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3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核菌L型与恶性淋巴瘤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53例恶性淋巴瘤,做细菌L型检测,肿瘤间质内细菌L型感染率为54.72%,抗酸染色阳性率50.94%。结核菌抗体检测阳性率54.72%。提示细菌L型感染与肿瘤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L型感染C57小鼠致瘤后,CyclinD1、CDK4和P16在小鼠肿瘤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方法动物实验观察发现金葡菌L型感染90只C57小鼠后11.1%(10/90)发生肿瘤;14.4%(13/90)引起癌前病变。革兰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小鼠肿瘤和癌前病变中金葡菌L型感染率和CyclinD1、CDK4和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结果 10只小鼠肿瘤及13只小鼠癌前病变中金葡菌L型检出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CyclinD1、CDK4和P16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呈正相关。结论金葡菌L型感染可能与CyclinD1、CDK4和P16蛋白在小鼠肿瘤发生和发展中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 探讨hMSH2(human muts homolog2)基因、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结核菌L型感染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和抗酸染色等方法检测了65例前列腺癌(carcinoma of prostate,PCa)和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中的hMSH2、PCNA蛋白的表达以及结核菌L型的检出率,并对前列腺癌主要临床资料和病理分级参数进行比较,用卡方(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hMSH2、PCNA蛋白在PCa中的表达明显高于BPH(P<0.01)。前列腺癌中临床分期Ⅲ、Ⅳ期hMSH2、PCNA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P<0.01);随着病理分级增高而显著增加(P<0.01)。结核菌L型的检出率与PCa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 )。结核菌L型阳性患者中hMSH2表达率[97.2%(35/36)]明显高于结核菌L型阴性患者中hMSH2阳性表达率[31.0%(9/29)];结核菌L型阳性患者中PCNA表达率[94.4%(35/36)]明显高于结核菌L型阴性患者中PCNA阳性表达率[55.2%(16/29)]。结论 hMSH2、PCNA基因在前列腺肿瘤中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表达,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的促进作用。结核菌L型感染极有可能导致基因的突变或过表达,因此L型感染可能成为诱发肿瘤形成的原因之一,它们相互协同在前列腺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抗酸菌L型感染与前列腺癌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抗酸(IK)染色和结核菌抗体(BCG)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30例前列腺癌及20例前列腺增生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IK抗酸染色和BCG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前列腺癌分别为433%、467%;前列腺增生症为45%、55%,IK抗酸染色与BCG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基本一致,两者符合率为94%。提示结核菌L型感染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PCNA和BCG在膀胱肿瘤及炎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抗酸(IK)染色和结核菌抗体(BCG)、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119例膀胱肿瘤及炎症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IK抗酸染色、BCG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分别为:膀胱癌为352、367%;乳头状瘤为40%、44%;慢性炎为423%、50%。PCNA阳性细胞指数膀胱癌与粘膜慢性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乳头状瘤与慢性炎比较差异显著(P<005)。提示结核菌L型感染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3(Flt4),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以及结核菌L型感染率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和抗酸染色等方法检测65例前列腺癌(carcinoma of prostate,PCa)和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中的VEGF-C、Fit4蛋白及mRNA的表达,以及结核菌L型的检出率。并对前列腺肿瘤主要临床资料和病理分级参数进行比较,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VEGF-C、Flt4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率和结核菌L型检出率,前列腺癌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P0.001~0.05)。VEGF-C、Flt4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率和结核菌L型检出率与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明显差异(P0.05)。淋巴结转移组中VEGF-C、Flt4蛋白及mRN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1)。结核菌L型检出率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5)。结论VEGF-C、Flt4的蛋白及mRNA在前列腺肿瘤中不同程度异常表达以及结核菌L型检出率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转移呈正相关,提示这2种基因均可作为判断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参考指标;结核菌L型感染可能有协同致瘤作用,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有一定关系。因此研究VEGF-C、Flt4的阳性表达和结核菌L型感染与前列腺癌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和Ki-67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以及结核菌L型感染率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抗酸染色等方法检测了65例前列腺癌(carcinoma of prostate,PCa)和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中的COX-2、Ki-67蛋白及mRNA的表达,以及结核菌L型的检出率;并对前列腺肿瘤主要临床资料和病理分级参数进行比较,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COX-2、Ki-67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和结核菌L型检出率,前列腺癌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P〈0.001~0.05)。COX-2、Ki-67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和结核菌L型检出率与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明显差异(P〈0.01~0.05)。淋巴结转移组中COX-2、Ki-67蛋白及mRN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1)。结核菌L型检出率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5)。结论COX-2、Ki-67蛋白及mRNA在前列腺肿瘤中不同程度异常表达以及结核菌L型检出率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转移呈正相关,提示2种基因均可作为判断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参考指标。结核菌L型感染极有可能导致基因的变异或过表达,成为诱发肿瘤因素之一,它们可能有协同致瘤作用。  相似文献   
8.
恶性肿瘤中抗酸菌L型检出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改良抗酸染色法和卡介苗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法对420例恶性肿瘤(乳腺癌112例肠腺癌100例、恶性淋巴病54例、子宫颈癌70例、绒毛膜癌84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420例恶性肿瘤中47例(11.2%),1K抗酸染色阳性和49例(11.6%)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其中以恶性淋巴瘤抗酸菌L型检出率最高(44.4%)绒毛膜癌最低(2.4%),抗酸菌L型主要(85%)分布于癌巢或肿瘤实质内该区51.1%癌细胞呈增生活跃状态,34%癌细胞呈空泡样变性,颇似病毒感染的凹空细胞,2.1%的瘤细胞发生坏死。结合文献复习,提示抗酸菌L型感染可能与肿瘤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L型感染C57小鼠致瘤后,凋亡蛋白抑制因子(Survivin)和增殖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在小鼠肿瘤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方法动物实验观察金葡菌L型感染90只C57小鼠后11.1%(10/90)小鼠发生肿瘤,14.4%(13/90)小鼠引起癌前病变。革兰染色、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检测小鼠肿瘤和癌前病变中金葡菌L型检出率和Survivin、Ki-67蛋白及cDNA的表达。结果10只小鼠肿瘤及13只小鼠癌前病变中金葡菌L型检出率及其cDNA阳性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5~0.01);Survivin、Ki-67蛋白和cDNA的阳性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0.05),呈正相关。结论金葡菌L型感染可能与Survivin、Ki-67基因协同在小鼠肿瘤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转移抑制基因nm23和结核菌L型感染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研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抗酸染色等方法检测了65例前列腺癌(carcinoma of prostate,Pca)中的nm23蛋白及mRNA的表达,以及结核菌L型的检出率.并对前列腺癌主要临床资料和病理分级参数进行比较,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nm23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与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差异有显著性(P<0.01~0.05);无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有淋巴结者,2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呈负相关.结核菌L型检出率与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2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呈正相关.结论 nm23蛋白及mRNA在前列腺肿瘤中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表达,可能与结核菌L型感染有协同致瘤作用.提示nm23基因可作为判断前列腺癌分化程度及患者预后参考指标.结核菌L型感染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有一定关系,因此研究结核菌L型感染与前列腺癌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