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47篇
  2025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型降水分布数学模型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布式水文模型中,单元栅格内的降水输入是准确模拟各种水文过程的关键因素,寻求产生分布式降水数据的方法是水文模型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对国内外降水模型分析基础上,认为流域面上实际降水分布是天气系统降水与下垫面地形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不受地形影响,天气系统降水的降水量等值线在平面上的分布近似为一组同心椭圆.根据这一原理,建立了一种能够模拟天气系统降水分布,并利用牛顿插值法对模拟结果进行地形影响修正的新型降水分布数学模型,提出了对降水中心位置及其中心降水量的模型模拟.利用黄土高原西川河流域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精度.由于模型概念简单明晰,且能指明降水中心位置及其中心降水量,因此在流域暴雨分析和洪水预报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病毒培养物中添加IFN-γ,研究提高PCV-2病毒滴度的最佳培养方法。以不同活性单位的IFN-γ和不同浓度的NH4Cl配合使用分别添加至培养基,用免疫过氧化物酶细胞单层试验(IPMA)对病毒毒价(TCID50)进行测定;于72 h后分别测定添加与不添加IFN-γ接毒细胞的细胞周期。结果显示,500 U/mL IFN-γ和75 mmol/L NH4Cl处理PK-15后病毒的TCID50达到最大值5.9;且无论在病毒接种细胞前还是接种后添加IFN-γ均大幅提高病毒增殖力,而且两者提高幅度相同;细胞周期测定显示,最适量的IFN-γ和NH4Cl配合使用后,细胞增殖活性增加。说明,重组IFN-γ可以提高PCV-2在PK-15中的病毒增殖滴度。  相似文献   
3.
休眠期间低温累积对杏枝芽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实验以3个不同低温需求量的杏品种为材料,在休眠时期进行11种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着低温累积量的增加,枝条与花芽总含水量、自由水含量,呼吸强度逐渐下降,萌芽前回升,束缚水、束/自比值、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逐渐增加,到萌芽前减少,游离氨基酸与脯氨酸含量以及SOD活性在完成低温需求量时最高,然后逐渐下降,游离氨基酸、脯氨酸含量与低温需求量存在着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r低需,游离=0.98  相似文献   
4.
陕油8号种子纯度的RAPD鉴定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杂交油菜“陕油8号”及其亲本中提取基因组DNA,用100个RAPD随机引物进行扩增,从中筛选出3个可将亲本和子代区分的引物BA208、BA1090、BA497。BA208产生亲本互补的特征带BA208-1050bp、BA2081250bp;BA1090产生母本特征带BA1090-700bp,BA497产生父本特征带BA497-870bp,上述谱带均在子代中出现。以BA208产生的特征谱带作为分子标记对杂交油菜种子纯度鉴定得到了一致的结果,并与大田纯度检测结果一致。BA497可将“陕油8号”与当地4个主栽品种有效区分。此外,还对双引物共同鉴定杂交种子纯度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复合叶面肥对油桃和葡萄生长生理及果树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因土壤pH高,导致其中有效性微量元素含量很低而不能满足果树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进而导致严重的缺素症。通过土壤直接施肥或通过灌溉水将化肥施入土壤,肥料中的微量元素很快会被土壤固定,因而这些方法不能有效地解决缺素症问题。作者用5年时间研制成功了应用果树植物的系列复合叶面肥,这些叶面肥不仅含有植物所需的大量元素,而且含有微量元素、有机营养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的配方也因果树植物种类生长习性的不同而异。以油桃和葡萄为试材,喷施复合叶面肥72h后,叶片中叶绿体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铁和锌含量显著提高;叶面肥还能增进油桃和葡萄果实品质,促进葡萄枝芽增重,但不会引起葡萄树体徙长。整个生长季节喷施复合叶面肥对树体均有益,但喷施间隔时间不应少7-10d。  相似文献   
6.
紫外辐射对两种体色型麦长管蚜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外辐射对蚜虫产生了强烈的选择压力,可导致蚜虫种下遗传分化,而紫外辐射对蚜虫种下体色分化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选定两种不同体色型的麦长管蚜初生若蚜经过30 W紫外线(UVB波)照射5 d,每天30 min,在不同温度(15 ℃、20 ℃和25 ℃)和不同小麦品种(小偃-22、Astron)条件下,通过在人工智能控制温室内单头饲养,分别测定了各处理麦长管蚜的发育历期、体质量差及相对日均体质量增长率等生物学参数.结果表明:在品种小偃-22上,温度较低时,紫外辐射显著延缓了绿色型麦长管蚜生长,而温度较高时,紫外辐射显著延缓了红色型麦长管蚜生长;在品种Astron上,温度较低时,紫外辐射显著延缓了绿色型麦长管蚜生长,而温度较高时,紫外辐射对两种体色型麦长管蚜生长均无显著影响.说明两种体色型蚜虫对紫外胁迫的反应不同,且紫外胁迫对麦长管蚜的影响与温度和小麦品种有关.  相似文献   
7.
3个瑞典能源柳无性系对铅污染耐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3个能源柳无性系[能源柳C(Salix fragilis)、能源柳E(Salix viminalis)、能源柳2(Salix dascladus)]插穗为材料,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3个无性系在不同浓度铅胁迫下的插穗萌条生长、根系发育和铅中毒的生理生态反应,并通过隶属函数法对它们耐铅性进行综合评价,探索瑞典能源柳在修复铅污染环境方面的利用价值.结果显示:低浓度铅胁迫(Pb 200 mg·L-1)能促进'能源柳C'和'能源柳2'根系的生长,同时根长增加、根数增多;当铅浓度继续增加时(>Pb 400 mg·L-1),3个能源柳无性系生物量显著下降(P<0.05).随着铅胁迫浓度的增加,3个无性系细胞膜透性显著高于对照(P<0.05);'能源柳2'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先上升后降低,其他2个无性系则持续降低,并大多与对照有显著差异.3个能源柳无性系的抗铅能力大小为'能源柳C'>'能源柳2'>'能源柳E'.研究发现,若以生物量减少20%作为指标来确定植物耐性临界值的上限标准,则3个能源柳无性系在铅污染环境中均有一定的适应性;能源柳是一种较好的耐铅性植物,可用于铅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8.
黄土丘陵区旱地作物水分生态适应性系统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根据调查资料和田间试验结果,系统地分析了旱地不同作物生长发育与降水分布的时序关系、旱地作物水分潜在利用率和旱地主要作物水分供需平衡与错位特征,并利用水分生态适应性数学模型,对宁南黄土丘陵区主要作物的水分生态适应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秋熟作物生长发育与降水分布耦合性较好,夏熟作物生长发育与降水分布耦合性较差.不同作物的降水潜在利用率存在差异。其基本规律是:多年生牧草>薯类作物>谷类作物;秋熟作物>夏熟作物.作物的水分满足率和生态适应性,秋熟作物优于夏熟作物,丰水年份优于干旱年份.旱地6种主要作物的水分生态适应性指数排序依次为:谷子>马铃薯>糜子>胡麻>豌豆>春小麦.  相似文献   
9.
向日葵黑茎病菌的快速分子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新疆采集的向日葵黑茎病罹病植株的茎秆、叶片和花盘共分离获得20个真菌分离物。经致病性测定,证明分离物XJ011和XJ111是引起该病害的病原物。采用ITS通用引物ITS1/ITS4对XJ011和XJ111菌株的rDNA-ITS区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并结合形态学特征,将该菌鉴定为麦氏茎点霉Phoma macdonaldii。同时,在rDNA-ITS的多态性丰富区域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320FOR/320REV,建立了P. macdonaldii病菌的快速分子检测体系,能特异性检测出向日葵黑茎病菌,灵敏度  相似文献   
10.
苦马豆素的免疫原性及抗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属吲哚里西啶生物碱,是疯草(Locoweed)的主要有毒成分。SW主要是通过抑制溶酶体α-甘露糖甙酶Ⅰ和高尔基氏体α-甘露糖甙酶Ⅱ的活性使家畜中毒。除了研究SW的毒性外,学者们还根据其可抑制α-甘露糖甙酶的活性,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可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和实体瘤在小鼠和肿瘤患者身上的生长,刺激宿主的免疫系统,增强免疫细胞对肿瘤的杀伤活性。近来又有人从免疫学角度研究了SW的免疫原性。本文主要从SW的免疫原性及其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