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为考察天然产物蒺藜TTS-12对须癣毛癣菌的体外和体内抗菌活性,本研究采用CLSI的M38-A2方案对须癣毛癣菌进行最小抑菌和杀菌浓度的检测,选取多重指标考察TTS-12对须癣毛癣菌的抑菌作用;建立豚鼠感染须癣毛癣菌豚鼠体癣模型,分组给药观察低、中、高剂量蒺藜TTS-12凝胶剂对豚鼠体癣模型在背部病变程度评分,病灶皮肤真菌培养阴性率,病灶皮肤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TTS-12对须癣毛癣菌的标株菌株的MIC值为1μg/mL,MFC为8μg/mL,其还能够显著抑制须癣毛癣菌的菌丝生长,浓度为4μg/mL的TTS-12作用15天时,菌丝生长抑制率已经高于60%,且对须癣毛癣菌的孢子萌发抑制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动物实验中,低、中、高剂量蒺藜TTS-12凝胶剂均能显著降低背部病变程度评分(P<0.01),中、高剂量能增高病灶皮肤真菌培养阴性率(P<0.05),病灶皮肤HE染色切片表明高剂量组棘层肥厚降低,背部炎症减弱,使角质层恢复正常。以上结果表明蒺藜TTS-12在体外抗须癣毛癣菌和豚鼠体癣模型中均有较好的活性。  相似文献   
33.
报道1例由石膏样小孢子菌引起的婴儿额部体癣。患者男性,出生半月,左额部红斑丘疹水疱7 d。经真菌学检查确诊为石膏样小孢子菌导致的体癣。给予硝酸舍他康唑软膏外用,1周后皮损完全愈合。  相似文献   
34.
报道1例由石膏样小孢子菌引起的面部体癣.患儿为2岁半幼女,因外伤后左面颊部出现浸润性红色斑块2个月就诊.初诊时考虑为孢子丝菌病,给予碘化钾内服1周无效.皮损在外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派瑞松)2周后治愈.痂壳在接种沙堡弱培养基后20d后长出菌落,鉴定为石膏样小孢子菌.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观察新型酮康唑喷膜对豚鼠体癣模型的疗效。方法 选择健康豚鼠20只,用穿刺法制备豚鼠体癣模型。将体癣模型随机分A组(新型酮康唑喷膜治疗组),B组(喷膜基质治疗组),C组(复方酮康唑霜治疗组)和D组(对照组)。根据豚鼠皮疹和真菌学检查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A组和C组的豚鼠治疗后局部红斑和水肿明显减轻,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停药2周时,A组和C组真菌镜检、培养阴性率均为100%,明显高于B和D组(P〈0.05)。结论 新型酮康唑喷膜对豚鼠体癣模型有良好的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36.
目的 通过对30例犬小孢子菌致体癣病例的临床分析,探讨城市犬小孢子菌病的常见感染来源及防治方案.方法 收集2012年6~7月就诊于我院有宠物接触史(猫、狗)的体癣患者30例,对其致病菌种做真菌培养鉴定,对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给予患者外用联苯苄唑软膏或特比萘芬软膏治疗.结果 30例患者均在发病前接触过猫或狗,病程不长,真菌培养结果显示均为犬小孢子菌,经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30例犬小孢子菌致体癣患者皮损特征相似,外用抗真菌软膏可得到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37.
目的 了解我国华东地区近18年头癣趋势及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对1993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皮肤科门诊诊治的华东地区的头癣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946例头癣患者,男410例,女536例;年龄20d~93岁;784例真菌培养阳性患者中,白癣473例、黑癣216例、脓癣94例、黄癣1例.主要病原菌为羊毛状小孢子菌470株、紫色毛癣菌154株、断发毛癣菌81株.其中,培养出亲人性皮肤癣菌(紫色毛癣菌32例、断发毛癣菌12例、红色毛癣菌8例)的头癣患者与各种动物有密切接触史.本研究显示头癣发病率2001年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但于2010年又出现新的上升趋势.结论 我国华东地区头癣患者中自癣发病率占首位,其主要致病菌为羊毛状小孢子菌.培养出亲人性皮肤癣菌的头癣患者与各种动物有密切接触,提示亲人性皮肤癣菌在人与动物之间有互相传染的现象.2010年新的上升趋势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1株致体股癣的颗粒型红色毛癣菌变种的形态学特点及核糖体基因序列变化。方法1例体股癣患者皮损中分离出1株红色毛癣菌,观察形态学特点,并用PCR测定核糖体转录间区(ITS)、D1/D2区、非转录区基因序列(NTS区)内串联重复亚单位(TRS)。结果该菌株可产生鹿角形菌丝,大分生孢子有中空现象及单侧出芽产孢特征,可在42℃生长;ITS和D1/D2区基因测序鉴定为红色毛癣菌,但TRS-1和TRS-2基因序列分别有2个、1个碱基差异。结论该菌株可能是颗粒型红色毛癣菌的1个变种。  相似文献   
39.
面癣误诊1例     
报道由须癣毛癣菌感染引起并被长期误诊的面癣1例。患者女,37岁,因"面部反复红斑、丘疹、水疱伴瘙痒半年"就诊。多次被误诊为单纯疱疹、脓疱疮、湿疹、皮肤感染、脂溢性皮炎及玫瑰痤疮等,先后应用抗病毒、抗感染和抗过敏治疗,皮损未能完全消退并逐渐扩大。再次就诊,真菌学直接镜检阳性,真菌培养为须癣毛癣菌。给予口服特比萘芬片、外用联苯苄唑乳膏治疗后痊愈。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美浮特皮肤抗菌液在治疗足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多中心方法。5家中心共计入组126例足癣患者。64例趾间糜烂型足癣患者一次性使用美浮特皮肤抗菌液浸足2h;62例鳞屑角化型患者使用2次,每次2h,使用间隔7d。分别于基线(V0),1周(V1),2周(V2),3周(V3)记录症状和体征总积分(TotalSymptomScore,TSS)变化率以及真菌镜检、培养转阴情况来评价综合疗效、临床疗效和真菌学疗效。结果V3时,总真菌学清除率为92.86%。4个访视点总TSS评分分别为10.12±3.25,4.95±2.72,2.63±1.99和1.24±1.53,呈逐步下降趋势,治疗前后T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7,P〈0.005)。痊愈51例(40.48%),显效64例(50.79%),进步11例(8.73%),总体有效率为91.27%。共发生疼痛20例次,瘙痒5例次,水肿2例次,烧灼感1例次,未经任何处理,以上不良反应均可自行缓解。结论美浮特皮肤抗菌液治疗足癣有效,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