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309篇
  109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A pool of biogenic ecotoxicants on urban lawns is considered. The toxobity of cultivated plant seeds in snowmelt and in filtered culture fluids of microorganisms is estimated. Harmful fungi, bacteria, and insects are found, pathological modifications of cyanobacteria are revealed, and the microbiological activity of soil at the sod base and outside it is determined.  相似文献   
42.
地球生物圈75%以上的环境温度常年低于5℃,在这种低温环境中栖息着多种适应低温的微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低温微生物从细胞到分子水平形成一套独特的低温环境适应机制,而通过增加细胞膜膜脂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来维持低温条件下最佳的细胞膜流动性是其中的一种。从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微生物低温生长、细胞膜流动性细胞膜蛋白的组成和表达水平的影响来探讨多不饱和脂肪酸与微生物低温适应性的关系,总结多不饱和脂肪酸低温合成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为相关的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近10年瘤胃微生物分离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瘤胃微生物的研究一直是反刍动物营养研究的重点领域,自20世纪中期以来,大量参与营养代谢的微生物被从瘤胃中分离和认识.当代,尽管分子生物学方法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瘤胃微生物的研究,但传统的分离纯培养的研究方法,因能够获得新的微生物菌种,便于微生物生理功能与代谢的研究,仍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综述了2001年至2011年间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中通过纯培养方法从瘤胃中分离微生物菌株(包括新属、种或首次从瘤胃中分离)的相关文献,并展示了这些微生物的形态和发酵特征,同时总结了瘤胃微生物的全基因组信息,旨在为今后瘤胃微生物的研究提供参考菌种和信息.  相似文献   
44.
Increasing the belowground translocation of assimilated carbon by plants grown under elevated CO2 can cause a shift in the structure and activity of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responsible for the turnover of organic matter in soil. We investigated the long‐term effect of elevated CO2 in the atmosphere on microbial biomass and specific growth rates in root‐free and rhizosphere soil. Th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under two free 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 (FACE) systems: in Hohenheim and Braunschweig, as well as in the intensively managed forest mesocosm of the Biosphere 2 Laboratory (B2L) in Oracle, AZ. Specific microbial growth rates (μ) were determined using the substrate‐induced respiration response after glucose and/or yeast extract addition to the soil. For B2L and both FACE systems, up to 58% higher μ were observed under elevated vs. ambient CO2, depending on site, plant species and N fertilization. The μ‐values increased linearly with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 at all three sites. The effect of elevated CO2 on 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s was plant dependent and increased for: Brassica napus=Triticum aestivum<Beta vulgaris<Populus deltoides. N deficiency affected microbial growth rates directly (N limitation) and indirectly (changing the quantity of fine roots). So, 50% decrease in N fertilization caused the overall increase or decrease of microbial growth rates depending on plant species. The μ‐value increase was lower for microorganisms growing on yeast extract then for those growing on glucose, i.e. the effect of elevated CO2 was smoothed on rich vs. simple substrate. So, the r/K strategies ratio can be better revealed by studying growth on simple (glucose) than on rich substrate mixtures (yeast extract). Our results clearly showed that the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i.e. specific growth rates) rather than total microbial biomass amount are sensitive to increased atmospheric CO2. We conclude that the more abundant available organics released by roots at elevated CO2 altered the ecological strategy of 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pecifically a shift to a higher contribution of fast‐growing r‐selected species was observed. These changes in functional structure of 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may counterbalance higher C input into the soil under elevated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  相似文献   
45.
昆虫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与其体内微生物形成了互利共生的关系,共生微生物参与调节寄主的多种生命活动,例如生殖、代谢等。在黄河流域棉区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是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为明确绿盲蝽体内共生菌的种类与群落结构,通过HiSeq平台对棉田绿盲蝽体内共生菌的16S rRNA基因V3~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绿盲蝽体内共生菌的种类与多样性。结果显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89.18%)、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2.99%)、厚壁菌门Firmicutes(2.48%)为绿盲蝽的3个优势菌门。在属水平上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32.86%)、欧文氏菌属Erwinia(20.21%)为优势菌群。本文初步明确了绿盲蝽体内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动态变化,为进一步研究绿盲蝽与共生菌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基础,为今后从共生菌出发防治绿盲蝽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6.
近年来,微生物脂肽作为生物农药的研究与应用,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重视,成为今后生物农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从不同生境分离获得多批海洋微生物,通过筛选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强的菌株,发酵、分离、纯化及鉴定其代谢产物,从3种芽胞杆菌中发现了6个新的抗菌脂肽,属于iturins和fengycin类化合物。芽胞杆菌的芽胞及脂肽可研发防治植物真菌病害新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47.
《植物生态学报》2014,38(6):608
为研究不同林龄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林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动态变化, 通过Biolog系统对海口市桂林洋开发区滨海不同林龄(幼龄林(林龄5-8年)、中龄林(林龄15-20年)和成熟林(林龄30年及以上))的木麻黄林地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对照裸地和成熟林林地土壤微生物对所使用的Biolog-ECO微孔板中的31种碳源的利用率和对这31种碳源的各分类碳源的利用率高于中龄林与幼龄林林地; (2) Shannon-Wiener指数(H′), McIntosh、Simpson多样性指数随着林龄增大而增大, 不同林龄林地间的H′差异显著, 幼龄林和中龄林的McIntosh、Simpson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 (3)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在主成分分离中起分异作用的主要碳源为单糖和氨基酸。林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随着林龄增加而增高, 这可能是林分凋落物、植物根系分泌的次生代谢物、土壤养分、林地土壤特异性微生物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8.
凋落物和根系向土壤的碳输入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关键过程,输入量及组分的变化直接影响森林土壤碳汇功能和生产力。在沂蒙山区栎类天然次生林中,开展添加/去除凋落物及去除根系的定位控制试验。于控制试验开展21个月后,采用Biolog Eco微平板培养法,研究凋落物和根系对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凋落物倍增处理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增加了对糖类和胺类的代谢能力。去除凋落物处理、去除根系处理和无输入处理都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去除凋落物处理降低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的幅度大于去除根系处理,表明当前条件下凋落物对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的影响大于根系,但如果抛除掉去除根系处理中残留根系的影响,凋落物和根系对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的相对大小可能会发生变化。土壤有机碳含量、铵态氮含量显著影响微生物碳源代谢多样性(P<0.05),并与碳源代谢功能正相关。凋落物倍增处理通过增加土壤铵态氮和有机碳含量,增加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去除凋落物处理和无输入处理通过降低土壤铵态氮和有机碳含量,降低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结果深化了碳输入途径(地上凋落物与地下根系)和数量(凋落物倍增、凋落物去除与对照)对温带栎类天然次生林土壤碳代谢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49.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微生物多样性及其驱动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业  陈庆锋  李青  赵长盛  冯优  李磊 《生态学报》2021,41(15):6103-6114
微生物在湿地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态功能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大影响,对维持全球生态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以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代表性植被群落的土壤表层和部分植物根系,探究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根际微生物、环境因子及其内在的关联性和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覆盖地区微生物多样性存在差异,芦苇区和柽柳区微生物丰度高于泥滩区、碱蓬区和棉田,海漫滩微生物丰度高于河漫滩地和泥滩。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多样性显著高于根际:土壤细菌的香农指数约为4-5.5,根际微生物的香农指数约为0-4。土壤细菌主要为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占样品总数的90%以上;而根际细菌主要是蓝藻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二者在属水平上的菌群结构差异更加明显。环境因子的含量与生境类型有关,SO42-和NO3-的相关性最高,植被覆盖区土壤中Mn4+、Fe3+和水解氮的含量低于滩涂裸地。冗余分析(RDA)表明,pH值在小空间尺度上对湿地土壤中细菌群落的影响较小,环境因子在门和属水平的解释率分别为89.7%和86.8%,其中K(23.4%)、NO2-(11.8%)、Mn4+(9.8%)和Na(8.0%)是解释门水平微生物区系结构变化和组成的主要因子。研究为理解湿地微生物多样性与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影响机制提供了一个生态学视角,有助于了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土壤和植物根际的细菌分布特征,对黄河三角洲退化滨海湿地的生物修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0.
孟鹏飞  郭涛  刘文 《微生物学通报》2023,50(3):1111-1122
【背景】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与植物互作的机制仍不清楚。【目的】进一步加强对植物-微生物互作的认识,筛选出引起不同反馈作用的关键微生物或微生物类群。【方法】采集豆科绿肥救荒野豌豆(Vicia sativa, V)、十字花科绿肥油菜(Brassica napus, N)和荒坡土壤(remnant prairie, R)驯化的田块土壤0-20 cm作为菌剂在温室进行植物-土壤反馈(plant-soil feedback,PSF)试验。土壤菌剂的接种量为10%,即有90%理化性质一致的灭菌土壤作为背景土,同时设置灭菌土壤菌剂作为对照(CK),种植玉米。每组土壤菌剂处理均分为50 mg/kg高磷(high phosphorus,HP)和5 mg/kg低磷(low phosphorus, LP)两个磷浓度处理。玉米收获后,测定产量和植株地上部磷含量,并取土壤样品进行高通量测序,解析不同养分供给情况下微生物对作物生长的反馈效应。【结果】高磷和土壤反馈效应均促进了玉米的生长。在低磷水平下,V、N和R处理的玉米地上部生物量均高于CK处理,但N处理的玉米地上部生物量增加最多(38%),且增幅显著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