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67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科学施药, 合理保护和利用天敌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进行综合防治, 本研究在室内测定和比较了复配杀虫剂BtA和7种常用杀虫剂(阿维菌素、 Bt、 β-氯氰菊酯、辛硫磷、定虫隆、氰戊菊酯和丁硫克百威)对棉铃虫的杀虫效果及对其天敌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蛹和雌成虫的触杀毒性。采用浸叶法测定杀虫剂在室内72 h内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杀虫效果, 结果表明: 与其他杀虫剂相比, BtA对棉铃虫幼虫具有更高的毒性和致死效应 (LC50=0.7364 mg/mL)。将棉铃虫3龄幼虫接到用浓度4 mg/mL上述杀虫剂分别处理过的大白菜上24, 48和72 h, 发现其死亡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在72 h后, BtA和其他杀虫剂对棉铃虫幼虫的杀虫效果之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BtA施药后, 随着时间的延长, 棉铃虫幼虫的死亡率也在增加。另外, 通过杀虫剂对寄生蜂中红侧沟茧蜂蛹和雌成虫的触杀毒性的生物测定发现: 与β-氯氰菊酯、 氰戊菊酯和丁硫克百威相比, BtA对中红侧沟茧蜂蛹和雌成虫的毒性较低, 对其蛹和雌成虫致死率分别仅为13.82%和7.33%。本研究证明BtA对鳞翅目害虫具有中等毒性, 而对寄生蜂中红侧沟茧蜂则具有较低毒性。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采自辽宁阜新,黑龙江镜泊湖和云南昆明的跳小蜂,即阔柄杜丝跳小蜂,新种Dusmetia latiscapa Xu,sp.nov、云南蚧狼跳小蜂,新种Gyranusoidea yunnanensis Xu,sp.nov.。对新种进行了详细描述。本也是杜丝跳小蜂属Dusmetia Mercet和蚧狼跳小蜂属Gyranusoidea Compere在我国分布的首次记录。阔柄杜丝跳小蜂,新种Dusmetia latiscapa Xu,sp.nov.寄主:粉蚧。分布:黑龙江(镜泊湖),辽宁(阜新)。本种与Dusmetia cardinalis Hoffer,1969相似,有以下几点区别:(1)本种索节第4节端部和第5、6节为白色,后索节3-6节为白色;(2)本种柄节长为宽的2.7倍,后柄节长为宽的5倍;(3)本种前翅完全退化,呈翅芽状,后前翅退化,末端尖;(4)前头胸腹呈现黑褐色,后呈红褐色。云南蚧狼跳小蜂,新种Gyranusoidea yunnanensis Xu,sp.nov.寄主:粉蚧。分布:云南(昆明)。本新种与Gyranusoidea hecale Noyes et Hayat 1988很相似,主要区别是新种:(1)触角窝与复眼之间有1褐色斑,后触角窝与复眼之间有1褐色线相连;(2)触角柄节细长,长为最宽处的5倍,后柄节膨大,长为最宽处的2.5—2.8倍;(3)触角柄节近端无白色环斑,后触角柄节近端有白色环斑。  相似文献   
3.
扁角跳小蜂二新种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座蜡蚧中育出的扁角跳小蜂二新种,即食红市区扁跳小蜂Anicetus rubensi sp.nov.和毛扁角跳小蜂Anicets rariseturs sp.nov,前者育自红蜡蚧,后者育自日本蜡蚧、工蜡蚧和角蜡蚧。  相似文献   
4.
本文记述中国软鳞跳小蜂属1新种:壶蚧软鳞跳小蜂Lakshaphagus cerococci Xu et He,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浙江农业大学生物防治研究室。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痣小蜂属食植群记述(膜翅目:长尾小蜂科)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报导中国大痣小蜂属Megastigmus食植群Phytophagous group 12种,其中包括5新种:黄杉大痣小蜂Megastigmus pseudotsugaphilus sp.nov.(寄生华东黄杉Pseudotsugagassenii),拟海棠大痣小蜂Megastigmus pseudomali sp.n.(寄主不明),基室大痣小蜂Megastigmus cellus sp.nov  相似文献   
6.
报道由伊朗设拉子大学农学院采集饲出的与林木害虫有关的7属8种寄生蜂,它们均属膜翅目小蜂总科、跳小蜂科,扬与林木介壳虫有关的Anagyrus pseudococci,Cheilonerrus ceroplasits,Dusmetia fascipennis,Homalotylus ephippium,与草蛉有关的Isodromus atriventris,Isodrmus collimaculatu  相似文献   
7.
8.
报道采自辽宁沈阳、阜新和大连的3种跳小蜂,即黑角赛巴跳小蜂Ceballosia nigricornis Xu,sp.nov.、短翅抑蚧跳小蜂Echthroplexiella brachyptera Xu,sp.nov.和黄角秀柯跳小蜂Pseudococcobius flavicornis Xu,sp.nov.,对新种进行了详细描述。本文也是赛巴跳小蜂属Ceballosia Mercet、抑蚧跳小蜂属Echthroplexiella Mercet和秀柯跳小蜂属Pseudococcobius Timberlake在我国分布的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联合应用曲马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镇痛的作用效果评价.方法:7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24例.A组与B组术前15 min静注帕瑞昔布0.8mg/kg,C组手术结束前10 min静注帕瑞昔布0.8mg/kg;术毕A组静注生理盐水20 mL,B组与C组静注曲马多1 mg/kg.分别记录术毕给药后1、3、6、12、24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不良反应及患者对镇痛治疗的总体满意度.结果:B组VAS评分在术后24h内各时间点均低于A组和C组(P<0.05);3组术后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B组镇痛药物用量明显少于A、C组(P<0.05);患者对镇痛治疗总体满意度B组与A组、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0105).结论:帕瑞昔布术前应用具有超前镇痛作用,同时联合应用曲马多,可以提高镇痛质量,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广东省试验林区内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及其本地种寄生蜂友恩蚜小蜂Encarsia amicula Viggiani et Ren林间空间分布型和种群消长动态的调查研究发现:两者空间分布型相吻合,都为均匀分布;两者在林间全年种群消长曲线均呈"S"型变化。松突圆蚧种群密度高峰期出现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友恩蚜小蜂种群密度高峰期则分别出现在2月下旬和4月下旬至5月中旬。另外友恩蚜小蜂对松突圆蚧的寄生率全年共出现2个高峰期,分别是2月下旬和4月下旬至6月上旬。结果表明,友恩蚜小蜂和寄主松突圆蚧在林间时空发生规律具有高度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