耐受症状消失、恢复出生体重、完全胃肠内营养等出院标准。两组患儿间上述指标实现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儿治疗期间未见与服用吗丁啉相关的不良反应;B组患儿有6例因静滴红霉素引起的局部疼痛发生,发生率为12.5%,未见静脉炎等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患儿间治疗副作用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吗丁啉和静滴低剂量红霉素均可有效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不耐受症状。二者的治疗效果相当,但吗丁啉可能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孕期妇女体重、体脂百分比及其他体成分指标的变化趋势,了解孕期体成分的变化与孕前体质指数(BMI)的关系,为孕期体重的合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北京市某妇幼保健院建档的565名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孕早期(10~12周)182人、孕中期(22~24周)211人、孕晚期(30~32周)172人,根据孕前BMI将各期孕妇分为孕前消瘦、正常、超重、肥胖组。使用人体成分分析仪对各孕妇进行体成分测定。结果:调查对象的各项体成分指标均随孕期的进展而明显增加(P<0.01)。体重在孕早期增幅相对较少,中晚期增加明显,在孕末期仍然保持了较大的增加,而体脂百分比在孕期增幅较体重增长平稳,尤其在孕晚期,体脂百分比变化明显小于体重增长幅度。统计分析发现,不同孕前BMI水平的孕妇各阶段体成分指标均差异显著(P<0.01)。孕期各阶段体脂百分比与孕前BMI均呈正相关关系(孕早期:β =1.297,95%CI:1.098~1.497;孕中期:β= 1.306,95%CI:1.146~1.466;孕晚期:β=0.883,95%CI:0.691~1.075)。结论:孕期各阶段体重、体脂百分比及其他体成分指标显著增加,但各指标增幅有所不同。孕前BMI与孕期各项体成分指标变化呈现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鄱阳湖黄鳝的生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基舌骨和脊椎骨作为年龄鉴定的材料,研究了鄱阳湖黄鳝(Monopterus albus)种群的生长特征.结果表明,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别为:雌性1~5龄,雄性2~6龄,2~5龄为黄鳝性别的过渡期(间性).2~4龄为优势年龄组,占渔获物的89.75%,相对应的体长为30~50 cm,体重为30~120 g.体长(L)与体重(W)的关系为:W=0.000 4L3.2601(♀);W=0.001 4L2.9008(∮).按生长指标值分析,阶段生长可以明显地划分为两个时期,即2龄前的生长迅速期和2龄后的生长稳定期.拟合的Von Bertalanffy生长参数分别为雌性L∞=78.5 Cm,k=0.174 02/y,t0=-1.203 2 Y,W∞:602.01 g;雄性L∞=102.3 cm,k=0.118 45/y,t0=-1.310 1 Y,W-=947.32 g;生长特征参数分别为ψ=3.030 3(♀)和ψ=3.093 4(∮);雌雄个体生长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刺吸式昆虫在刺吸作物韧皮部取食后会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随着作物抗性及昆虫种类的不同,作物反过来也会对昆虫造成或正或反的影响,然而一种刺吸式昆虫取食后对后来者有什么样的影响目前尚不确定。本研究通过严谨的实验方法,即选定3个不同国家的小麦抗性品种98-10-30、Amigo和Batis,在所有条件严格统一的人工智能控制温室内,通过各处理在同一植株上先后不同的接蚜方式,分别测定了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 (Rondani)和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在前期被蚜虫危害的抗虫品种98-10-30、Amigo和Batis上的发育历期、体重差及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mean relative growth rate MRGR)等生物学参数。结果表明:品种不同,蚜虫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取食作物时受到的影响也不同,即在品种98-10-30上,通过与前期不接虫的对照及前期接不同麦蚜的相关处理比较,麦长管蚜对后期取食的麦二叉蚜(MRGR=0.0974±0.0071)具有抑制作用,而麦二叉蚜对后期取食的麦长管蚜(MRGR=0.1614±0.0048)却有促进作用;在品种Amigo上,前期麦蚜的危害对麦长管蚜的取食具有促进作用,而在品种Batis上前期危害对麦二叉蚜的取食具有促进作用。同时明确了3个品种对两种蚜虫的抗性状况,即在前期无蚜虫危害时,品种98-10-30和Batis对两种麦蚜的抗性相当;在前期有麦蚜危害时,品种98-10-30对麦二叉蚜的抗性较好,而品种Batis对麦长管蚜的抗性较好;品种Amigo无论在任何处理下均对麦二叉蚜的抗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李仲来 《兽类学报》1998,18(3):196-201
介绍了高原鼠兔室外体重生长的分段Logistic-指数饱和模型W(t)=K/{1 {[K—W(t0)]/W(t0)exp{-[r1(t-t0)]}t≤tc;W(t)=W.-exp{-r2(t-tc)}[Wa-W(tc)]t≥tc,其中W(t)是在时刻t鼠兔的体重,K是体重饱和量,r1和r2是体重的瞬时增长率,tc是转变点,W(t)在t=tc连续。利用非线性模型的正割法(DUD,Doesn'tusederivatives),可同时确定模型的所有参数(包括转变点tc在内)。并分别得到描述高原鼠兔室外体重生长动态的模型为高原鼠兔(室内)体重生长的分段直线-直线-对数-指数饱和模型为  相似文献   
10.
采用静水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不同个体大小的单齿螺耗氧率和排氨率。结果表明:在16-33℃的实验温度范围内单齿螺的耗氧率(RO)和排氨率(RN)与软体部干重(W)都呈负相关,它们之间关系可以分别用幂函数RO=aW-b和RN=a1W-b1表示。16~29℃温度范围内单齿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29℃时耗氧率和排氨率达到最大值,当温度继续升高超过29℃后,耗氧率和排氨率则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耗氧率、排氨率与温度之间呈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RO=cedT和RN=c1ed1T;不同个体大小单齿螺的O:N比在16~20℃时较大,Q10取值范围0.56-3.74,平均值为1.64。方差分析表明,温度、软体部干重对单齿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