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689篇
  免费   7624篇
  国内免费   12431篇
  2023年   1656篇
  2022年   2134篇
  2021年   2990篇
  2020年   3111篇
  2019年   5026篇
  2018年   3761篇
  2017年   3285篇
  2016年   3527篇
  2015年   4622篇
  2014年   6700篇
  2013年   9011篇
  2012年   5632篇
  2011年   7347篇
  2010年   5481篇
  2009年   6125篇
  2008年   6443篇
  2007年   6890篇
  2006年   6282篇
  2005年   5436篇
  2004年   4638篇
  2003年   4174篇
  2002年   3788篇
  2001年   3117篇
  2000年   2729篇
  1999年   2501篇
  1998年   2300篇
  1997年   2088篇
  1996年   1932篇
  1995年   2081篇
  1994年   2023篇
  1993年   1866篇
  1992年   1836篇
  1991年   1632篇
  1990年   1372篇
  1989年   1366篇
  1988年   1294篇
  1987年   1268篇
  1986年   966篇
  1985年   1600篇
  1984年   2185篇
  1983年   1630篇
  1982年   2024篇
  1981年   1486篇
  1980年   1507篇
  1979年   1411篇
  1978年   929篇
  1977年   774篇
  1976年   690篇
  1975年   476篇
  1973年   49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图论在中国慈姑属数量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慈姑属(Sagittaria L.)是水生单子叶植物泽泻科(Alismataceae)的一个重要属。近年来,陈家宽等对中国慈姑属进行了系统研究。作者应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进行了中国慈姑属的数量分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慈姑属分类性状数目较大,因而在压缩后的三维空间中描述分类群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952.
本文针对湖北贝母生产中存在繁殖系数低的问题,研究了单鳞片砂培繁殖对提高鳞茎繁殖率的效果和原理。试验结果表明:1.单鳞片繁殖率为对照种鳞茎的5—9倍,2.低温(2—10℃)预处理4—8周和暗条件培养,能有效地提高子球形成率,促使子球迅速长大,3.植物激素(6-BA、KT、2,4-D)处理,有利于促进鳞片不定芽原基的分化,繁殖率为种茎繁殖的9—11倍;4.单鳞片繁殖的小鳞茎主要发生在鳞片基部的茎盘上,还可发生在鳞片的远轴面上,但不发生在近轴面。  相似文献   
953.
八名射击运动员(手枪2人,步枪6人),在实弹射击训练中,连续同步地记录了脑电、心电、心率、阻抗呼吸波。同时记录了受试者持枪稳定的程度。 分析表明,射击环数是五项独立无关的指标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首次对射击时生理指标和射击环数进行系统辨识建模分析,求出每个人的系统参数_i值。找出了每人射击时最佳生理参数,为指导射击练习和反馈训练,提供了客观生理依据。 本文设计的激光光点录相方法,可反映持枪稳定的程度,简单、方便,可在射击训练中采用。  相似文献   
954.
虫草子囊壳壁为拟薄壁组织,基部与子座菌丝相联,顶端有一孔口,其内无缘丝,中心腔内无侧丝,基部着生的子囊垂直平行排列。子囊顶端中央是乳状突起,围以隆起的环状膜质边缘。成熟时,其顶端乳状突起膨大,膜质边缘也随之翻卷,中央有一小孔。同一子囊壳内子囊顶端发育阶段不同,说明子囊的形成不同步。子囊内含有两条平行的具横隔的子囊孢子。虫草子囊顶端形态结构即不象虫草属模式种蛹虫草,也不象头状虫草,说明子囊顶端的形态结构的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955.
TPA对原代白血病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了TPA对32例不同类型白血病细胞的体外分化诱导结果。TPA(1.6×10~-7M)可诱导急性非淋巴细胞(ANLL)白血病细胞迅速出现单核巨噬细胞分化标志:细胞贴壁、胞浆丝状伪足形成,具有类似巨噬细胞的形态改变及相应的细胞化学反应特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桨细胞白血病(PCL)细胞不发生上述变化,表现为细胞聚集成闭现象。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出现桨细胞样形态转化。初发与复发病例的诱导反应相类似。TPA体外诱导分化实验,有助于了解病人白血病细胞的分化潜能,对于鉴别粒单系和淋巴系两类白血病,尤其对于用常规方法分型困难的低分化白血病有一定的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956.
不同动物制备的抗血清对病毒抗原免疫反应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清学技术是病毒诊断、鉴定、分类及亲缘关系分析的重要手段。一般常用以制备抗病毒血清的动物是家兔,但也有采用其它动物的,如蛙、羊、豚鼠、鸡及小鼠等。本文比较了Balb/c小鼠、昆明种小鼠和新西兰大白兔对长叶车前花叶病毒上海分离株(RMVsh)和烟草花叶病毒普通株(TMVc)的免疫反应特征。  相似文献   
957.
中水技术开发既可缓解水资源的紧缺,又能改善城市环境。本文报道用石英粉吸附/洗脱和浓缩棒脱水的二步浓集水病毒技术(回收率为25.4~37.3%),研究中水技术不同处理工艺去除病毒的效果。结果,二级处理可去除掺入病毒的98.9%,结合三级处理的混凝沉淀和过滤,可去除99.976%,再加活性炭吸附或加氯消毒,所得中水分别去除掺入病毒的99.986%和99.991%。经首都机场中水道试验厂水样检测表明,中水中未检测到病毒(<0.23PFU/L)。  相似文献   
958.
不同型别的基因工程干扰素抗病毒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大肠杆菌生产的不同型别的基因工程干扰素rIFN-α1(α1)、rIFN-αA(αA)、rIFN-β17ser(β17ser)和rIFN-γ(γ),以及自然人白细胞干扰素nIFN-αco,在不同细胞上对不同病毒的抗病毒活性做了比较研究。证明:①α1抗病毒作用的细胞谱较广,尤其在牛肾MDBK细胞和猪肾PK细胞上有很高的活性,分别为在人细胞上的29倍和7倍。β17ser和γ在异种细胞上活性极低,在鼠、猪和牛肾细胞上的活性为人细胞上的1~2%以下。②5种干扰素对麻疹、CoxB1、Sindbis、腺病毒7型和Ⅰ、Ⅱ型单纯疱疹病毒的抗病毒活性无明显差异。但不同病毒对干扰素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别,以Sindbis病毒为最敏感,7型腺病毒最不敏感。③5种干扰素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均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尤以人α1型和β干扰素作用最强,α1对出血热病毒的抗病毒活性是对滤泡性口膜炎病毒(VSV)的1/2.85,人β干扰素是对VSV的1/4.1。上述结果为人基因工程干扰素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59.
白萝卜提取物诱生干扰素的有效成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实验用CF-11纤维素柱层析,从白萝卜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到一种双链RNA,简称E.R.s.r-dsRNA(全称见正文)。实验证明,E.R.s.r-dsRNA在家兔体内可诱生高水平的干扰素;纳克(ng)水平即可在体外细胞培养中抑制病毒感染。E.R.s.r-dsRNA分子量略小于1.34×10~6道尔顿,它对RNase的耐受性比Poly Ⅰ:PolyC强。推测E.R.s.r-dsRNA可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0.
层粘连蛋白(Laminin,LN)是基膜(basement membrane)中的一种主要大分子糖蛋白。一些研究资料表明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可能与LN有关。肿瘤细胞与LN的作用可能是通过细胞表面LN受体进行的。本文采用亲和层析法从小鼠Lewis肺癌组织中分离LN受体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Lewis肺癌LN受体的表观分子量为70,000,还原后SDS电泳图为一条较宽的条带。氨基酸组成中疏水氨基酸占38%,苏氨酸、絲氨酸、门冬氨酸(包括门冬酰胺)占23.5%,通过硝酸纤维素膜片法用HRP-LN测定受体与LN的结合特性,证明具有配基结合专一性,饱和性及高亲和性(Kd=0.95×10~(-9)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