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208篇 |
免费 | 5653篇 |
国内免费 | 2435篇 |
专业分类
5429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40篇 |
2024年 | 837篇 |
2023年 | 1045篇 |
2022年 | 1288篇 |
2021年 | 1583篇 |
2020年 | 1619篇 |
2019年 | 2239篇 |
2018年 | 1810篇 |
2017年 | 1699篇 |
2016年 | 1616篇 |
2015年 | 1508篇 |
2014年 | 2229篇 |
2013年 | 3504篇 |
2012年 | 1769篇 |
2011年 | 2023篇 |
2010年 | 1579篇 |
2009年 | 2114篇 |
2008年 | 2118篇 |
2007年 | 2219篇 |
2006年 | 1945篇 |
2005年 | 1741篇 |
2004年 | 1565篇 |
2003年 | 1423篇 |
2002年 | 1262篇 |
2001年 | 981篇 |
2000年 | 880篇 |
1999年 | 795篇 |
1998年 | 802篇 |
1997年 | 676篇 |
1996年 | 616篇 |
1995年 | 586篇 |
1994年 | 568篇 |
1993年 | 514篇 |
1992年 | 480篇 |
1991年 | 470篇 |
1990年 | 348篇 |
1989年 | 335篇 |
1988年 | 335篇 |
1987年 | 272篇 |
1986年 | 309篇 |
1985年 | 503篇 |
1984年 | 590篇 |
1983年 | 335篇 |
1982年 | 469篇 |
1981年 | 452篇 |
1980年 | 402篇 |
1979年 | 299篇 |
1978年 | 215篇 |
1977年 | 232篇 |
1976年 | 21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首次提出需加强三山五园地区整体保护,为推进研究和保护“五园”之中唯一园址不存的畅春园,通过综合研究多件清宫历史图档、近现代航拍测绘影像及考古报告等资料的空间关系,复原畅春园及附属的西花园在乾隆和道光2个时期的平面布局,并初步确定其在海淀区的具体区位,以及位于三山五园地区保护红线之内的事实。在此基础上对两园的功能和景观布局进行了初步探讨,表明畅春园是一座跨越明清两代、艺术水平较高的大型人工山水园,对清代皇家园林的营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52.
953.
摘要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联合小剂量雌孕激素替代疗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PMS)患者性激素、骨密度和血脂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PMS患者93例,根据乱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研究组(n=47),对照组给予小剂量雌孕激素替代疗法,研究组给予六味地黄丸联合小剂量雌孕激素替代疗法,28d为一个治疗周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3个周期后的疗效、性激素、腰椎L2~L4骨密度、血脂、子宫内膜厚度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周期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1.49%(43/47),高于对照组的76.09%(35/46)(P<0.05)。治疗3个周期后,研究组改良Kupperman评分表(K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子宫内膜厚度、腰椎L2~L4骨密度、雌二醇(E2)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小剂量雌孕激素替代疗法治疗PMS患者,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骨密度,改善PMS患者的性激素及血脂水平,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54.
硫丹对黄瓜光合色素及几种有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0.1%-0.6%的硫丹喷施黄瓜幼苗4d后,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叶绿素b、原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下降21.00%-38.57%、21.27%-38.69%、20.22%-38.24%、6.60%-49.24%和13.54%-68.85%;叶绿素酶活性上升16.51%-72.80%;δ-氨基乙酰丙酸(ALA)合酶和脱水酶活性分别下降14.14%-44.61%和4.38%-40.11%。讨论了硫丹影响叶绿素含量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955.
Cd对桑叶品质,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土壤中不同浓度的Cd对桑叶产量、品质、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及Cd在桑叶亚细胞各组分中分布量的研究表明,当土壤Cd浓度小于22.3mg·kg-1时,桑叶产量、可溶性糖和含氯化合物含量高于或接近对照;桑叶叶绿素含量、细胞膜透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及蛋白酶的活性无明显影响或有促进.当土壤Cd浓度大于22.3mg·kg-1时,Cd对桑叶产量、营养物质含量、生理生化作用的影响随之明显,并表现其毒害作用.根据Cd在桑叶亚细胞组分中的分布规律.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说明桑树是一种具有一定耐Cd性的经济作物.因此,可利用其耐Cd性,在被Cd污染土地上种植桑树. 相似文献
956.
砍伐是人类对植物种群最常见的干扰形式之一,种群结构及其动态在砍伐后会经历快速变化和调整时期。以长汀侵蚀退化地为研究区,基于砍伐迹地上马尾松种群4年生活史调查,利用积分投影模型(IPM,Integral Projection Model)结合传统种群统计分析方法,揭示砍伐迹地上马尾松种群增长率变化过程及个体生命率对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砍伐迹地上马尾松种群处于衰退状态(λ1),且衰退程度不断加深。4年内幼苗数量大幅度减少,幼年树和成树数量增加。死亡在生活史各个阶段均有出现,幼苗是死亡的主要来源;植株生长量随着个体的增大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生长增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成年树,幼年树和幼苗;植株繁殖概率逐年提升,但新生幼苗数量逐年下降。弹性分析显示,个体尤其是幼苗的存活对种群至关重要,小径级植株的正生长有利于种群恢复,大径级植株的正生长不利于种群发展,而负增长和繁殖贡献均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957.
958.
959.
960.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是一类转录本长度大于200 nt,不具有蛋白编码功能的非编码RNA.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功能性lncRNAs逐渐被发现,且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lncRNAs可以作为致癌或抑癌基因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通过比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的表达谱显示,多种lncRNAs在不同类型肿瘤中异常表达.除了表型上的研究,目前已有部分报道深入研究了lncRNAs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例如,lncRNAs与肿瘤细胞凋亡、转移及耐药等过程密切相关.此外,在肿瘤患者的临床常规检验中检测到lncRNAs,提示其能够作为一种潜在的肿瘤诊断和预后因子. lncRNAs有望成为新型肿瘤标志物和肿瘤治疗的靶点,用于诊断、治疗、预测预后.本文将通过对lncRNAs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