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164篇 |
免费 | 254篇 |
国内免费 | 136篇 |
专业分类
955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2篇 |
2023年 | 176篇 |
2022年 | 235篇 |
2021年 | 339篇 |
2020年 | 263篇 |
2019年 | 303篇 |
2018年 | 296篇 |
2017年 | 196篇 |
2016年 | 209篇 |
2015年 | 288篇 |
2014年 | 449篇 |
2013年 | 538篇 |
2012年 | 364篇 |
2011年 | 376篇 |
2010年 | 303篇 |
2009年 | 374篇 |
2008年 | 405篇 |
2007年 | 406篇 |
2006年 | 348篇 |
2005年 | 299篇 |
2004年 | 294篇 |
2003年 | 250篇 |
2002年 | 263篇 |
2001年 | 224篇 |
2000年 | 166篇 |
1999年 | 147篇 |
1998年 | 126篇 |
1997年 | 168篇 |
1996年 | 163篇 |
1995年 | 116篇 |
1994年 | 120篇 |
1993年 | 105篇 |
1992年 | 102篇 |
1991年 | 81篇 |
1990年 | 102篇 |
1989年 | 83篇 |
1988年 | 62篇 |
1987年 | 65篇 |
1986年 | 57篇 |
1985年 | 74篇 |
1984年 | 80篇 |
1983年 | 52篇 |
1982年 | 77篇 |
1981年 | 73篇 |
1980年 | 55篇 |
1979年 | 53篇 |
1978年 | 35篇 |
1977年 | 27篇 |
1976年 | 35篇 |
1973年 | 1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最近的一些研究结果显示,视皮层内抑制性递质系统作用减弱可能是导致老年性视觉功能衰退的重要因素.是否皮层内兴奋性递质系统亦伴随衰老而发牛改变并影响皮层内神经兴奋与抑制的平衡尚不清楚.为此,利用Nissl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以及Image-Pro Express图像分析软件对青、老年猫初级视皮层(17区)内各层神经元密度、兴奋性递质谷氨酸免疫反应阳性(Glu-immunoreactive,Glu-IR)神经元密度以及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免疫反应阳性(γ-aminobutyric acid.immunoreactive,GABA-IR)神经元密度进行了统汁分析.结果显示,青、老年猫初级视皮层各层神经元密度均没有明显的年龄性差异(P>0.05);与青年猫相比,老年猫初级视皮层Glu-IR、GABA-IR神经元密度均显著减少(P<0.01),而Glu.IR/GABA.IR神经元密度比率去却显著增大(P<0.01).结果提示,老年猫初级视皮层内兴奋性递质系统作用相对增强,而抑制性递质系统的作用相对减弱,导致皮层内兴奋-抑制平衡关系失调,这可能是引起老年个体视觉功能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2.
113.
在自然环境中,人和动物常在一定的背景噪声下感知信号声刺激,然而,关于低强度的弱背景噪声如何影响听皮层神经元对声刺激频率的编码尚不清楚.本研究以大鼠听皮层神经元的频率反应域为研究对象,测定了阈下背景噪声对79个神经元频率反应域的影响.结果表明,弱背景噪声对大鼠初级听皮层神经元的听反应既有抑制性影响、又有易化性影响.一般来说,抑制性影响使神经元的频率调谐范围和最佳频率反应域缩小,易化性影响使神经元的频率调谐范围和最佳频率反应域增大.对于少数神经元,弱背景噪声并未显著改变其频率调谐范围,但却改变了其最佳频率反应域范围.弱背景噪声对63.64%神经元的特征频率和55.84%神经元的最低阈值无显著影响.神经元频率调谐曲线的尖部比中部更容易受到弱背景噪声的影响.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复杂声环境下大脑听皮层对听觉信息的编码机制. 相似文献
114.
MLC_2-糜酶融合基因克隆及转基因小鼠的产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糜酶基因在体内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与心肌肥厚的关系,并提高糜酶基因在小鼠心脏中的表达,构建肌球蛋白轻链-2启动子(myosinlightchain-2promoter,MLC2)-糜酶融合基因并产生转基因小鼠.通过删除糜酶基因启动子序列,构建结构基因克隆,然后与大鼠心脏肌球蛋白轻链-2启动子序列相拼接,构建MLC2-糜酶融合基因克隆,回收并纯化融合基因片段,显微注射入小鼠受精卵产生转基因小鼠,经PCR扩增、Southern印迹杂交和PCR扩增产物的测序,筛选和确定转基因鼠.在新出生的46只小鼠中有2只为转基因阳性鼠,且外源基因能稳定遗传给后代,从而获得了可用于研究糜酶基因在体内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与心肌肥厚的关系的转基因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115.
大鼠大脑皮层中钙调神经磷酸酶活力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PNPP为底物测定了超离心制备的大鼠出生后早期和成年大脑皮层亚细胞各组分中钙调神经磷酸酶的活力。实验结果表明:(l)钙调神经磷酸酶活力广泛地存在于胞液和突触部分,并且各亚细胞组分有明显差异。成年大鼠大脑皮层中CaN活力相对最高水平是在突触体,突触质,胞液,重的和轻的突触膜部分。(2)大鼠大脑皮层突触体中CaN活力在出生后第2周和第3周出现高峰的平台期,这与突触发生的高峰期是一致的。在胞液和重的突触膜中CaN活力最高水平是在出生后的第7d,而在突触质和轻的突触膜中是在第20d。总之,这些发现证实,在脑发育期间,CaN活力是依照区域和时间性控制的,提示CaN可能参与了突触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16.
117.
目的:建立一种酪胺信号放大-量子点标记银染增强的基因芯片可视化检测方法,提高基因芯片检测的灵敏度。方法:待测靶基因与固定在玻片上的探针杂交,依次加入链霉亲和素标记的辣根过氧化物酶、生物素标记的酪胺及链霉亲和素标记的量子点,37℃孵育,然后加入银增强试剂显色,最后用可视化生物芯片扫描仪扫描并记录结果;以牛布鲁菌210105株为检测对象,以酪胺信号放大-荧光素Cy3(TSA-Cy3)检测法为对照方法,测定酪胺信号放大-量子点标记银染增强(TSA-QDS)检测法的灵敏度。结果:确定了基因芯片量子点标记银染增强可视化检测方法的检测流程,优化了检测条件,并考察了检测灵敏度。优化的检测条件为:酪胺-生物素稀释比例为1∶4000,链酶亲和素标记的量子点稀释比例为1∶50,37℃孵育时间为25~30 min,银染增强时间为6~7 min。检测牛布鲁菌的灵敏度为103CFU/mL。结论:该方法实现了基因芯片高灵敏度可视化检测,其灵敏度与荧光法相当,并且有可视化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8.
Michael F. Land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 Biological sciences》2014,369(1636)
Our phenomenal world remains stationary in spite of movements of the eyes, head and body. In addition, we can point or turn to objects in the surroundings whether or not they are in the field of view. In this review, I argue that these two features of experience and behaviour are related. The ability to interact with objects we cannot see implies an internal memory model of the surroundings, available to the motor system. And, because we maintain this ability when we move around, the model must be updated, so that the locations of object memories change continuously to provide accurate directional information. The model thus contains an internal representation of both the surroundings and the motions of the head and body: in other words, a stable representation of space. Recent functional MRI studies have provided strong evidence that this egocentric representation has a location in the precuneus, on the medial surface of the superior parietal cortex. This is a region previously identified with ‘self-centred mental imagery’, so it seems likely that the stable egocentric representation, required by the motor system, is also the source of our conscious percept of a stable world. 相似文献
119.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