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302.
桃园主要害虫、天敌种群动态及其群落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系统研究了3月中旬~10月上旬桃园主要害虫、天敌的种群动态和昆虫群落的相对多度、丰富度、生态优势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等群落特征指数的变动,分析了影响昆虫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03.
桃园生草对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碳库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果园生草是解决传统清耕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壤有机质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和果品品质变劣的果园地面管理措施之一。阐明不同牧草种类对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影响是实现果园土壤生态管理、促进有机果品生产技术体系完善和果园土壤质量提高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桃园人工种植黑麦草和毛苕子对土壤总有机碳(TOC)及其活性组分(微生物量碳(MBC)、水溶性有机碳(WSOC)、轻组有机碳(LFOC)、重组有机碳(HFOC)以及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探明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种植对桃园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及其差异。结果表明:与清耕对照(CK)相比,种植黑麦草后土壤TOC、MBC和WSOC分别提高了5.13%、76.4%和18.1%,种植毛苕子土壤LFOC提高了11.3%,土壤HFOC降低了13.2%,但对土壤TOC、MBC和WSOC未产生显著影响。此外,黑麦草显著提高土壤较大粒级(74μ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而毛苕子则显著降低土壤较小粒级(2000μ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对提高TOC而言,在桃园种植禾本科牧草黑麦草优于豆科牧草毛苕子。土壤MBC、WSOC、LFOC以及HFOC可以作为指示桃园土壤质量提高与否、表征土壤有机碳变化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304.
渭北旱塬苹果园土壤深层干燥化与硝酸盐累积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以渭北旱塬的苹果园为研究对象,对5~34龄苹果园土壤剖面水分含量分布与硝酸盐累积状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旱地苹果园的高投入与高产出经营方式不但导致了土壤深层干燥化,而且土壤深层累积了大量的硝态氮,累积层在40~260cm土层,最高含量达403.4mg·kg^-1.由于连续施氮肥,这些氮素被再利用的可能性很小,存在土体中的硝态氮会造成潜在的环境问题.由于土壤深层水对干旱的调节作用减弱或丧失,导致苹果产量受控于当季节降水.因此,应当控制苹果园施氮量,避免氮素的大量累积,并采取措施改善果园水分状况。  相似文献   
305.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是我国重要的果树害虫,本文利用室内饲养观察、室外田间模拟、果园采集饲养等方法系统研究了梨小食心虫成虫的性比及日羽化节律;并利用性诱剂、糖醋液、黑光灯等诱集梨小食心虫成虫,研究了梨小食心虫成虫的活动规律。结果表明:1、田间采集调查表明,梨小食心虫成虫雌雄比例为1∶1.143,室内饲养雌雄比例为1∶1.708。2、梨小食心虫成虫羽化时间主要集中在4:00—10:00,其中以6:00—8:00羽化率最高;梨小食心虫在室外羽化时间比室内推迟2 h左右,室外梨小食心虫比室内普遍晚4 d羽化,这可能与室外温度和光照条件有关;雌虫羽化较雄虫早12 d;3、性诱剂和糖醋液诱集成虫高峰时间均为晚上20:00—22:00,说明梨小食心虫无论雄虫还是雌虫都在此期间活动;夜间各个时间段利用黑光灯都能诱到梨小食心虫成虫,说明梨小食心虫具有趋光性。结论:梨小食心虫雌雄比例为1∶1.12 d;3、性诱剂和糖醋液诱集成虫高峰时间均为晚上20:00—22:00,说明梨小食心虫无论雄虫还是雌虫都在此期间活动;夜间各个时间段利用黑光灯都能诱到梨小食心虫成虫,说明梨小食心虫具有趋光性。结论:梨小食心虫雌雄比例为1∶1.11.7,主要在早晨及上午羽化,雌虫较雄虫先羽化;在果园活动时间主要为晚上20:00—22:00。本结果可为梨小食心虫的田间性诱剂监测和诱捕、迷向防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06.
以219份枣种质脆熟期果实为试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检测不同枣种质果实中的山楂酸、桦木酸、齐墩果酸和熊果酸4种三萜酸组分含量,并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而筛选三萜酸含量较高的优特异种质.结果表明:(1)枣果中总三萜酸(TTA)含量的变化范围95.72~737.82μg·g-1,平均值30...  相似文献   
307.
间种牧草枣林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动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应用群落结构特征参数与主分量分析,对间种不同牧草枣林中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蜘蛛与捕食性昆虫是间种牧草枣林的主要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其相对丰盛度分别为48.3%~52.7%和38.8%~ 44.4%.间种不同牧草枣林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主要类群的平均密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有明显差异(P<0.05),表现为间作百脉根枣林>紫花苜蓿枣林>扁茎黄芪枣林>白三叶枣林,优势集中性指数为间作白三叶枣林>扁茎黄芪枣林>紫花苜蓿枣林>百脉根枣林.各处理枣林中捕食性蜘蛛类的平均密度明显(P<0.05)高于捕食性昆虫类.瓢甲类、蝽类、蛇蛉类、草蛉类、蟹蛛类、圆蛛类和植绥螨类的个体数量在间种牧草枣林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08.
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对NaCl胁迫下酸枣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酸枣幼苗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浓度NaCl(0、4、8、12g·kg-1)胁迫下喷施5-氨基乙酰丙酸(ALA,75、150mg·L~(-1))对酸枣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外源ALA对酸枣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及叶绿素含量等具有明显促进作用。(2)在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喷施75mg·L~(-1)的ALA仅在NaCl浓度为4和8g·kg-1处理下对酸枣Tr值具有显著提高作用,而喷施150mg·L~(-1) ALA在各NaCl浓度胁迫下对其Pn、Ci和Tr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3)在重度NaCl胁迫(12g·kg-1)下,喷施150mg·L~(-1) ALA对酸枣叶片叶绿素含量具有显著提高作用,而喷施75mg·L~(-1)浓度ALA却无明显提高。研究表明,在NaCl胁迫条件下,外源ALA能有效改善酸枣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提高叶绿素含量,从而缓解NaCl胁迫的伤害,提高其光合能力,并以喷施150mg·L~(-1) ALA的缓解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09.
枣园间种牧草对节肢动物群落营养层与优势功能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有效地管理枣树害虫,2004年在太谷地区对4种不同处理的间作牧草枣园的生态群落变化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种草综合防治园的物种数显著大于(P〈0.05)种草常规防治园,在枣树发育后期,种草常规防治园的物种数显著大于(P〈0.05)未种草常规防治园;种草枣园基位物种的优势功能团均显著(P〈0.05)小于未种草常规防治园、而中位物种与顶位物种的优势功能团均显著(P〈0.05)大于未种草常规防治园;枣树不同发育期,种草常规防治园的基位物种与中位物种的平均丰盛度大于未种草常规防治园,顶位物种是种草综合防治园的平均丰盛度是种草常规防治园和未种草常规防治园的2倍,并且种草常规防治园大于未种草常规防治园;就害虫平均丰盛度与天敌平均丰盛度之差而言,未种草常规防治园大于种草常规防治园,种草不防治园大于种草综合防治园;多样性指数是:种草综合防治园〉种草不防治园〉种草常规防治园〉未种草常规防治园。综合分析表明,种革枣园的中性节肢动物和次要害虫在害虫与天敌的营养链中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10.
对向家坝水电站工程扰动区7种不同类型边坡土壤的酸碱度(pH)进行检测,并运用标准综合级别法对其肥力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向家坝水电站工程扰动区,植被混凝土边坡土壤呈微碱性,其他边坡土壤均呈不同程度的酸性,土壤pH值依次为:植被混凝土(7.68±0.04)>弃渣地(6.96±0.02)>框格梁覆土(6.93±0.16)>客土喷播(6.75±0.35)>厚层基材(6.67±0.36)>天然次生林(5.68±1.25)>天然林(4.71±0.23);不同类型边坡土壤肥力的综合级别值大小为: 植被混凝土(3.06±0.02)<厚层基材(4.06±0.78)<天然林(4.20±0.10)<天然次生林(4.32±0.16)<框格梁覆土(4.62±0.06)< 客土喷播(4.90±0.01)<弃渣地(5.00±0.10),植被混凝土肥力状况最佳,弃渣地肥力状况最差.采用人工修复技术添加的水泥、复合肥及腐殖质在调节边坡土壤pH值和维持其肥力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可为植被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