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颚毛虫兆属Crossodonthina Yosii, 1954做了简要介绍,提供了该属的鉴别特征,记述了采自中国湖南省东安县舜皇山的颚毛虫兆属1新种——周氏颚毛疣虫兆Crossodonthina choui,这是该属在华中地区(湖南)的新记录。新种的正模标本(♂)和2个副模标本(2♂)保存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2.
记述中国叶蜂亚科2新种:孙氏金蓝叶蜂Metallopeus sunae Wei et Zhang,sp.nov.和光额横带叶蜂 Tenthredo nitidifrontalia Wei et Zhang,sp.nov.前者隶属于金蓝叶蜂属Metallopeus Malaise,1934,后者隶属于叶蜂属Tenthredo Linnaeus,1758的横带叶蜂种团T.pompilina group.金蓝叶蜂属的分布纪录向北延伸约10个纬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人牙龈间充质干细胞外囊泡(human gingival mesenchymal stem cell extracellular vesicle, CMU-Egm-9-EVs)调控M1型巨噬细胞(macrophage)极化(polarization)的表型及机制。方法 通过佛波酯(PMA,100 nmol/L)作用人单核细胞系THP-1构建M0极化模型,设立空白对照组、EVs-PKH26组、CMU-Egm-9-Evs浓度递增组(20、40、80、160、320μg/mL)、CMU-Egm-9-Evs组(10μg/mL)、LPS组(100 ng/mL)与共同作用组(CMU-Egm-9-Evs、10μg/mL+100 ng/mL LPS、100 ng/mL),作用48 h后,激光共聚焦检测巨噬细胞吞噬外囊泡;ELISA检测细胞因子TNF-α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巨噬细胞炎症相关蛋白iNOS、IL-6、ARG-1等表达;RT-qPCR检测TNF-α、IL-1β、iNOS基因表达。结果 巨噬细胞可吞噬CMU-Egm-9-Evs。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浓度CMU-Egm-9-E...  相似文献   
4.
忍冬桑黄和蛹虫草两种药用真菌均可产活性多糖,共发酵模式是产生新化合物或提高化合物含量或药效的潜在方式.本研究尝试用忍冬桑黄和蛹虫草共发酵联产真菌多糖,并对其共发酵所得的菌丝体多糖开展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当忍冬桑黄和蛹虫草预先分别发酵3d和1d后再同时接种共发酵,两菌可以较好地进行共生长,菌体总量和总多糖得率显著高...  相似文献   
5.
钩瓣叶蜂属隶属于叶蜂科,已知230余种,中国已经报道77种.记述中国钩瓣叶蜂属1新种:尖唇钩瓣叶蜂Macrophya acuminiclypeus sp.nov.,该种与女贞钩瓣叶蜂 M.ligustri Wei et Huang,1997近似,但唇基缺口深,侧角狭长,端部尖,头部额区和中胸侧板刻点粗密,中胸背板前叶中沟模糊,几乎消失,后足股节基部1/4黄白色,锯腹片22刃,中部锯刃具10~11个后位亚基齿等,差别明显,易于鉴别.正模♀,江西萍乡芦溪,2004-04-03,魏美才采;副模:1♀,湖南浏阳,1985-05-08,童新旺,1♀,福建武夷山,1 100 m,2004-05-20,周虎.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昆虫模式标本室.  相似文献   
6.
记述了中国蔺叶蜂科异片叶蜂属1新种:白鳞异片叶蜂Astethomostustegularis Wei et Zhang,sp.nov.,该种与Astethomostus sinicus Wei近似,但翅基片白色,翅基部、各足股节端部、胫节大部黄褐色,翅烟色浅,小盾片后部具明显刻点等,差别显著,易于鉴别;新种与同属另一已知种Astethomostus funereus(Klug)的区别为:翅基片白色,各足股节大部黑色,后颊脊伸达后眶中上部,胸腹侧片十分狭窄,颚眼距缺如等.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南林学院昆虫模式标本室.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9,10-环甲基十七烷酸(9,10-CMA)诱导灵芝三萜酸合成的相关信号机制,分析了NO信号的介导作用。结果表明,在NO信号分子介导下,9,10-CMA可有效地刺激灵芝菌丝体中三萜合成关键酶细胞色素CYP450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化以及三萜酸的合成。NO可作为灵芝菌丝体中CYP450产生和PAL活化的上游分子发挥作用。在9,10-CMA诱导下,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了6个关键酶基因在灵芝三萜酸合成过程的动态表达。结果表明,在9,10-CMA诱导下与灵芝三萜酸合成相关的角鲨烯合成酶基因sqs、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CYP5150L8基因和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hmgr的上调最显著,提示这3个酶在三萜诱导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记述中国三节叶蜂属3新种:显著斑钳三节叶蜂Arge distincta Wei et Zhang,sp.nov.,红胫斑钳三节叶蜂Arge rufotibiella Wei et Zhang,sp.nov.和细角斑钳三节叶蜂drge tenuicornis Wei et Zhang,sp.nov..3新种与Argemarginellia Wei,2002以及Arge basifusca Malaise,1947构成三节叶蜂属1新种团marginellia种团.编制了marginellia种团已知种类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昆虫模式标本室.  相似文献   
9.
一株新分离的云芝栓孔菌Z-1应用于木质素降解及染料脱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质素是一种非结晶性的复杂三维网状酚类高分子聚合物,被认为是木质纤维素生物质抗降解的天然屏障.探索并开发高效降解木质素的微生物资源已成为近些年来的研究焦点.本研究对新分离的一株具有潜在木质素降解能力的菌株Z-1开展了系列研究.首先通过形态学和系统发育分析将菌株Z-1鉴定为云芝栓孔菌Trametes versicolor...  相似文献   
10.
光调控真菌的生长发育和代谢产物合成,是大多数食用菌子实体分化必不可少的环境因子。蛹虫草是一种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食用真菌,光因素对蛹虫草的分生孢子数量、生长速率、子实体发育、昼夜节律以及次级代谢产物虫草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均有较大的影响。目前,基于蛹虫草全基因组的解析和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已鉴定出7种光受体,white collar-1(WC-1)、WC-2、Drosophila-Arabidopsis- Synechocystis-human type cryptochromes(CRY-DASH)、CRY-2、环丁烷嘧啶二聚体光裂合酶(cyclobutane pyrimidine dimer,CPD)、VIVID(VVD)和光敏色素(phytochrome,PHY)。本文较系统地总结了上述光受体的蛋白结构特征,全面阐述了光受体介导光信号调控蛹虫草菌丝生长、子实体发育及次级代谢产物合成等方面的分子机制,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为深入研究蛹虫草光受体的具体功能和相关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