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105篇
  657篇
  2025年   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新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表天南星属(天南星科)一新种苍山南星Arisaema cangshanense X.D.Dong,通泉草一新变种,白花通泉草Mazus japonica(Thunb.)O, Kuntze var.leucanthus X.D.Dong和光叶蔷薇一新变种,重瓣光叶蔷薇Rosa wichuraiana Crep.var.multipetala X.D.Dong  相似文献   
2.
花楸属(Sorbus L.)植物冠形多态、花色秀美、果实缤纷、四季叶色各异,具有很高的园艺观赏价值,但因属下种间杂交、多倍化和无融合生殖的存在,所以花楸属也是分类学上比较困难的一个类群.该研究通过细致整理和分析国家标本资源库和全球数字化植物标本数据库中花楸属植物标本信息,了解中国花楸属物种采集位置和野生种质资源的分布中心,构建中国花楸属植物标本数据库,为全国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的普查与收集提供参考;在明晰花楸属植物资源分布位置和生境的基础上,发现中国花楸属植物资源居世界之首且花楸属物种多分布在高海拔区域,尤其是在中国西南部的山区,分布有一半以上的中国花楸属物种,在该区域花楸属物种多种倍性并存、杂交频繁发生.然而,这是否为该属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的关键因素,把高海拔分布的花楸属物种引种到低海拔区域能否适应以及如何适应低海拔的夏季高温尚不清楚.基于此,作者就自己的专业领域进一步检索了花楸属植物在形态分类与系统发育、适应性进化和保护遗传学、植物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梳理出花楸属植物目前研究尚未解决的问题,并进一步指出未来研究需重点关注的方向.建议未来的研究重点关注以下问题:(1)在坚实的系统发育框架基础上,重点关注杂交物种形成问题;(2)在对中国花楸属野生种质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有较高园艺观赏价值的种类,通过最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方法,研究其引种和驯化过程中面临的夏季高温难题,为高海拔物种的引种和驯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检测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抗体快捷特异方法,本研究首先分别构建含FAdV-4纤突蛋白Fiber-1和Fiber-2的两个重组杆状病毒rBv-Fiber-1和rBv-Fiber-2。在利用IFA以及Western blot鉴定重组杆状病毒分别高效表达Fiber-1和Fiber-2蛋白的基础上,以Ni柱纯化蛋白,并作为特异性识别FAdV-4抗体的包被抗原构建间接ELISA方法。特异性试验表明,间接ELISA仅特异地检出FAdV-4阳性血清,而不与Ⅰ群其他血清型禽腺病毒及其他禽源病毒阳性血清反应。间接ELISA检测灵敏度高于常规IFA方法,批间和批内重复性变异系数均小于10%。临床血清检测结果表明,间接ELISA可有效检出感染FAdV-4或免疫FAdV-4灭活疫苗的鸡群中抗Fiber抗体,且检测结果与BioChek商品化ELISA试剂盒一致。结果表明,本研究利用杆状病毒系统表达的Fiber蛋白及基于表达产物所构建的间接ELISA方法在FAdV-4感染预警和免疫评估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本文记述了广西崇左三合巨猿大洞新发现的鼠类化石, 共有7属11种, 包括了4个绝灭种, 占鼠类总数的40%。经系统比较研究显示, 三合大洞鼠类主要属种的形态特征显然要比重庆巫山龙骨坡的进步, 且较相似于湖北建始龙骨洞的相关鼠类; 古地磁的测年结果为距今在120—160万年, 其时代应是早更新世中期。三合大洞鼠类除了个别广布型外均为东洋界成员, 而且几乎都是树栖和半树栖以及林地生活的种类, 与大哺乳动物反映的生态特征基本一致, 当时的自然景观为气候温暖炎热, 森林茂盛的环境。三合大洞鼠类化石的研究填补了广西巨猿动物群缺少鼠类记载的空白, 这对于探讨其生态环境将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旨在探索鼠肝中金属硫蛋白(MT)提取工艺并加以改进。按照经典方法工艺提取MT,用中空纤维柱超滤方法加以改进,依据MT自身特点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显示,粗品符合MT特点:分子量在6.5kD左右;无280nm特征吸收峰,加酸后紫外吸收(200-300nm)肩峰消失;通过离子交换可以实现MT1、MT2的分离;通过原子吸收测定,含有锌、铜、镉3种金属,锌含量最高,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意义。因此,与其它方法比较,改进后方法更适宜实验室制备。  相似文献   
6.
蜜蜂褪黑素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脊椎动物中,褪黑素(5-甲氧基-N-乙酰色胺,MLT)是一种由松果体分泌的具有典型光周期信号作用的神经内分泌激素。近年在昆虫头部也发现了这种化学物质。该文简述了褪黑素常见测定方法,详细介绍了褪黑素的免疫测定方法RIA(radionimmunoassay),并使用该方法初步测定了中华蜜蜂ApisceranaFabricius工蜂头部褪黑素的含量,结果显示褪黑素含量与工蜂的社会分工相关。  相似文献   
7.
不同风浪条件下太湖梅梁湾光合有效辐射的衰减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基于2003年7月12~17日在太湖梅梁湾进行的连续6d原位水下光场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风浪条件下光合有效辐射(PAR)的衰减和真光层深度,探讨了影响水下光合有效辐射的主导因子.结果表明,整个观测期间向下PAR衰减系数为2.63~4.71·m-1(均值为3.63±0.47·m-1),对应的真光层深度为0.98~1.75m(均值为1.29±0.18m),显示1.5m以下深度浮游植物、沉水植物基本上无法获取足够的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从小风浪到中风浪、大风浪向下PAR衰减系数分别是2.63、3.72和4.37·m-1,衰减系数分别增加了41%、66%.透明度、PAR衰减系数、真光层深度与悬浮物浓度存在显著性线性相关,并且与悬浮物中无机颗粒物相关性最好,而与叶绿素a、脱镁叶绿素及溶解性有机碳相关性很低.多元逐步线性回归表明,叶绿素a和溶解性有机碳最先被剔除方程,说明在梅梁湾由于风浪扰动引起悬浮物浓度的改变是影响水下光场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克隆小鼠紧密连接蛋白ZO-2(zonula occludens protein2)基因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并验证其在293T细胞系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从小鼠淋巴结来源的cDNA中分三段分别扩增,通过基因克隆方法获得紧密连接蛋白ZO-2基因全长,连接至pMD-18T载体中,酶切测序正确后,插入pEGFP-C2载体中,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C2-ZO2。酶切正确后,瞬时转染入293T细胞中,48h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其绿色荧光GFP融合蛋白的表达,并用Western blot检测其在转染细胞中的蛋白水平表达。结果:通过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证明成功克隆了ZO-2基因,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EGFP-C2-ZO2。结论:小鼠紧密连接蛋白ZO-2基因的获得和真核表达载体pEGFP-C2-ZO2的成功构建为下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崂山湾人工鱼礁区星康吉鳗摄食生态及食物网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于崂山湾人工鱼礁区地笼网和延绳钓捕获的279尾星康吉鳗样本,从胃含物组成、食性类型、摄食等级、营养生态位和营养级等方面对其摄食生态进行研究,同时结合海区许氏平鲉、大泷六线鱼、斑头鱼、褐菖鲉、花鲈等9种鱼类的胃含物分析结果,构建人工鱼礁区鱼类关键种的简化食物网模型.食性研究结果表明:星康吉鳗共摄食7类30余种饵料,虾类是其最主要的饵料类群,其次为鱼类和头足类,大泷六线鱼、方氏云鳚、鹰爪虾、玉筋鱼和日本鼓虾等是其优势饵料.星康吉鳗的饵料生物组成随肛长和季节发生显著变化.四季均以鱼类和虾类为主,春季胃含物中包括头足类,秋季包括头足类和蟹类,冬季亦有蟹类出现.肛长≤120 mm的星康吉鳗主要摄食鱼卵和鹰爪虾,120~130 mm肛长组主要摄食玉筋鱼和日本鼓虾,肛长>130 mm的星康吉鳗主要摄食大泷六线鱼和方氏云鳚.其摄食强度也随季节和肛长而变化,空胃率的季节性差异显著,平均胃饱满系数的季节性差异不显著,不同肛长组的空胃率和平均胃饱满系数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人工鱼礁区简化食物网结构显示:鱼类关键种的营养级均在3级以上,星康吉鳗的营养级为4.636,处于海区食物网的最顶端.虾类、蟹类、端足类和软体动物等是鱼类关键种的主要饵料,甲壳类、方氏云鳚、大泷六线鱼和玉筋鱼是高营养级鱼类花鲈和星康吉鳗的主要饵料.  相似文献   
10.
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GAM)适用于响应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或非单调的数据分析,近年来在生态学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利用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的监测数据,在RStudio集成编程环境下通过R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确定连接函数、对模型进行筛选以及评估等步骤,运用GAM分析了环境因子对微囊藻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温、总磷、化学需氧量以及电导率是影响太湖微囊藻生物量的4个关键环境因子。分析过程中,通过自编函数能有效地减少编程过程中的代码输入工作;R+RStudio是高效、快捷的编程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