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6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Graves病患者、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及健康人的肠道菌群结构、多样性和丰度差异。

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0年12月于湖北省中医院甲状腺疾病诊疗中心就诊的新诊断且未经治疗的Graves病患者(GD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HT组)各15例以及15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健康对照组)。采集参与者粪便样本,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法分析肠道菌群,比较各组对象肠道菌群物种组成及丰度差异。

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GD组患者肠道菌群Sobs指数、Ace指数、Chao指数偏低,Coverage指数偏高(均P<0.05)。GD组与HT组以及HT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其肠道菌群Sobs指数、Ace指数、Chao指数、Coverage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对象肠道优势菌门为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梭杆菌门。瘤胃球菌属、罗斯伯里菌属、罗姆布茨菌属、链球菌属等在3组对象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GD组患者肠道乳杆菌目、链球菌属、链球菌科的相对丰度较高;HT组患者肠道瘤胃球菌属、消化链球菌科、消化链球菌—蒂氏菌目、罗姆布茨菌、梭菌科、严格厌氧梭状芽胞杆菌1、梭菌目的相对丰度较高;而罗斯伯里菌属、光冈菌属在健康对照组中丰度较高。GD组患者肠道中严格厌氧梭状芽胞杆菌1、OdoribacterPhocea丰度低于HT组,而Streptococcus的丰度高于HT组(均P<0.05)。

结论

Graves病患者、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肠道菌群与健康人群有显著差异,促进脂肪累积与能量吸收的菌群在Graves病患者中降低,而条件致病菌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中丰度增加,这些菌种变化可能通过破坏肠道稳态,干预免疫调节,促进炎症反应介导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发病。严格厌氧梭状芽胞杆菌1、OdoribacterPhocea、链球菌属可能是Graves病和桥本甲状腺炎的关键差异菌属,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明确这些菌株介导疾病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FoxO转录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FoxO家族是转录调节因子 ,也是INS IGF 1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分子。FoxO基因在进化上高度保守 ,其氨基酸序列中含有 3个高度保守PKB磷酸化基序。FoxO受PI3K PKB磷酸化级联通路的调节 ,其活性与磷酸化状态直接相关。FoxO对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等生理过程有重要调节作用 ,并可能在免疫系统发育中对免疫细胞的凋亡及亚群间的平衡起一定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赵勇  茹李军 《昆虫学报》1996,39(4):347-353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的染色观察,研究了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ubner 3龄幼虫腹部神经一肌肉的分布,表明其腹纵肌细胞适合于作电生理细胞内记录。用电生理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法研究了棉铃虫三个品系:对照品系、功夫菊酯抗性品系(Cy-R,抗性指数13.4)和氰戊菊酯抗性品系(Fn-R,抗性指数37.9)的3龄幼虫神经一肌肉材料对相应杀虫剂的神经敏感性。结果表明:用10-6mol/L的功夫菊酯处理Cy-R,在30min内有40%的个体对药剂无反应,另外60%的个体产生反应所需的时间是对照品系的3.5倍。用10-6mol/L的氰戊菊酯处理Fn-R,在30min内有47%的个体对药剂无反应,另外53%的个体产生反应所需的时间是对照品系的4.2倍。这些结果说明神经敏感性降低是棉铃虫对拟除虫菊酯抗药性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青岛沿岸潮间带采集9种海藻,包括3种褐藻、4种绿藻和2种红藻,通过传统培养方法共分离获得92株真菌。根据形态学特征和真菌转录间隔区(ITS)r DNA序列分析对所得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92株真菌隶属子囊菌门56种,担子菌门1种及接合菌门1种;优势属为枝顶孢属、曲霉属、枝孢属、青霉属和帚霉属;无性型真菌40种,占总菌株数量的75%;绿藻门刺松藻的真菌多样性最高,其次为褐藻门鼠尾藻,红藻门珊瑚藻的真菌多样性最低。本研究首次对中国沿岸潮间带海藻中的真菌多样性进行报道,为进一步研究藻生真菌生态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宏基因组学研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宏基因组的生物信息分析正在逐渐完善成熟.各种分析软件和流程的开发与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宏基因组研究的发展,特别是在遗传与进化、基因发现、宏基因组和人类疾病的相关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旨在结合宏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对宏基因组的生物信息分析方法进行综述,探讨宏基因组的生物信息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竹荪提取物对食源性细菌的抑菌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4种方法获得棘托竹荪和长裙竹荪的提取物,以5种食源性致病细菌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沙门菌、大肠埃希菌O157H7、副溶血性弧菌为供试菌,比较其MIC(最低抑菌浓度)和MBC(最低杀菌浓度)。超声波辅助破碎竹荪干粉,制取水、乙醇和石油醚为提取介质的浸提物以及竹荪挥发油,利用液体培养基连续稀释法对5种供试菌进行抑菌实验。所有提取物对供试菌都具有抑菌活性;长裙竹荪提取物的综合抑菌能力高于棘托竹荪提取物;水提物和挥发油的抑菌效果最好;2种竹荪提取物对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的抑菌作用存在互补效应。竹荪提取物对5种食源性细菌的生长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应用2种竹荪的提取物复配,开发天然食品防腐剂。  相似文献   
7.
CD4+CD25+调节性T细胞、IL-2与免疫耐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免疫耐受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IL-2作为一种T细胞生长因子调控着调节性T细胞诱导免疫耐受的过程。IL-2维持着中枢及外周的调节性T细胞的活性,但是对胸腺调节性T细胞的发育是非必要的。同时,IL-2信号影响着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并维持着其的竞争适应性。因此,CD4+CD25+调节性T细胞通过与IL-2之间形成的免疫网络调控着免疫耐受的过程,从而影响着机体的免疫平衡。  相似文献   
8.
为了建立适用于嗜热链球菌菌株资源多样性调查的菌株分型方法,尝试将1型CRISPR位点间区序列分析用于嗜热链球菌的菌株分型,并与常用ERIC-PCR指纹图谱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型CRISPR位点间区序列分析可以把30株从三个不同样品中分离的嗜热链球菌分成三种差异明显的类型:不同类型菌株之间没有相同的间区序列;而同一类型菌株之间,间区序列的组成和排列则基本一致,并且上述分型的结果与用ERIC-PCR指纹图谱技术获得的结果完全一致。因此,1型CRISPR位点间区序列分析是嗜热链球菌分型鉴定的可靠方法,并适用于大量菌株的分型鉴定和多样性调查。  相似文献   
9.
人细胞骨架调节蛋白基因NELIN cDNA的克隆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为寻找和研究心血管系统有关的重要功能基因及表达模式,构建了正常成人心脏和主动脉cDNA文库,并在大规模表达序列标签(ESTs)测定和筛选新的cDNAs全长的基础上,筛选出一个新的基因(GenBank登记号AF114264)。该基因的cDNA全长为2736bp,含有一个1344bp的开放读码框,由于其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鼠源微管连接蛋白(nexilin)具有很高同源性,所以暂将其命名为NELIN(nexilin-like protein)。Northern印迹和RT-PCR结果表明,该基因的心脏、骨骼肌、动脉和静脉中表达,且该表达有一定的时空特异性,查询GeneMap‘99,该基因定位在梁色体1p31-1p32。结构域分析表明,NELIN很可能参与调节粘着斑和张力纤维形成,并参与粘着斑的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10.
生态因子对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影响的数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河南省森林生态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应用主成分分析、模糊聚类和遂步判别分析的方法,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子主要有6个,即:森林覆被率、人口密度、土壤侵蚀模数、大风日数、降水集中率和地形;河南省森林生态系统按其稳定程度可分为5个等级;应用逐步判别分析是建立稳定性判别模式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