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82篇 |
免费 | 176篇 |
国内免费 | 218篇 |
专业分类
177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9篇 |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32篇 |
2021年 | 39篇 |
2020年 | 35篇 |
2019年 | 43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41篇 |
2014年 | 45篇 |
2013年 | 74篇 |
2012年 | 84篇 |
2011年 | 70篇 |
2010年 | 56篇 |
2009年 | 59篇 |
2008年 | 72篇 |
2007年 | 70篇 |
2006年 | 70篇 |
2005年 | 60篇 |
2004年 | 69篇 |
2003年 | 73篇 |
2002年 | 90篇 |
2001年 | 68篇 |
2000年 | 56篇 |
1999年 | 45篇 |
1998年 | 45篇 |
1997年 | 40篇 |
1996年 | 45篇 |
1995年 | 40篇 |
1994年 | 35篇 |
1993年 | 34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32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33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5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刺玛蠊属Margattina Bey-Bienko,1958是玛蠊属Margattea Shelford,1911新的同物异名。记述了产于中国的玛蠊属Margattea Shelford,1911的3新种并提出1新组合:华丽玛蠊M.speciosa sp.nov.,分布于湖南、江西;岔突玛蠊M.furcata sp.nov.,分布于贵州;无斑玛蠊M.immaculata sp.nov.,分布于浙江;三刺玛蠊M.trispinosa (Bey-Bienko,1958)comb.nov.,且附中国已知种的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近年来,大螟Sesamia inferens(Walker)对水稻的为害逐渐加重并成为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HSP83家族作为分子伴侣参与生物生长发育并对外界刺激产生响应,对生物功能蛋白质的正确折叠及胁迫信号传递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克隆大螟HSP90家族HSP83基因的c DNA及基因组全长序列,分析其基本特性。【方法】应用RT-PCR及RACE技术从大螟中克隆HSP83基因的c DNA序列;获取基因组序列,进行基因组验证,并与c DNA序列比较分析其有无内含子;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大螟HSP83基因被命名为Sihsp83(Gen Bank登录号:KM077137),长度为2 496 bp,开放阅读框长2 154 bp,编码717个氨基酸,推测分子量为82.6 ku。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中含有5个HSP90家族保守序列,在C-末端存在细胞质定位信号。大螟HSP83基因组序列长度为2 218 bp(Gen Bank登录号:KM077138),不含内含子。在系统发育树中,大螟HSP83与其他夜蛾科昆虫的HSP90家族聚为一支。【结论】获得的大螟HSP83基因是HSP90基因家族成员;大螟的HSP83是细胞质热激蛋白,具有很高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5.
《环境昆虫学报》2014,(4):565-571
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 Ishii在华南地区被广泛应用于甘蔗螟虫的生物防治,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 (Stainton)卵是工厂化繁育螟黄赤眼蜂的主要替代寄主,常常需要冷藏以满足生产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子代雌蜂的平均寿命、寄生量、存活率和生命表等参数的变化,评价了在4℃条件下冷藏紫外杀胚米蛾卵对子代赤眼蜂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螟黄赤眼蜂几乎不能寄生冷藏60 d的米蛾卵。总体来说,随米蛾卵冷藏时间的延长,F1代单雌蜂的平均寿命与寄生量呈下降趋势,不过在储存期30 d时,寄生量出现了一个反常高峰。在储存期15 d时,F2代羽化率与雌性比例最高,净增值率(R0)、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世代平均周期(Tc)和种群倍增时间(T2)则相应延长。因此,冷藏米蛾卵导致子代螟黄赤眼蜂的质量下降,经紫外杀胚处理的米蛾卵在4℃条件下冷藏时间超过45 d后在生产中需要审慎处理。 相似文献
6.
记述采自中国海南省的长吻蚜蝇属Lycastris 1新种:黄盾长吻蚜蝇L. flaviscutatis, sp. nov..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理工学院陕西省资源生物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8.
记述中国西藏莱甲属LaenaDejean1新种Laenazhengisp nov.,提供了整体和阳茎的照片以及足、触角和肛节的线条图,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北大学博物馆。郑氏莱甲,新种Laena zhengisp.nov.(图1~9)新种与Laena hingstoniSchuster,1926(模式产地:西藏与锡金接壤的Jelap La)在外型上相似,两者的共同点是前胸背板基缘都有饰边,前胸背板盘区和鞘翅行间都有直立长毛,但前胸背板的形状不同;前者的中后足胫节端部内侧有细钩,后足胫节中部内侧有小刺,而后者没有这样的特征。正模♂,西藏墨脱县汗密,海拔2200m,2005-08-19,唐亮采。(原采集标签记录是:Hanmi Moto Coun.XizangA.R.alt.2200m,19-08-2005,TANG Liang leg.)。副模1♀,纪录同正模。词源学:新种种名以昆虫学家郑哲民教授的姓氏命名。 相似文献
9.
鹿类动物的系统演化关系一直存在争议,特别是獐亚科的设立与否.通过测定獐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并从GenBank获得鹿类另外14种动物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全序列,以水牛和绵羊作双外群,构建系统进化树,探讨鹿类动物系统发生关系及獐亚科的有效性.结果分析表明:(1)支持鹿科分为鹿亚科、麂亚科、獐亚科和美洲鹿亚科,麝科成立;(2)獐亚科有效,支持獐与原属美洲鹿亚科狍共同组成獐亚科;(3)毛冠鹿的分类地位还有待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中国展足蛾属5新种和1新纪录种,绘制了新种的外生殖器特科。模式标本保存在南开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