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3篇 |
免费 | 82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30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中应用谷氨酰胺(glutine,Gln)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肠上皮细胞间紧密结合蛋白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89只,随机分成对照组,SAP+PN(肠外营养)组,SAP+EN(肠内营养)组,SAP+EN+Gln,各组又分为4 d喂养组和7 d喂养组。分别在第4 d、第7 d剖杀大鼠检测各组各项指标。免疫组化法检测小肠组织中occludin蛋白的表达。结果:(1)空肠黏膜蛋白质含量测定:各EN组粘膜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PN组(p<0.01),EN+Gln组的4 d、7 d分别高于EN组的4 d、7 d(p<0.01)。(2)小肠粘膜occludin蛋白表达及含量测定:PN7 d、4 d组的平均灰度值均显著高于EN、EN+Gln组(p<0.01),EN4 d、7 d组平均灰度均显著高于EN+Gln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中应用谷氨酰胺能更有效增加occludin蛋白表达,改善肠上皮紧密连接,维护肠上皮屏障完整性。 相似文献
162.
目的 介绍一种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EP) 向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 演变的大鼠模型,并对其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方法 30 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EP组和左旋精氨酸(L- Arg) 干预组。通过阴茎背静脉注射雨蛙素诱导AEP模型后,再经该静脉注入L- Arg 1600mg/kg,以观察血清生化指标和胰组织的光镜、透射电镜下改变。结果 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在AEP组、L- Arg 干预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血清淀粉酶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而L- Arg 干预组的血清脂肪酶却明显高于AEP组;AEP组的血清、胰组织NO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而L- Arg 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AEP组。光镜及透射电镜证实,L- Arg 干预AEP大鼠后,导致了胰实质出血、坏死和腺泡细胞内亚细胞结构的破坏。结论 L- Arg 导致AEP加重为AHNP,与NO 的毒性有关;此大鼠模型不但有血清淀粉酶等生化指标的改变,而且组织病理特点也较为典型,是研究急性胰腺炎重型化机理的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163.
摘要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对轻症急性胰腺炎(MAP)患者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Th17/Treg)免疫平衡和血清水通道蛋白(AQP)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95例MAP患者分为对照组(西医基础治疗,47例)和研究组(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大柴胡汤治疗,48例)。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Th17/Treg免疫平衡、AQP1、AQP5、AQP6和实验室指标。结果:两组治疗7 d后两胁胀痛,矢气则舒,右中上腹痛,恶心呕吐,抑郁易怒,嗳气呃逆,大便不畅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7 d后Treg细胞比例升高,Th17细胞比例、Th17/Treg下降,且研究组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7 d后AQP1、AQP5、AQP6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7 d后淀粉酶(AMY)、脂肪酶(LIP)、C反应蛋白(CRP)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柴胡汤治疗MAP疗效确切,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改善MAP患者Th17/Treg免疫平衡和血清AQP1、AQP5、AQP6水平。 相似文献
164.
摘要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8(MFG-E8)、Toll样受体9(TLR 9)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相关性,并观察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174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SAP组),另收集并分析同期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90例志愿者临床资料(对照组),对比对照组、SAP组的血清PCT、NETs、MFG-E8、TLR 9和血清内毒素(LPS)、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分析PCT、NETs、MFG-E8、TLR 9与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的相关性。174例患者入院28 d内死亡39例,生存135例,根据28 d内预后不同分为死亡(n=39)和生存组(n=13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SAP组的血清PCT、NETs、TLR 9水平高于对照组,MFG-E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SAP组的血清LPS、D-乳酸、DA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证实:LPS、D-乳酸、DAO与PCT、NETs、TLR 9呈正相关,与MFG-E8呈负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SAP患者的预后与年龄、糖尿病、高血脂、D-二聚体(D-D)、血淀粉酶、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LPS、D-乳酸、DAO、PCT、NETs、MFG-E8、TLR 9、减少饮酒、低脂饮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ISAP评分偏高、APACHE Ⅱ评分偏高、LPS偏高、PCT偏高、血淀粉酶偏高、D-乳酸偏高、DAO偏高、NETs偏高、MFG-E8偏低、TLR 9偏高均是SAP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而减少饮酒、低脂饮食则是SAP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SAP患者体内血清PCT、NETs、MFG-E8、TLR 9水平异常变化,且与肠黏膜屏障功能相关,同时血淀粉酶、APACHEⅡ评分、BISAP评分、LPS、PCT、D-乳酸、DAO、NETs、MFG-E8、TLR 9是SAP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而减少饮酒、低脂饮食则是SAP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临床应注意早期评估,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5.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TWEAK)、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SIRT1)与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以期为评估HLAP患者病情并改善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5月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167例HLAP患者作为HLAP组,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88名作为对照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HLAP患者分为轻症HLAP组(n=66)、中度重症HLAP组(n=58)、重症HLAP组(n=43)。根据院内结局将HLAP患者分为死亡组(n=36)、存活组(n=13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WEAK、SIRT1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LAP患者预后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WEAK、SIRT1水平预测HLAP患者死亡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LAP组血清TWEAK水平升高,SIRT1水平降低(P<0.05)。轻症HLAP组、中度重症HLAP组、重症HLAP组血清TWEAK水平依次升高,SIRT1水平依次降低(P<0.05)。重症HLAP、ICU停留时间延长和CRP、TWEAK升高为影响HLAP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SIRT1升高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血清TWEAK、SIRT1水平联合(AUC=0.900,95%CI:0.844~0.941)预测HLAP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血清TWEAK(AUC=0.786,95%CI:0.716~0.846)、SIRT1(AUC=0.794,95%CI:0.724~0.852)水平单独预测(P<0.05)。结论:HLAP患者血清TWEAK水平升高,SIRT1水平降低,与病情严重加重和预后密切相关。血清TWEAK、SIRT1水平联合预测HLAP患者预后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6.
摘要 目的:调查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生存质量,并分析SAP并发腹腔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36例SAP患者纳入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90例纳入对照组。研究组中的患者根据腹腔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n=48)和未感染组(n=88)。采用生活质量调查简表(SF-36)对对照组、研究组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定。SAP并发腹腔感染的影响因素予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组的社会功能、精力、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精神健康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AP并发腹腔感染与机械通气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糖尿病、低氧血症、肠功能障碍时间、肾衰竭、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发病类型、病因、呼吸衰竭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存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机械通气时间≥10 h、肠功能障碍时间≥4d、存在肾衰竭、存在低氧血症、APACHE Ⅱ>11分均为SAP并发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与健康者相比,SAP患者的生存质量较低,需要院外持续的健康干预。另SAP患者合并腹腔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应引起临床重视并积极采取相关应对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7.
摘要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前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浆白蛋白水平的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2015年8月到2019年1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c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组和保守治疗组,同期选择在本院进行体检的非胰腺炎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ERCP组患者都给予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组给予内科保守治疗。记录血浆白蛋白水平变化情况,及预后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ERCP组和保守治疗组入院时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上述指标ERCP组和保守治疗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ERCP组和保守治疗组中,术后1 d血浆白蛋白水平低于术前1 d(P<0.05),但是术后3 d、术后7 d显著高于术前1 d,且ERCP组术后术后3 d、术后7 d血浆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保守治疗组 (P<0.05)。在ERCP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ERCP组中,选取白蛋白、降钙素原水平等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白蛋白、降钙素原为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手术前后血浆白蛋白水平有显著波动,白蛋白、降钙素原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可预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8.
Yi Yang Qilin Huang Chen Luo Yi Wen Ruohong Liu Hongyu Sun Lijun Tang 《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2020,235(3):1948-1961
Acute pancreatitis (AP) is an inflammatory disorder initiated by activation of pancreatic zymogens, leading to pancreatic injury and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MicroRNAs (miRNAs) have emerged as important regulators of gene expression and key players in human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processes. Discoveries over the past decade have confirmed that altered expression of miRNAs is implicat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P. Indeed, a number of miRNAs have been found to be dysregulated in various cell types involved in AP such as acinar cells, macrophages, and lymphocytes. These aberrant miRNAs can regulate acinar cell necrosis and apoptosis, local and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thereby contributing to the initiation and progression of AP. Moreover, patients with AP possess unique miRNA signatures when compared with healthy individuals or those with other diseases. In view of their stability and easy detection, therefore, miRNAs have the potential to act as biomarkers for the diagnosis and assessment of patients with AP. In this review, we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novel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roles of miRNAs during the disease processes of AP, as well as the potential diagnosis and therapeutic biomarkers of miRNAs in patients with AP. 相似文献
169.
Lan Ling Hai-Feng Wang Jing Li Yan Li Cheng-Dong Gu 《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2020,121(8-9):3739-3751
170.
探讨清胰汤加减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菌群及肠黏膜功能的影响,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联合组(54例)和常规组(54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清胰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肠道菌群数量、肠黏膜功能(
治疗后,2组患者主症、次症积分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均
清胰汤加减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肠黏膜功能,调节肠道菌群水平,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