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7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258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12篇
  1975年   6篇
  197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991.
为探明蓝花楹是否存在对其它植物产生化感作用的相关物质,以生长在四川温江地区的蓝花楹完整单花为供体材料、莴苣与高羊茅为受体材料、清水处理为对照(CK),采用培养皿滤纸法进行种子萌发以及生物测定法培养幼苗,研究浓度为0.001、0.025、0.050 g·m L-1的蓝花楹花水浸液对莴苣与高羊茅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莴苣与高羊茅的种子萌发均受到该水浸液的抑制作用,在萌发指数上表现较明显即综合化感效应(SE2)分别表现为-0.13、-0.27;莴苣的苗高受到促进作用而根长和根冠比却受到抑制作用,其苗高SE3=0.13、根长SE4=-0.36、根冠比SE5=-0.16;高羊茅的根冠比受到促进作用而苗高和根长却受到抑制作用,其SE3=-0.12、SE4=-0.08、SE5=0.16;莴苣叶片丙二醛含量和根系活力值均受到抑制作用,其丙二醛含量的SE6=-0.25和根系活力SE7=-0.44,高羊茅的响应则相反,分别表现为SE6=0.04和SE7=0.34。当水浸液浓度为0.025 g·m L-1时,多处出现RI极值或某种趋势的拐点,特别是受体植物的叶片丙二醛含量和根系活力值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蓝花楹花水浸液中存在化感物质,莴苣与高羊茅对其均有不同响应,这为蓝花楹在植物景观配置及养护上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2.
臭氧胁迫对大豆叶片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俊力  王岩  赵天宏  曹莹  刘玉莲  段萌 《生态学报》2011,31(8):2068-2075
由于城市化的加剧导致近地面臭氧(O3)浓度日益增加,对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功能产生了显著影响,因此准确评估近地层O3浓度升高对植物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开顶式气室(OTCs),系统探讨了模拟O3胁迫下大豆抗氧化系统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GSH)循环清除活性氧(ROS)的机制及其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内,与对照相比, 80?10 nL?L-1和110?10 nL?L-1 O3可以使大豆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增大,超氧阴离子(O2 )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减弱; AsA-GSH循环中的AsA、GSH含量减少,脱氢抗坏血酸(DHA)、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增加,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呈现出前期增强后期减弱趋势,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呈现出增强-减弱-增强的趋势。以上结果说明,O3浓度升高促进了大豆叶片ROS的代谢速率,降低了AsA-GSH循环效率,表明抗氧化系统不能长时间忍受高浓度O3带来的氧化伤害,从而使膜脂过氧化程度加重,对大豆表现为伤害效应。  相似文献   
993.
东北春大豆样本的代表性及其SSR位点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3226份东北春大豆总体中选择283份春大豆种质,用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进行检测,对总体的代表性为80%.利用筛选出61对SSR核心引物对具代表性的东北春大豆样本进行分析,共检测到534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变异为8.75个,变幅为2~16个;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在0.406~0.886,平均为0.704;东北春大豆样本在大多数位点上有优势等位变异,从而降低了其遗传多样性.其中35份种质具有特异等位变异,分布在29个位点上;各个位点上分化系数均较小,遗传多样性分化程度较低.东北春大豆中3个省种质的共有等位变异较多,以吉林省和辽宁省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表现较为一致,均高于黑龙江省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高于育成品种.东北春大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布特点为有目的选择杂交亲本拓宽遗传基础以培育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4.
以氧化豆油水溶物为试验材料,在草鱼肠道黏膜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氧化豆油水溶物,研究不同剂量氧化豆油水溶物在不同作用时间下对肠道黏膜细胞生长、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 添加111.06-888.48 g/L氧化豆油的水溶物作用6h显著降低细胞活性(P0.05),细胞集落面积减小、细胞形态改变,其中在444.24 g/L氧化豆油的水溶物作用下培养细胞空泡变性,且脂肪滴沉积,线粒体肿胀。在222.12-888.48 g/L氧化豆油的水溶物作用下,3-9h内培养液中LDH活力显著增高(P0.05);各时间点培养液中GSH-PX、SOD、T-AOC均有显著变化。结果表明,在培养液中添加111.06-888.48 g/L氧化豆油的水溶物作用12h内,对草鱼肠道黏膜细胞产生了损伤,表现为抑制细胞生长,改变细胞形态、结构,可能引起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导致膜结构破坏,且作用程度与添加浓度、作用时间相关。研究认为氧化豆油水溶物对草鱼肠道黏膜细胞具有显著性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995.
为探讨飞机草提取物对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的防控潜力,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了飞机草提取物对红脉穗螟的产卵忌避作用和杀卵活性。结果表明,飞机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红脉穗螟的忌避效果最好,选择性和非选择性忌避率分别为41.85%和46.84%;不同提取物处理红脉穗螟的卵后,均造成卵孵化率降低和初孵幼虫的死亡,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红脉穗螟卵的影响最大,孵化率和1龄幼虫死亡率分别达到65.89%和40.37%。对飞机草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级萃取测试各萃取物的活性发现,正己烷萃取物对红脉穗螟的产卵忌避作用和杀卵活性最强。田间试验表明,采用正己烷萃取物稀释50倍和100倍浓度进行田间喷雾,药后15 d对红脉穗螟的种群控制率可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99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楠竹叶提取物中的4种主要黄酮成分:荭草苷、牡荆苷、牡荆苷-4′-O-葡萄糖苷、牡荆苷-2′-O-鼠李糖苷。通过实验,得到了同时测定4种主要黄酮成分的最佳条件。采用Kromasil-C18(5 μm,4.6 mm×250 mm,Akzol Nobel,Sweden)进行测定,最佳检测条件为:以四氢呋喃∶乙腈∶甲醇∶0.5%醋酸水溶液=10.3∶1∶0.7∶88为色谱流动相等度洗脱;检测波长360 nm;柱温25℃,流速:1.0 mL·min-1。荭草苷、牡荆苷、牡荆苷-4′-O-葡萄糖苷和牡荆苷-2′-O-鼠李糖苷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98.1%、99.1%和98.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8%、0.7%、0.8%和0.6%(n=5)。该方法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楠竹叶成分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997.
Synthesis of metallic nanoparticles using plant extrac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iomolecules present in plant extracts can be used to reduce metal ions to nanoparticles in a single-step green synthesis process. This biogenic reduction of metal ion to base metal is quite rapid, readily conducted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and easily scaled up. Synthesis mediated by plant extracts is environmentally benign. The reducing agents involved include the various water soluble plant metabolites (e.g. alkaloids, phenolic compounds, terpenoids) and co-enzymes. Silver (Ag) and gold (Au) nanoparticles have been the particular focus of plant-based syntheses. Extracts of a diverse range of plant specie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used in making nanoparticles. In addition to plant extracts, live plants can be used for the synthesis. Here we review the methods of making nanoparticles using plant extracts. Methods of particle characterization are reviewed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the particles in medicin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98.
Summary Regeneration of several varieties of soybean [Glycine max (L.) Merrill] by somatic embryogenesis from cultured epicotyls and primary leaves has been demonstrated. Somatic embryogenesis was induced from epicotyls and primary leaves when cotyledon halves with the intact zygotic embryo axes were cultured on Murashige and Skoog (MS)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10 mg 1−1 (45.2 μM) 2,4-D. Stable, continuously proliferating globular embryo cultures (GEC) were established from small groups of somatic embryos on MS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20 mg 1−1 (90.5 μM) 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2,4-D). Rapid multiplication of shoot tips from germinating somatic embryos was achieved on Cheng’s basal medium (CBO) containing 2.5 mg 1−1 (11.3 μM) 6-benzyladenine. Fertile plants were obtained from individual somatic embryos and in vitro propagated adventitious shoot bud cultures.  相似文献   
999.
外源IAA增强丹波黑大豆抗铝性的生理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铝耐受型丹波黑大豆(RB)幼苗为供试材料,考察了不同浓度铝胁迫下添加外源IAA对RB根尖内源IAA、H2O2、MDA、铝含量、柠檬酸分泌量以及质膜H+-ATPase活性的影响,探讨外源IAA增强RB抗铝能力的生理机制。结果显示:(1)经25、50和200μmol·L-1 AlCl3胁迫处理24h后,RB根尖IAA含量、柠檬酸分泌量和质膜H+-ATPase活性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H2O2、MDA和根尖铝含量却随着铝处理浓度的增加呈显著上升趋势。(2)与单独25、50和200μmol·L-1 AlCl3胁迫处理相比,添加50μmol·L-1外源IAA后使得RB根尖铝、MDA和H2O2含量均显著降低,同时使RB根尖柠檬酸分泌量分别相应增加到单独处理的2.39、1.73和6.85倍,且其相应的质膜H+-ATPase活性也增加了1.09、1.74和1.45倍。研究表明,外源IAA能通过增强丹波黑大豆根尖柠檬酸的分泌量和质膜H+-ATPase活性来提高其对铝胁迫的抗性,明显缓解铝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研究了7—8月份夏大豆田主要食叶性害虫及其天敌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分析了各昆虫种间的竞争动态,害虫与其天敌在时间上的同步性和空间上的同域性均较强,为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控制夏大豆害虫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