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4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研究了不同浓度Cr^3+胁迫对苦草[Vallisneria natarts(Lour.)Hara]叶片活性氧清除系统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Cr^3+浓度的提高(0.5-15.0mg·L^-1),苦草叶片中O2^-·和MDA含量、SOD和POD及CAT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显著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在10.0和15.0mg·L^-1 Cr^3+胁迫条件下显著低于对照(P〈0.05)。在1.0mg·L^-1Cr^3+胁迫条件下,O2^-·的含量达到最高(0.96 OD·g^-2);在2.0mg·L^-1Cr^3+胁迫条件下,MDA含量和SOD、POD及CAT活性最高。随Cr^3+胁迫浓度的提高,苦草叶片细胞超微结构受损程度逐渐加深,导致核仁和高尔基体消失;线粒体脊突膨胀,线粒体膜受损并出现囊泡状结构;叶绿体变形、类囊体膨胀受损并最终导致叶绿体破损。表明高浓度Cr^3+胁迫对苦草叶片细胞产生了不可逆的伤害。  相似文献   
142.
目的研究5′-磷酸腺苷(5′-AMP)体外抗氧化和对体外氧化损伤脾细胞的损伤修复能力。方法用化学比色法测定5′-AMP体外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能力;建立过氧化氢(H2O2)氧化损伤体外培养小鼠脾细胞模型,用MTT法检测5′-AMP修复受损伤脾细胞的作用,并分析其对细胞抗氧化体系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5′-AMP具有剂量依赖性的体外抗氧化和清除活性氧能力,添加0.5mmol/L、1mmol/L、5mmol/L和10mmol/L5′-AMP均能显著修复H2O2诱导的脾细胞氧化损伤(P〈0.05),总抗氧化能力和抗氧化酶类活力(P〈0.01),5′-AMP添加量大于1mmol/L时,可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P〈0.01)。其细胞培养液的氧自由基(ROS)水平逐渐降低,5′-AMP添加量为10mmol/L时,ROS水平接近对照组水平。结论5′-磷酸腺苷能显著修复氧化损伤,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3.
目的 探讨胰岛素对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核因子-kB(NF-kB)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190-21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LI模型组、胰岛素干预组。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半定量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肺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mRNA和核因子-kB(NF-kB)蛋白的表达。结果(1)肺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胰岛素干预组肺病变局限且程度减轻;(2)ALI模型组肺血管内皮细胞ICAM-1mRNA表达(O.456±0.018)和NF-kB核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0.542±0.009)与正常对照组(o.274土0.014,0.308±0.017)比较显著升高(均P〈0.05);(3)胰岛素干预组ICAM-1mRNA表达(0.357±0.024)和NF-kB核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0.427±0.018)比模型组明显减低(均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仍较高(均P<0.05)。结论ICAM-1和NF-kB在ALI显著增加,胰岛素可以抑制NF-kB和ICAM-1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对抗ALI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4.
In this paper, a highly conservedpiggyBac-like sequence, designated as McrPLE was cloned from a lepidopteran insect, Macdunnoughia crassisigna. It is 2 472 bp long in full length with a single open reading frame and encodes a 595 amino acid transposase. It shares identical terminal and sub-terminal repeats with T. ni IFP2 and is flanked by the typical TTAA target-site duplications. Alignment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revealed that McrPLE had greater than 99.5% identity and appeared to be the closest one in phylogeny to IFP2 among the PLEs so far found in various species. Plasmid-based excision and transposition assay proved it was mobile in cell culture. Otherwise, McrPLE element and all other highly conserved IFP2 sequences reported previously were found to share three common nucleotide substitutions. This suggests that the original IFP2 may be a related variant of a predecessor element that became widespread. The existence of nearly identical piggyBac sequence in reproductively isolated species was thought also a strong indication of horizontal transmission, which raises important considerations for the stability and practical use ofpiggyBac transformation vectors.  相似文献   
145.
本文应用最新超安全型发热材料(电热PTC,NTC性能的多层加热线)于医疗辅助用品电热毯,电热敷,进一步提升了这一传统产品的安全系数和产品性能,并以此为基础跨人了超安全型电热毯,电热敷这一行业发展的方向性领域。  相似文献   
146.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结构及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是单股正链的RNA 病毒,全长为9.6 kb,包括1个大的开放阅读框(ORF)和两侧的5′,3′非编码区(UTRs).核糖体通过进入HCV 5′UTR 端的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将HCV基因组翻译成1个聚蛋白前体.前体聚蛋白被宿主和病毒的蛋白酶共同切割成为若干个具有独立功能的HCV蛋白,根据功能的不同分别命名为C、E1、E2、p7、NS2、NS3、NS4A、NS4B、NS5A 和NS5B,它们不但在HCV的生活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影响着宿主细胞的信号传导、凋亡及物质代谢等一系列生化过程.近年来,随着HCV体外细胞摸型的不断发展,其病毒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从基因组结构及其编码的蛋白功能等方面阐述了HCV病毒的研究进展,为致病机理的研究及抗HCV药物的开发和疫苗研制等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7.
产S-酰胺酶培养基统计学筛选与响应面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中的两水平实验设计和响应面法,对发酵生产S-酰胺酶(可用于拆分2,2-二甲基环丙甲酰胺外消旋体)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采用Plackett-Burman(PB)设计对培养基中相关影响因素的效应进行评价并筛选出了有显著效应的葡萄糖、酵母粉及2,2-二甲基环丙甲酰胺浓度,其他因素对酰胺酶产量的影响不显著。然后用旋转中心组和实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确定了主要影响因素的最佳条件,在优化的培养基中,酰胺酶产量达到168 U/L,比优化前的80 U/L提高了110.0%。  相似文献   
148.
A minke whale was by-caught by fishermen in a drift gill net off Shidao, Weihai, Shandong Province on June 15, 2007. The whale, which had been attacked by a shark, was a male with body length 2.43 m, and was suspected to have died soon after the birth. The small size of the whale suggests that a breeding ground for minke whales might exist in the Chinese coastal waters. Evidence of shark attack on this young whale was apparent: half of the fluke was lost and the belly was bitten as well; injuries were not as severe on the caudal peduncle. It was not possible to determine if the shark-related injuries observed occurred prior to the whale being by-caught or were post-mortem. Some conservation measures were proposed in order to better protect the cetaceans in waters off China.  相似文献   
149.
野猪对农作物的危害是当前人与野生动物冲突的典型案例,分析其危害特征,掌握当地居民对野猪危害与保护管理的态度,对于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与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决策尤为重要。对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研究发现,野猪一年四季均危害农作物,危害高峰期在 2-4 月与10-12 月,主要受作物收获期影响;农耕地在保护区的位置、距道路距离及距水源距离显著影响野猪对农耕地的危害,农耕地距道路(< 55 m)和水源越近(< 270 m),遭受危害程度越高。保护区的实验区和周边区域人居活动强烈,但野猪危害较其他区域严重,野猪危害农地时对水源因素较距居民点距离、距林缘距离、隐蔽因素更为敏感。70% 的当地居民认为野猪危害是由于种群数量过多引起。55% 的当地居民不赞同国家保护野猪的政策,62% 的赞同猎杀野猪控制其种群数量增长。受访者年龄与野猪危害程度两因素显著影响居民对野猪的容忍度,50 - 70 岁是当地社区居民的主要人群,也是态度中立及容忍度较高的人群。为有效减少野猪危害损失,调和人与野生动物冲突矛盾,建议保护区管理者根据野猪危害特征,帮助当地居民建立有效防控措施和有效快速的危害评估与损失补偿机制,同时根据当地居民的态度特征,做好保护政策的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150.
结合南极磷虾渔业科学观察员收集的渔业数据和海洋环境数据,本研究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了具有空间属性的虾群深度和离岸距离两个因子,以及海水表温对南设得兰群岛北侧水域南极磷虾渔场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年南极磷虾渔业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在空间上的分布无显著的集聚性;2010和2013年,3个因子之间存在空间自相关性(正相关),而2012和2016年则无自相关性.GWR模型结果显示,3个因子对CPUE的空间分布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虾群深度>离岸距离>温度.拟合结果发现,南设得兰群岛东、西两侧水域中表温对CPUE空间分布的影响与其他两个因子具有相反的趋势.虾群深度和离岸距离对CPUE的空间效应主要表现为负相关,但存在着年际和区域性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南极磷虾渔场形成机制研究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