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3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血树突状细胞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辅助细胞,可以从外周血分离获得。本研究对自人外周血分离的树突状细胞进行了免疫细胞化学、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血树突状细胞呈S—100蛋白阳性反应,lysozyme阴性反应。细胞形态不规则,有长短、粗细不等的突起,核不规则且多扭曲。体外培养时,血树突状细胞可互相接触,或数个聚集成群或与淋巴细胞形成花环。实验中发现S—100蛋白阳性的血树突状细胞有两种不同的形态类型。文中除对血树突状细胞的生理功能进行了讨论外,还提出了这两类细胞很可能是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前体细胞和成熟的树突状细胞。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S-100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合ACP组化染色(或lysozyme免疫组化染色)来进一步观察大鼠脾树状突细胞(DCs)和巨噬细胞(Mφs)的染色反应性。结果表明,脾悬液淋巴树状突细胞(LDCs)呈S-100蛋白阳性反应而ACP反应为阴性或弱阳性,Mφs则呈ACP强阳性反应而S-100蛋白反应为阴性;同一涂片S-100蛋白和ACP双染结果,两者不重叠。脾冰冻切片显示交错突细胞(IDCs)和滤泡树状突细胞(FCDs)呈S-100蛋白阳性反应而ACP反应为阴性或弱阳性,Mφs则反之,即ACP反应强阳性而S-100蛋白为阴性反应;同一切片S-100蛋白和ACP双染也无重叠。腹腔Mφs贴片对照染色,Mφs呈ACP强阳性反应而S-100蛋白反应为阴性。由此进一步证实在一定条件下S—100蛋白可作为鉴别DCs和Mφs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结合光镜免疫组化和组织化学方法,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了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对LAK细胞杀伤人肝癌H7402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1)DC不仅能与LAIC细胞形成花环,还能与LAK、H(7402)细胞相互接触形成细胞簇,常见呈明显坏死状态的H(7402)周围有DC和LAK细胞围绕;(2)与H(7402)+LAK细胞组相比,在H(7402)+LAK+DC组中,肿瘤细胞的坏死程度明显加重。提示人外周血DC在细胞免疫抗肿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