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华北植物地区的北界:兼述分区的原则和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华北植物区系的北界即是东亚森林植物区系与欧亚草原与荒荒植物区系的东界。本文主要是尽可能准确地划分其界线的位置和讨论有关植物区系分区的原则和方法。根据植物区系和植被有机联系的原则,植物区系成分和它们中的建群种、优势种、特征种和特有种的分布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这条界线被确定为如图1表示。在最东部,华北与东北植物区系界线是从开原向南到岫岩,然后向东至中、朝国界的浑江口。从开原向西南延伸2000余公里至兰州。在这条界限以此为以针茅为优势种的蒙古草原南界,其以南为以白羊草为优势种的暖温带草原并结合有东亚森林植物区系的草、灌丛。  相似文献   
72.
73.
湖北植被区划(下)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Ⅰ_2 湖北南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本植被地带居湖北南半部,位于英山、罗田、新洲、黄陂、天门、荆门、远安、兴山一线以南。东部为幕阜山脉北坡,以丘陵低山地貌为主,中部为坦荡的冲积平原,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是湖北水生植物分布最广的区域;西部为武陵山系的东北麓,以山地丘陵为特点。年均温16℃以上,≥10℃年积温4800—5600℃,为本省区两个高温区域之所在,无霜期在250天以上,年降水量1100—1600毫米。长江贯穿全境,还有众多的大  相似文献   
74.
中国生态区划的目的、任务及特点   总被引:93,自引:8,他引:93  
生态区划是对生态地域和生态单元的划分和合并 研究。在分析了生态区划的发展过程及其我国各种区划等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生态区划的目的,任务和特点,研究认为:中国生态区划的目的是通过开展全国生态区划和建立区划信息系统,为工工发与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为全国和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服务。  相似文献   
75.
广东植物区系的分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文波  张宏达  仲铭锦   《广西植物》1995,15(1):26-35
广东植物区系与广西中部、东南部及福建西南部、中部及湖南南部、江西南部的植物区系关系最为密切,它们共同组成了华南省,属东亚植物区.华夏植物界.传统的以北极起源理论或热带起源理沦为依据.将中国植物区系特别是广东亚热带植物区系,分割成泛北极植物界和古热带植物界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亚洲热带至亚热带无论在植物区系组成上还是在森林群落的结构上都是一整体.它们是华夏起源的.华南省植物区系可达7500种.中国特有属达86属,地区特有属约15属.如猪血木、四药门花、圆籽荷、辛木、虎颜花、梅兰、四数苣苔、报春苣苔、拟九节、小花苣苔、圆唇苣苔等属.华南省又可分为三个亚省:粤西南—桂东南亚省,粤东南—闽西南亚省,粤北—闽西北亚省,三个亚省在地质史上,气侯区上,植物区系组成上都有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76.
基于等级层次分析法的金沙江下游地区生态功能分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沙江下游地区是我国西南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区域,也是我国未来水电建设的重要区域,在西南民族经济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该地区水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但是该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为了保护这些脆弱生态环境的地区,尽管国家和大多数省级层次的生态功能分区已经制定并颁布和实施,但是如何探索和制定区域、流域尺度的生态功能分区研究却为数不多。而大尺度的生态功能分区研究并不一定非常适合这一具体流域实际情况,所以小尺度典型流域的生态功能分区探索是非常必要的。基于金沙江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运用空间分析的方法和技术,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等级层次分析法,对金沙江下游地区进行了生态功能分区。结果表明:金沙江下游地区可划分为2个生态区、6个生态亚区和29个生态功能区;以流域尺度上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导生态系统功能,进行了重要生态功能分区,确定了金沙江下游地区具有重要意义的19个重要生态功能区域。该重点区域的划分对金沙江下游地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生态意义,可用于指导金沙江下游地区自然资源的有序开发利用和产业布局的合理配置,为金沙江下游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对维护金沙江下游地区的水电生态安全提供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77.
药用和观赏植物常山产地适宜性分析和定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常山(Dichroa febrifuga Lour.)现有产区分布并预测新的产区,本文利用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地理信息系统TCM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对426个常山样品信息进行了适宜生态因子生长范围确认,分析了常山适宜产地空间分布状况。结果显示,常山主要分布于我国温暖湿润的东部季风区,生态相似系数100%区域分布较为集中,总面积达760 640.1 km2,共829个县区,其中广西、云南、广东、湖南分布较多。本研究结果对常山的野生资源保护、人工规范化种植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8.
针对我国土壤环境功能分类分区管理的重大需求,本文讨论了土壤环境功能的广义与狭义概念及其对应属性.基于土壤环境质量对功能的约束分析,阐明了其与土壤环境质量区划关系.在比较不同土壤环境功能区划方法与指标基础上,以土壤环境质量适宜性和土壤环境功能分类为依据,构建了土壤环境功能区划指标体系.提出了全国土壤环境功能区划方案,具体归纳了4个一级功能类型,10个二级功能类型,划分为75个土壤环境功能区.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分区现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为我国土壤污染防治规划与区域风险管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9.
A biogeographical regionalization is a hierarchical system that categorizes geographical areas in terms of their biotas. I provide a general protocol to undertake biogeographical regionalizations, that consists of seven steps: (1) defining the study area; (2) assembling distributional data; (3) identifying natural areas; (4) discovering area relationships; (5) defining boundaries/transition zones; (6) regionalization and (7) area nomenclature. Natural biogeographical units are useful for people undertaking different types of analyses, like macroecologists, evolutionary biologists, systematists and conservationists. Biogeographical regionalizations may help biogeographers communicate more effectively between themselves and discover opportunities to work on common problems, contribu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truly integrative biogeography.  相似文献   
80.
白洋淀湿地生态功能评价及分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白洋淀湿地在雄安新区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生态安全保障作用。开展白洋淀湿地生态功能评价及分区研究,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是当前普遍关切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面向白洋淀湿地生态保护和管理的需求,在明确白洋淀自然环境特征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外业调查、遥感、综合评价等方法,从水产品供给功能、水生植物供给功能、气候调节功能、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水质改善功能5个方面评价了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从水污染敏感性、湿地变化敏感性、重要自然与文化价值敏感性3个方面评价了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敏感性。基于评价结果,将白洋淀湿地初步划分为7个一级生态功能区和19个二级生态功能区。在分区方法方面体现了白洋淀湿地人地关系动态特征,分区结果注重现状与历史相结合,有助于服务未来淀区生态保护规划决策实施。建议在实施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过程中,依据白洋淀湿地生态功能分区特征,实行分区管制,制定对应的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