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4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王丹  詹婧  孙庆业 《生态学杂志》2014,25(7):2079-2084
从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山尾矿库木贼根际分离筛选出的出芽短梗霉F4,以磷酸钙、磷酸铝、磷酸铁和磷矿粉4种不同磷源进行液体培养,测定培养液的pH、水溶性磷、菌体磷及有机酸含量.结果表明: 菌株F4对不同磷源的溶磷能力为:磷酸铝>磷酸铁、磷酸钙>磷矿粉,溶磷量均高于200 mg·L-1;培养液pH在48 h内迅速下降,以磷酸铝、磷酸铁为磷源的培养液pH下降幅度明显大于磷酸钙与磷矿粉.出芽短梗霉F4产生的有机酸主要为草酸、柠檬酸和酒石酸,其中,以草酸为主.菌株的溶磷能力与有机酸无显著相关性,而与pH呈显著相关.接种出芽短梗霉F4时加入葡萄糖,尾矿中速效磷含量显著增加,说明出芽短梗霉F4在尾矿生态修复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2.
选择尾矿砂裸地和4个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定居地(RI、RII、RIII和RIV)为样地, 分别研究了五节芒定居对尾矿砂重金属形态转化和微生物功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五节芒自然定居显著地提高了尾矿砂碳酸盐结合态和硫化物-有机物结合态重金属比例(p<0.05), 降低了尾矿砂残渣态重金属的比例(p<0.05)。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纤维素分解作用、酚转化作用、固氮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有机磷转化作用、功能多样性、4类不同碳源(碳水化合(CH)、聚合物(PL)、胺类化合物(AM)和杂合物(ML))均随着五节芒自然定居显著提高(p<0.05)。而氨基酸(AA)的利用强度却显著下降(p<0.05)。典范相关分析(CCA)表明: 土壤微生物功能参数的总体变化与土壤碳酸盐结合态和硫化物-有机物结合态重金属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与残渣态重金属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该研究结果表明, 五节芒定居不仅促进了尾矿砂重金属朝着沉淀态和螯合态方面转化, 而且还显著地改善了尾矿砂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发挥。因而, 五节芒在重金属矿业废弃地恢复实践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3.
引入土壤种子库对铅锌尾矿废弃地植被恢复的作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检测了丢荒旱作地土壤种子库,其种子含量为(6850±377)·m-2,共有41种植物。其中92.7%的种和 75. 8%的种子是分布在 0~2 cm的表层中。从丢荒旱作地采挖 10 cm深的表层土壤,以 1cm, 2 cm, 4 cm和 8 cm 等4种不同厚度分别铺放在铅锌矿尾矿废弃地试验小区上。尽管由于铺土厚度不同,各小区所含有的土壤种子库 中的种子数量也不同,但4种铺土处理试验,其幼苗平均数量分别为每平方米883± 434,995± 158,1242± 327 和803±31株,经检验差异不显著,而不铺放表土的对照区则没有幼苗生长。可见,如果仅仅是作为提供种子资源 而引入土壤种子库,则铺放 1cm的表土就已足够。然而,经过1年以后,在铺放表土厚度为1cm, 2 cm和 4 cm处 理上的幼苗全部死亡,只有铺放 8 cm厚度表土的小区上实现了植被恢复,共有 15种植物成功定居,其中有 11种开 花结果,盖度达100%。这说明了较薄的表土不足以有效阻隔尾矿与大气的接触,减缓酸化,以及缓冲尾矿酸化的影 响,此外较薄的表土也无法提供植物根系足够的生长空间。因此,如能预先铺放一层阻隔层,如底土、馀坭、垃圾之 类,再引入土壤种子库将有助于土壤种子  相似文献   
94.
描述了贵州水城矿区汪家寨组(晚二叠世晚期)煤核中一种脱落的具解剖构造的鳞木类叶座.这些叶座在大小和形态上与鳞皮鳞木(Lepidodendron lepidophloides Yao)很相似,很可能属于同一种植物的不同保存类型的叶座.将鳞皮鳞木与已知几个鳞木类植物叶座属,如鳞木属、鳞皮木属、封印木属和华夏木属进行了对比,认为鳞皮鳞木具有这几个属的混合特征,将其归入上述任何一属似乎都不太妥当.该类植物有可能代表了一个新属.由于茎的其他部分构造不明以及这些叶座与生殖构造的联系目前尚不清楚,因此,本文暂时采用鳞皮鳞木这一种名,其确切归属留待对其茎的其他部分的解剖构造以及与生殖器官之间的联系都清楚了以后再行决定.首次较详细地报道华夏植物区鳞木类植物叶座的解剖构造.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究一株红酵母对Mn(Ⅱ)的去除效率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从酸性矿山废水中分离出一株耐酸酵母菌,通过形态和26S rRNA基因测序对菌种进行鉴定,研究不同pH和Mn(Ⅱ)浓度对该菌除Mn(Ⅱ)效果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进行产物表征。【结果】分离得到的酵母菌经鉴定为台湾红酵母(Rhodotorula taiwanensis),其在pH 2.0、2 000 mg/L Mn(Ⅱ)条件下仍能生长较好。在初始pH 6.0、Mn(Ⅱ) 300 mg/L条件下培养144 h后,对Mn(Ⅱ)的去除率能达到98.52%;然而较高浓度的Mn(Ⅱ) (≥500 mg/L)会对细胞产生毒性,从而降低去除效果。R. taiwanensis MF4在去除Mn(Ⅱ)的过程中可以将Mn(Ⅱ)氧化成锰氧化物(主要为无定型的MnO2、Mn2O3、MnO),形成层状物质在细胞表面积累,而且能产生碱度,提升环境pH值,最高可达8.4 [初始pH 7.0,Mn(II) 100 mg/L,144 h]。【结论】R. taiwanensis MF4具有耐受低pH和高浓度Mn(II)、有效去除Mn(II)以及产碱的作用,研究结果对酸性矿山废水修复与治理的末端工艺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6.
西部干旱区煤炭开采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雷少刚  卞正富 《生态学报》2014,34(11):2837-2843
大规模煤炭资源开采与干旱脆弱生态环境的空间耦合将会诱发日益严峻的社会、环境问题。分析了我国西部干旱区煤炭地下开采对植被、土壤水、地下水、土壤等关键环境要素影响的研究进展与不足;指出现有研究主要以单一环境要素、局部尺度为主,缺乏多尺度综合的环境要素协同损伤规律与井上下联动响应机理等基础研究。因此,现有成果还无法满足指导煤炭开采技术改进与控制环境损伤的需要。建议从井下到井上,从工作面、矿井、矿区、流域多尺度综合实现地空一体化同步监测,加强对西部干旱矿区各关键环境要素的协同损伤规律研究;加强对井上下环境要素对开采地质条件响应机理研究;建立不同开采条件、不同评价尺度下,矿区开采环境损伤的评价与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97.
黔西北铅锌矿区植物群落分布及其对重金属的迁移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重金属耐性植物和超富集植物的筛选、鉴定和驯化是植物修复技术研究与发展的关键。以黔西北4个不同恢复年限的铅锌矿为研究对象,通过群落生态调查利用聚类分析方法筛选出研究区域中重金属耐性植物优势种,并分析其对重金属Pb、Zn、Cu、Cd的迁移富集能力。结果表明:4个矿区共发现高等植物22种,分属13科21属,筛选出9种重金属耐性植物优势种,其中转运系数大于1的植物有:黄花蒿(Cu)、珠光香青(Zn)、大叶醉鱼草(Zn/Pb/Cd)、野艾蒿(Cu/Zn/Pb/Cd);没有富集系数大于1的植物。其中大叶醉鱼草具有耐贫瘠、耐旱、生物量大等优势,可将其作为典型的重金属耐性先锋植物,用于矿区废弃地的植物修复。  相似文献   
98.
贵州泥堡卡林型金矿区与非金矿区苔藓植物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文琥  张朝晖 《广西植物》2008,28(3):340-343
首次报道了贵州普安县泥堡村韭菜烂滩的卡林型金矿区和非金矿区的苔藓。记录了泥堡韭菜烂滩卡林型金矿生苔藓3科8属15种,非金矿生苔藓9科15属20种。通过比较我们得到韭菜烂滩卡林型金矿区和泥堡非金矿区苔藓的相似性系数为11.4%。这表明这两个生境下的苔藓组成差异极大。在这个地区有13种苔藓植物(包括异芽丝瓜藓Pohlia leucostoma、卵蒴丝瓜藓P.proligera、长蒴藓Trematodon longicollis等)只生长在卡林型金矿上,这表明有一些苔藓植物适应卡林型金矿这种基质。也许,在泥堡地区某些苔藓植物的分布与卡林型金矿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
煤粉尘沉降对鄂尔多斯高原优势植物羊柴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鄂尔多斯煤矿开采的日益加剧,开采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煤粉尘沉降已成为影响当地植物生长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通过近自然生境条件下的控制实验,以鄂尔多斯高原优势植物羊柴(Hedysarum laeve)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梯度煤粉尘沉降量(0—3.5 mg/cm2)对其幼苗的光合生理特性和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煤粉尘沉降量的增加,羊柴叶片的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叶片水分饱和水汽压亏缺(Vpdl)等因子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导致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降低,使得幼苗的植株高度、叶片数、地上和地下生物量降低。因而,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煤粉尘颗粒通过影响叶片气孔的水汽交换过程和降低叶片表面的光照强度,影响了叶片的光合生理过程,从而抑制了羊柴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0.
GI引导下的采煤塌陷地生态恢复优先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姗姗  常江  侯伟 《生态学报》2016,36(9):2724-2731
生态恢复优先级评价是恢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而退化生态系统被恢复为何种类型是确定生态恢复优先级的前提和重点。以徐州市为研究区,将城市绿色基础设施(GI)作为塌陷地生态恢复的目标,在GIS技术支撑下,从塌陷斑块恢复为GI的适宜性及其对维持GI景观连接度的重要性两个方面,综合评价了采煤塌陷地生态恢复优先级。研究结果表明,徐州市超过半数的采煤塌陷斑块具有较高的GI生态适宜性,相对集中在5个片区;各塌陷斑块维持景观连接度的重要性分布不均匀,贾汪片区中部及北部塌陷斑块对维持景观连接度的作用非常显著;二者叠加后各塌陷斑块的综合适宜度具有明显差异,将其划分为5个生态恢复优先等级,较高优先等级分布于贾汪片区中部、董庄片区北部、庞庄西片区中部,建议将其纳入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予以优先恢复并立法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